这3类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比较没“骨气”,步入社会也是任人欺负!怎么养孩子从来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的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把孩子养得太跋扈,总是在外面闯祸。而有些父母却又会把孩子的性格养的太过于软弱,在外面受别人欺负。事实上确实会有孩子在外面会比较没有骨气,即使在今后走进社会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而原因其实在父母身上,下面跟着小编来看一看一个例子。 小编有一个朋友,最近发现孩子的状态不太对。而孩子平时在家父母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朋友觉得小孩应该什么事情都不管,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有认真读书长大之后才会有出息。孩子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也确实不错,但是性格一直就比较内向,性格也比较胆怯。最近孩子回家总是比较晚,也越来越不爱说话,朋友放心不下,偷偷跟着孩子放学才知道,孩子原来是被坏孩子欺负了。朋友看着越来越内向怯弱的孩子,怀疑自己是不是教育方法错了。其实家长们的教育方法真的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非常重要,怯弱的孩子往往是有以下三种父母。 第一种是对孩子比较抠门的父母。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还不懂事,如果给了他们钱的话,他们肯定会乱花,所以总是会对孩子的零花钱看的比较紧,哪怕是一分一毫也要问清楚孩子把钱用在哪些地方了。但是实际上父母这样对待孩子,容易养成孩子错误的金钱观念,毕竟孩子总是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孩子越是想要。而一旦父母不给也没有正确的引导的话,孩子可能走上歧路,向其他同学要钱都算是比较温和的做法了,甚至可能做出偷盗这种事情。 第二种是对孩子照顾的过于周全的父母。有些父母觉得小孩只需要专注于他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生活上的问题根本用不着费心;也有些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干脆就自己来替他做了。长期下去,孩子会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因为习惯了一些事情都是父母来帮自己做决定,因此在生活上很容易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即使是在之后进入社会生活之后也很难称为一个独立的人,会比较怯弱。 第三种对孩子比较严格的父母。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误看得过重了,只要孩子犯了一点错误就要大加批评。这样孩子从小就没有发言权,在家里即使有什么意见也会习惯性的沉默,那么自然在其他地方也会变得比较沉默和胆怯。特别是在别人大声呵斥责备他的时候,他也会习惯性的沉默、不反抗。
第一点是要让孩子能够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首先的一步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才能够去做自己更加适合的事情,从而获得更强的自我认同感。家长们在平时对孩子教导的时候,也要引导孩子去了解自己,并且肯定自己,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 第二点是养成孩子注意外表的好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外表都是对一个人最直接的印象。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而保持孩子外表整洁干净也是让孩子交到朋友的最直接的方法。交到很多朋友的孩子相对来说会更有信心一些,而没有交到朋友的孩子会怀疑自己,总是会否定自己,很难有出息。 第三点是避免什么都护着孩子,不让孩子自己处理事情。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一定的挫折处理能力,因为在家里父母总是会把一些事情都帮孩子处理好。但是在进入了社会之后,很多事情都还是需要自己处理的,这样的孩子即使看起来充满了自信,但是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击溃,这种看起来的自信其实是虚假的。 第四点是让孩子的心灵世界充盈起来。一个充满了自信心的孩子必然有更加丰富和宽广的内心。这样的孩子会更加开朗,在碰见逆境的时候也会非常镇定的解决,在需要做决断的时候也会更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