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最唯美有意境的一首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昵称413468 2019-07-17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一代伟大的诗人,他的很多诗那都是脍炙人口,无论是描写爱情,还是赞美风景,往往在寥寥数语之间,便是能够把一事件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诗人最独特的一个地方。其实读他的诗作,应当说最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精神,作为一位有着过人才华的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可谓是春风得意,还在19岁时他在长安游学,更是由于他过人的才华,受到了很多人们的追捧,成为了青年人的偶像。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禹锡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是后来很可惜,他卷入到了斗争中,最终成为了牺牲品,他与当时另外的几位诗人一起被流放到了外地,这也使得他的前程,最终因他自己的缘故流产了。虽然如此,可是诗人依旧保持了一种文人的风骨,从来没有向各种强权低头,更是表现出了一种铁骨铮铮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更是令他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刘禹锡的诗清新脱俗,同时又是别具一格,他的笔下很少有过去文人的那种酸腐,自然也没有那种悲春伤秋之感,尤其是他的这首《赏牡丹》更是不妖不艳,成为了咏牡丹里的名篇,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异常的流畅,更是把牡丹这一植物的身上的那种艳丽,描绘的活灵活现,所以这样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们去一读。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朝其实不乏这种咏物诗,可是真正写传神的却又是没几个,唯独刘禹锡笔下的牡丹读来却是令人过目不忘,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是诗人却是把牡丹的那种艳丽,以及牡丹身上的那种品格,以一种非常的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极为生动,通篇更是如诗如画,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

尽管在现实的生活中刘禹锡并不如意,可是这也使得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的很多诗作都无比的唯美,也非常的有气势,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他诗作中所传递出来的那一种精神,从而也使得他最终获得了“诗豪”,这一令人感动的称呼。作为一位文人,一位受到迫害,始终被打击对象,他身上也是一直保持了一种高贵的气节,他写这首诗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像牡丹一样名满天下。

那么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写于他刚刚来到长安,他当时也是一位青年,可谓是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这一首作品,也是他早年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虽然这首诗没有他后期诗作的那种深沉,但同样描写的很是传神,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第一二句诗人就描写的很是生动,也非常的唯美,“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院子里的芍药花,它长得很艳丽,看上去很是唯美,可是这种花它缺乏骨骼,看上去没有精神,池塘里的荷花虽然同样漂亮,可是它又缺少那种情韵,所以这两种花都不太好看,对于我来说也都不喜欢。

第三四句诗人则是对前面的两句,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重点描写到了自己对于牡丹的喜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充满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只有牡丹花最漂亮,它天生国色天香,每当到了开花时节,便是使得整个京城的人都被惊动了。最后这两句诗人更是把牡丹花,推向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并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完全是以一种白描的方式来写牡丹花,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其实是更加的令人感动,在读了这样的一首作品之后,立马会被这首诗所打动,会有一种想要去看一看牡丹花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