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木”文化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19-07-18

根据听课笔记整理。主讲者杨金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细木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工艺美术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江苏是红木最大省),已从事红木制作、研究39年,是“红木制品”国家最高司法鉴定责任人。

树木,长在山上时是树,砍下来后叫木,可用于制作之木才称材。一般情况,木材与树木名称是对应的,松木对松树,杉木对杉树,紫檀木对紫檀树;但红木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红木对应的是一类树,不是一种树。红木的本质不是木,而是文化。虽然红木制品的木材大多进口,但当地不叫红木;因为红木的本质不是木材,所以我们的“红木”没有知识产权之争。

“红木”好比一张桌子,有“四条腿”:一条是木材,一条是制品,一条是文化,一条是艺术;它以木材与制品为载体,文化与艺术为灵魂。木材和制品构成了它的阳面,是可以看得到的;文化和艺术是藏在里面看不到的;文化是根,通过这个树干长出来的花就是艺术。这四条腿的阴面与阳面,构成了整个面(桌子),缺一不可。

作为木材的红木,其特性,第一是质地硬,第二是毛孔细,第三是纹理美。木材有这几个特征,生长周期就慢,要几百年才能成材,因此这个资源基本上是不可再生资源。原产于我国南部的很多红木,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砍伐,所剩无几,如今的红木,大多产于东南亚、非洲。

中国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33个品种;严格地说,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但是杨金荣先生认为,将来可以有序地、渐进式地扩大材种,并且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种和属可以忽略掉。他把红木定义为:性坚、枝(致?)密、纹美之阳材(他讲课不用PPT,凭声音记录,不确定用的是哪个字)。

精细木作技艺最高水平体现在红木制作上,不用精细技艺做的只能是普通家具,没有体现红木(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相当于浪费高贵木材,暴殄天物。

制作这样的榫卯结构,是杨金荣徒弟的基本入门技艺。两个看似一模一样的部件,可以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杨先生说,社会上能够制成这个榫卯结构的匠人,就可以到他的研究所里评上高级职称。(他说没有)

基本要求:木材不能作任何现代化处理(如处理成不会开裂);图纸不能标公差,如果有了公差,装配在一起就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他说,这样的榫卯结构,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一个榫卯结构要做三年,头年先毛胚,放一年,慢慢来,因为木头会伸缩变形,要掌握火候,恰到好处。

假如以西方的技术来制作榫卯(我们是艺术为最高标准,而西方人则将其量化为技术,并将复杂的工艺分解为简单的零件,让机器来完成),因为有公差的存在,误差在正负公差之内都算合格,装配在一起就难免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技术的极致也就到此为止了。而我们的匠人,则可以凭感觉发现并修正误差,将榫卯结构做到严丝合缝。

完全标准化,可复制,是技术;艺术,则求大同存小异,不可复制。为什么签名,每次不完全一样,能被认为是真;而复印件,完全一样,反而不被认可?外国人做不好红木制品,原因就是太科学,无灵性。求同者为“技”,存异者为“艺”。红木的真正价值不是木材,而是工艺。

红木文化属于木文化里面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到明代时期才绽放出花朵,清代以后逐渐衰落,一直到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才带来红木文化的繁荣。民间红木技艺世代相传的说法不可信;一些高级工匠的技能没能在红木上得到发挥,也是一种遗憾。今天的红木制作,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进口木材,用传统手工艺精制出口红木家具;早期无内销。

红木是一个专业,以前没有,民间讲的都不是专业的,不知道本质。红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涉及很多学科,第一是关于红木的木材学,第二是为什么要做成某种形状,有结构学、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做成什么形状才符合人的身体功能需要),还有造型美术、雕塑艺术、精细木头技艺等。

杨金荣表示,从2019年起他要宣传红木文化,让大家走出红木误区,了解红木的真正含义。(江苏句容市有“茅山红木艺术馆”可以参观)对于今后的发展,红木制品如何走向民间,杨先生认为可以通过改进工具,将传统复杂的加工方式现代化、简单化,如毛胚可以用机器,产业化,但要定出标准,一件制品人工成份占多少,哪些是人工制作的,需标明。因现在的家具不需要几代人用,材质也不一定用最高档的(可以转而求其次),以降低成本,把少数人欣赏的工艺品变成家庭实用品,让更多的人享受真正的红木工艺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