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酱酸菜杂考

 alayavijnana 2019-07-17

东北,长冬无夏,食材没有那么丰富,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仍旧努力在每天的饭食里翻出新花样。

除却我们在馆子里看到的东北特色菜,东北农村广袤的土地上,用土灶铁锅烧出来的食物,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来看看“人间theLivings中,东北老太太和村里大姐的吃播日常?

老孙太太——这开头就恍惚,究竟是夫家姓孙还是娘家姓孙?在别处不会有歧义,“老什么太太”就是和“老什么头”是一家,唯独东北偶尔有例外。

打第一代闯关东的人,就没有携带完整的名分和讲究。关里人说东北,像关东人说秦国,父子杂居,儿媳妇喂奶不避讳老公公——扯远了,还是说老孙太太,从视频看,她的老头儿没了,现在和住娘家的女儿一起过。

她是哪年来的辽宁呢?我猜也许是十二三岁上。那几年,过山海关来的人最多,坐火车要到公社开凭证,于是在路上走,像世上所有的饥饿道路,即便倒下,也是背朝来处。北边儿,北边儿有无主的、看不到边的、谁先占上就是谁的黑土地,有流淌鱼与虾的河,林下的蘑菇野菜,摘回去就能度荒……啊,北边儿。

从蒸馒头的手法上看,她是山东人。发面的暄腾,揉面的手劲,馒头的大小,都和我的婶子大娘一样。从屉里拣出来上桌,一手馒头,一手大葱。

视频是她闺女拍的,都是出来进去的择菜做饭,这个“人设”很准确,“农村孙老太”的粉丝很多。有的人,比如我,爱在手机上看老太太做饭,这是个谜团,究竟看什么?

可能是观看一种“慢”,文艺的叫法是“治愈”——老太太做饭慢悠悠的,但比“专业”更让人舒坦,她们这辈子都耗在锅台上,没有多余的动作。

也可能是为了复苏儿时记忆,我打小天天看我姥姥做饭,她也是少女时来的东北,却毕生顽抗这异乡,不说东北话,不做大碴子和酸菜。我吃她的饭长大,却不明白她的心事。这一代人,只要问起来,都有一段辛酸可讲,但也都觉得没啥好说:谁又是容易的人呢?人都怕高处,还怕路上惊慌。

老孙太太家灶台上坐着口“八印”的锅——东北卖生铁锅论“印”,最大的是十印,八印大概是直径70来公分。以前家家只有这一口大锅时,做菜、烧水、蒸干粮、蒸饭都使它,东北菜推崇“一锅出”,就是锅底下炖菜,锅边贴饼子,看着容易,真贴就知道了,“凉锅贴饼子——蔫溜儿”,说的就是这事儿。

老孙太太在锅边贴饼子,还在炖茄子豆角上面摆一层花卷儿——东北菜码为什么大,这是原因之一。

| 老孙太太在灶台前做饭(作者供图)

东北开春晚,辽宁比黑龙江略早,估摸着也得四月化冻。

说饭桌上的月令,开春等于蘸酱菜:小葱,荠菜,苦菊,婆婆丁,把这些嫩绿卷进干豆腐里蘸生大酱。普通地方的味觉,取决于几种调料和腌菜,要说东北,大酱是关键,是构成灵魂的几种事物之一。

下大酱麻烦,不是家家都会,我在老孙太太家就没见着酱缸。所以要说另一个账号:吉林的柴姐。柴姐发视频也是做饭吃饭,账号还关联了一个小店——这是最常见的农村up主带货的方式。

光看房子和精神头,柴姐家是“过的不错”的,老孙太太家是“过的也还行吧”的。柴姐家的房比老孙太太家新,老孙太太厨房糊的是报纸,她家厨房贴的是瓷砖。

她炒菜用煤气,做的都是她闺女想起来要吃的,老孙太太也有个煤气罐,但不常用,可能是习惯问题。两个女人做的是两个年代的饭,比柴姐再年轻些的、二三十岁的up主发出来的做饭视频,就和城里做饭没区别了,而且除了厨师,没有几个真是经常做饭的,倒是能见到穿这民族服装的旅游广告。

柴姐家的酱缸在小园一角,屋檐下面。下酱,神圣不可冒犯,从挑黄豆,煮豆子,到压成酱块,到晒,到在盐水里捣和糗,像写一部史,最好总成于一人,以免出问题互相埋怨。

这人就是柴姐的老爹,他没事儿就搬个凳子坐到缸边,揭开纱布,用双长筷子去酱的浮头细细地挑。在评论区,有南方人问:“他挑的是什么?”有东北人议论:“这酱稀了”,“她家的酱年年都稀”。

柴姐从黄瓜秧子上拽下条旱黄瓜,直接伸进缸里蘸着吃。她吃葱,是把很厚的大葱叶子撕成方块,在酱碗里拧着吃。

据我观察,这么吃的人,都是东北菜的原教旨主义者——比如我就体验不出来她爱吃的饭包有什么好:包饭的叶子是大白菜绿叶,除了米饭,还放酱或焖子(大酱、鸡蛋和切碎的尖椒一起搅散,加一勺油上锅蒸),放拍碎的蒸土豆和香菜大葱。

这饭包也约等于东北的饮食史,白菜大葱香菜是山东的好,米和酱则以东北为佳,土豆是越冷的地方越长得越大。

老孙太太把面玩出了花样,柴姐家更多的是在米上下功夫,但这都包含着东北传统的饮食特色,春夏秋冬,一年的日子,都在一锅饭里了。

想了解老孙太太和柴姐更多食物故事以及其所包含的地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