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五运六气讲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用来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它之所以被引入中医学,是因为人的变化和自然变化一一对应,可以看成是自然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不仅仅是指人的后天变化是自然变化的一个缩影,而且指人先天的体质偏性也是最初产生环境意志的一个缩影,掌握了五运六气,就把疾病的内因和外因都掌握了。 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很多人都能够感觉到,如春夏秋冬的变化,可西方科学却不承认,因为他们所依赖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这种变化,于是,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这种变化。事实上,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就认为空间是空无一物和对称的,这样的空间也不可能有变化。 观察不到就真的不存在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物质是彻底统一的,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西方科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迷信精密仪器,不承认观察不到的物质存在。 事实上,只要你有点理性,都知道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就拿我们受到的引力来说,它就是在变化中存在的,这是因为地球围绕着太阳,月亮围绕着地球都是椭圆形轨道,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平方反比的引力公式,就知道引力大小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科学家们所依赖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这种变化呢? 原来,组成精密仪器的原子并不象普通人想象的那样是死的砖块,而是活的物质系统,它们的变化和自然变化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是同步的,这就象站在火车上看火车上的东西是静止的一样,因此,精密仪器观察到的世界不是客观的,而仅仅是对自然表象的描述。 自然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中国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并用五运六气描述了出来,它告诉我们,今年和明年不一样,这一月和下一月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不一样,这一时辰和下一时辰不一样。具体不一样就体现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不同组合上。 那么中国古人总结的这一套到底科学吗?让我们从现代科学角度仔细来推算一翻。 我们地球上的变化主要和太阳和月亮有关,潮汐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及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变化造成了引力的变化,引起了潮汐效应,由于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比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近得多,因此,月亮引起的潮汐变化是太阳的2.41倍。 要推算三者之间的周期变化,有两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近点月周期,一个是朔望月周期,要求它们的混合周期,就必须算他们的公倍数。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个近点月的周期为27.55455天,一个朔望月为29.53059天。两者的公倍数近似计算为: 27.55455天X15=413.31825天 29.53059天X14=413.42826天 在这413天之中,近点月走了15圈,朔望月走了14圈。 由于近点月反映的主要是月地关系,而朔望月是反映的日、月、地三者关系,因此,可取近点月作为参考坐标。 27.55455天X53/4=365.09779天≈1年 27.55455天X15X53=21905.867天≈60年 也就是说,在60年中,每一点的日地月都是不一样的,当然引力也不一样,只有转了60年,才能够重复到起始位置。 我们取近点月的四分之一作为时间单位(月亮单位,M),则1M=1/4X27.55455天=6.8886375天。则可有下列的近似等式: 1年=365.2422天≈53M=365.09779天 1P=60M=413.32天 60年≈53P=53X60M=3180M 由此看来,近月点周期1/4的60倍正好是近月点周期和朔望月周期的公倍数。60年周期明显是与日、月、地三体的位置有关。 看到这,大家就知道了,原来五运六气描述了日地月三者变化的规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这里是一组精妙的数学,通过它,我们可以真正认识到每一时刻自然的变化。 学中医看大师著作:《新科学中医》 学医首要明理,它是你学习中医的指路明灯,如果不精通中医学原理,你的中医学习就象在迷宫中摸索,很难走出来,更不要谈成为大医。《新科学中医》是第一本用大白话讲中医的著作,它用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即中医学隐藏的系统科学,用它可以让你拨乱反正,了解真正的中医学,不仅能够让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能够指导你更快更好地学好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