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枕边酱 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 #2018结婚率创十年新低#,上了热搜话题,仅为7.2‰,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有人是:“呼,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没结婚” 萧伯纳说过,“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 (萧伯纳:没错,是我说的) 哈哈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下:年轻人为啥都不想结婚了。 我估计未来的结婚率还会继续下降,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上升。 (芈月传“义渠王”离婚) 如果社会形态有变化,婚姻制度消亡也说不准呢。 远古及农耕时代,获取生产资料主要靠体力劳动,女性远不如男性高大威猛,力气大,获取食物的能力远不如男性。 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几千年“男耕女织”的分工形式。 合作把共同的孩子养育好,使基因延续下去是生物的本能,也是大自然进化的要求。 但女人生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男人害怕养别人的孩子,所以发明了婚姻,婚姻制度的诞生,是保护男性的。 后来发展成一种产权制度。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期都具有很强的男权主义思想,女人本是独立的个体,却不得不变成了丈夫的私有财产和附属。 (古时的女性被当做私人财产) 因为社会能提供给女人的工作很少,女性无法经济独立,很多人围绕灶台和农田转,一生的价值或许仅仅是养育孩子。 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女性价值或地位大大提高。 一个纱厂的女纺织工完全可以产出同等于其丈夫的生产价值。 这个变革,直接决定了女性独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女人们不再想成为男人的保姆和生育的机器,她们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结婚生育不再是女性唯一的价值。 特别是发展到当下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有女性在社会舞台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 女人的世界变得更大了,价值观也更多元了,诞生越来越多的女科学家,女高管,女导演,女企业家...,甚至女政治家。 她们爱学习,读完研究生还想着出国读博,或私下参加培训,博览群书; 爱工作,自愿加班,即使要求不停的出差,事业女性可能也乐此不疲; 爱健身,放假或周末,更要忙着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她们忙到没有时间谈恋爱,甚至想不出生孩子有什么好处。 因为工作、学习和成长的快乐盖过了孤独,吃吃吃、玩玩玩、买买买的快乐也比养育一个孩子要轻松的多。 网上一直在讨论:男生为什么不愿意娶“大龄剩女”,或是女性怎么看待“大龄剩男”。 不仅是大城市,二三线开始出现晚婚现象,青年男女的条件往往都不错,高学历、高收入、甚至高颜值。 并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2。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新低。 一方面,是年轻一代越来越独立,单身生活过的非常精彩,另一方面也与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有关。
结婚生子至少要有一个两居室,孩子上学需要本地户口,怀孕生子需要耽误一年... 那些离开家乡,还在奋斗期的大批男男女女只好把结婚往后拖啦。 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时代,为什么结婚欲望与生育欲望双重走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结婚,不想生孩子。 你是主动剩下还是被迫单身呢?妈妈总是耳提面命:不要抗拒长大哦。 结婚自然有它的好处,精华在于合作。 以前,男人耕田,女人织布,合作使双方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 现在虽然男女都有工作,都能挣钱,但大部分男性的收入还是比女性高的多(源于目前还是男权社会)。 特别是高房价的现在,每个人各供一套房就不如共供一套房好呀。 (年轻人恐怕很难在大城市靠自己拥有一套房子了) 住在一起还能互相照顾,互相倾诉,互相慰藉,等老的时候,对方还能帮忙打个急救电话啥的。 有女权说,老了就和好姐妹住一起,一样互相照顾,但她忽略了两性差异。 大自然创造男女,是希望生命延续,结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合法的生孩子啊。 最近无意看了一眼电视剧《一主二仆》,里面结婚3次的“海清”说的一句话把我逗乐了: 和异性合作能充分发挥性别优势,性格互补,思维互补,优势互补,使生活更甜蜜更幸福。 但婚姻也是有缺点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优点不能充分发挥的时候。 如果两人价值观、生活观、消费观甚至生活习惯不一致,导致相看生厌、争吵不断,就会大大降低婚姻的价值。 所以,一个经济能力非常强大、不缺少亲密关系,也不喜欢孩子的人,婚姻对他的价值,或许还真不大。 特别是当下,生活越来越方便,吃饭、出行、保洁,甚至修理灯泡马桶,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专人上门服务。 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找一个结婚对象合作,才能把生活过的更好。 即使孤独寂寞,想找个伴说说话,也有数不尽的社交app解决这个问题。 玩直播、看视频、约好友出来逛街吃饭...当下丰富多彩的生活似乎也削弱了婚姻的功能。 越是普通人,可能越需要婚姻。越是金字塔顶端的人,可能越不着急进入婚姻。 有些女性还会选择冻卵,国外代孕,即使不结婚,一样潇洒快乐的做单亲妈妈。 男性也一样,只要足够优秀,身边应该不会缺少陪伴者。 所以,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可能是所需要的东西,不结婚同样可以获取。 目前,选择结婚但不生孩子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 这些丁克家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并且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 据我观察,那些找到事业或爱好的兴奋点,物质生活富裕并意志坚定的夫妻,大多数不后悔丁克,也有一些平凡夫妻,中年后,丈夫后悔的。 跳孔雀舞的杨丽萍,找到可以用生命来热爱的兴趣,可能比拥有孩子带来更大的快乐。明星周润发,没有孩子,依然和太太恩爱如初。 到底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有些人可能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既能充分享受到婚姻带来的好处,还能免去生育带来的弊端。 什么弊端呢?生育是一场女性身体的炸裂,以肉眼可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变老。 结婚不生育的女性身材一般都保持的很好,肌肤光滑有弹性,时间精力充沛,事业发展更好。 由于不用照顾孩子和为孩子花钱,所以工作之余,吃喝玩乐,全世界都在脚下,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年轻,年老状况不明,或许会孤独吧。 生孩子的朋友,孕期会变胖,身体会变笨,妊娠会带来的恶心... 孕后期可能会腿脚变肿,脸上长斑,腹部出现深深的妊娠纹,生产带来撕裂疼痛和生育风险。 还有产后繁琐复杂的宝宝护理,要占用妈妈极大的精力,这和职场女性冲锋陷阵全身心投入工作是矛盾的。 生完后,更要多次起床喂奶照顾,孩子生病更是心急火燎,顶着黑眼圈要上班,不然回归职场有困难,现在的社会竞争真的很激烈啊。 好处就是抚养孩子有成就感,孩子能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快乐,虽然是个碎钞机,或许也乐此不疲。 有人说,孩子能带来快乐,那是不是养一个漂亮的宠物也可以替代呢? 孩子上大学前要供18年,工作挣钱了TA自己也要攒钱买房啊,甚至还要给孩子的孩子看孩子。 嗯嗯嗯,那生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欢迎宝妈们留言解惑哈。 我认识一个98岁依然耳聪目明每天上班的老人,感觉未来活成生活自理的百岁老人很有希望。 如果有老伴陪伴,有保姆照顾,有义工护理,有高昂的退休金和福利健全的养老系统,安享晚年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生娃不能养老,保持丁克是不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呢? 但让女性焦虑的是,短暂的最佳生育年龄和未来养老状况不乐观。 大多数人的选择是:生一个再说。很多年长女性会说,我是嫁错了人,但没有生错人啊。 哈哈哈,大多数普通人,或许还是需要孩子养老或带来快乐的吧。 今日话题: 1、你期待婚姻和孩子吗? 2、网络话题#早生孩子好#,你怎么看待还在奋斗期的年轻人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之间的矛盾? ———— / END / ———— 教师枕边书:这是一个有书、有光、有梦的知识精选平台。我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长、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每晚9点15分,准时陪伴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