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陈济谋——几生修梅花 幽兰居空谷

 石岩里_牛歌 2019-07-17

环新传媒 2017-09-07

      画家陈济谋,1945年11月生,笔名兰子,福建福鼎人,大学学历。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业于林锴、周沧米诸先生。作品为天津美术馆、青岛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等机构收藏。曾任中共霞浦县委书记,宁德地委宣传部长、地委副书记,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福建省画院院长。

       作品入选《福州市美术家作品选》、《福建画院画家作品集》、《西禅画院画家作品集》、《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精品集》等大型画册。 

       自三国、魏晋、南北朝中国花鸟画的萌芽时期,到隋唐日趋成熟,以至晚唐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边鸾、藤昌佑、赵佶等画家,风格或富贵或野逸,各具情态;画兰,始于宋末赵孟坚、郑思肖(号所南),自宋后,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中的画梅兰名家也迭起辈出,不乏以梅兰为载体,把文人的清逸、雅趣、唯美之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此,中国花鸟画便进入了一个走向新探索,更多地体现出画家个性气质的新阶段。

       当下中国画坛,不乏卓有成就的画家,陈济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陈济谋先生祖上几代与画结缘,祖父绘画禀赋颇高,七岁拜师学画,十四岁卖画奉母,终生鬻画为业,为清末民初驰誉闽东、浙南一带之著名画家。画家陈济谋之祖父进隆公,早年即对元代著名画家倪瓒顶礼膜拜,画名陈瓒,字号小倪,笃学研磨,名扬四海。

      至陈济谋,爱画如痴,并师从林锴、周沧米等诸位国学底子深厚、诗书画印之大家。多幅作品被吴昌硕纪念馆、上海图书馆、天津美术馆等机构收藏,著作出版《济谋画梅》、《陈济谋花鸟画作品选》等画册。

       陈济谋先生于闹市中取一方净土,孤而不独,独而不孤。梅兰古今皆为四君子的象征,先生于百卉之间尤爱梅兰,并加以潜心研究,可见其内心有其独守之处,由梅兰而至于画家陈济谋本人,看似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实则深悟天地万物之鬼斧神工于梅兰之间,大千世界人情百态于梅兰之外。

       陈济谋先生画品人品俱佳,为人为艺为师虚怀若谷,画风自由潇洒,笔法放而有收,兼具清新野逸之风,时而雅致时而奔放的笔墨,自成一体,他的画,尊六法而有巧拙,应梅应兰之象形,随韵赋墨随神赋彩,画面自然生动,往往由灵感生发构图构思奇巧。或梅或兰,生动也!生动者,若动若静,亦动亦静,超于梅兰,不离梅兰,其物象与意象之间的巧妙把控,驾轻就熟的水墨梅兰,意境高格,陈济谋先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潜心探索和研究,并赋予长期实践功底深厚在他的作品中显露无遗。

       济谋先生所绘的梅花和兰花,犹如落笔成诗,五叶三花即情态生动,兰香韵致扑面而来,笔力洒脱稳健,情趣盎然。其书法的题文题诗题句,行草入画,笔简意赅,意境深邃,一幅幅珍品展现于我的眼前,他常以自题诗入画,诗画相得益彰; 其绘之梅或兰,常以素墨入画,笔调健劲舒朗,清雅俊逸,看似简约其实画面耐看生动,运笔看似行云流水中又不失拙气,画面气势往往卓尔不凡。他常以“常乐未央”“旧时月色”等闲章入画;画中无论是溪谷幽兰几株,或是生之草地,皆给人清新的美感,笔墨简洁,含清绝之境。他的兰花,以自由抒情的笔调和墨韵展示出文人画家内在之美;杂以崖石,雨雾随兰而至,画面往往呈现出一种空灵曼妙唯美脱俗的意境。

       陈济谋 先生常于画梅兰之时欣赏古琴音乐,不刻意而为之的日常修行,由心而发,画面自觉禅意。梅与禅很近,画梅与画兰皆画心,于一梅一墨,一诗一文之间,透出古雅的韵致,这是作品内美之现,墨即是色,色亦为墨,在古雅与现代之间相互渗透得以殊途同归。

      济谋先生之梅兰作品,在豪放之间兼具清奇古秀,质文并重,画面、落款和闲章总是经过极为慎重的推敲,作品兼具朴拙浪漫的文人情怀,于八闽画坛之中尤显其特立独行的水墨梅兰韵致。先生研磨看书之余,几十年坚持不断地写生创作梅兰作品,四季佳卉兼而有之,禀赋加研修领悟,佳作斐然,着实令人点赞。

       正值梅兰开放的秋冬时节,就着古曲翻阅陈济谋老师的画册,流连于他的梅兰作品前,不禁令我脱口而出一句话:“画家陈济谋——几生修梅花   幽兰居空谷”。

     作者:福建日报社总编办  郭榕亭

丁酉年秋·屏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