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中国红木家具的“灵魂”,在许多壮美的中国古建筑上有它的身影。榫卯,也是中华木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凸出的榫头与凹入的卯眼通过相互咬合,巧妙地将木构件紧密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它还能通过不同的形态、构造,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红木家具达到功能、结构与外观的完美统一。 延续千年的文化瑰宝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的早期智人,就已经应用榫卯结构,来建造干栏式房屋了;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开始从建筑,向家具延伸拓展;宋代文人对美学的极致追求,使木结构逐渐简化,由榫卯连接的实木家具,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外观上呈现出一种淡雅含蓄的人文气质;明清时期,实木家具制作工艺的精湛,使榫卯结构演变出超100种的形态变化。 三方组榫 ↑↑↑ 如果从文化内涵上审视榫卯,它又饱含着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内涵,和道家盈与亏、阴与阳、柔弱与刚强、以及和光、同尘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相体联合 ↑↑↑ 可惜到了近现代,这项技艺正在逐渐消亡,但也有不少如康耐登这样的企业和个人,在传承和发扬这份文化瑰宝,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新,将榫卯技艺慢慢融入到当代人生活中去。 箱型火塞拼接 ↑↑↑ 红木家具的灵魂 家具行业有一句俗语叫做:“无榫卯,不红木”,是说即使在当代,榫卯结构仍被视为红木家具的标志。制作一件红木家具,通常要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而这之中,榫卯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打样之前,它就决定了每个木料结构上,榫头卯眼的形式、位置、数量。对外,它还掌控着家具的结构,和衍生出来的线条,与此同时,又决定了家具的坚实程度。很多古典家具爱好者和消费者,也正是看重了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而愿意为红木家具买单的。 箱车拼接 ↑↑↑ 无论是实木功能系列、K2系列、还是璞睿系列,康耐登始终秉承着,对传统榫卯工艺的敬畏之心,遵循穿帮榫、烟斗榫、龙凤榫等传统榫卯的结构工艺,取材于被誉为“硬木中的贵族”的北美黑胡桃,以及被国家红木标准中的珍稀红木品种:黑酸枝、紫檀、黑檀等,坚守匠心,力求将这份灵魂的灵动、典雅与意韵发挥到极致,为红木家具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保值收藏价值更添光彩。 相互卡接联合 ↑↑↑ 留住手艺和逝去的传统 在如今的红木家具生产市场上,懂得榫卯工艺的师傅是十分抢手的。对于传统手艺人来说,他们全靠手来记忆,每一道工序,都会在他们手中留下痕迹。每一件产品,都是一件极具人文和历史底蕴的艺术作品。民国学者、著名的文物鉴定家、收藏家王世襄曾说过:“鲁班馆的老匠师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即使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然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由此可见,榫卯结构代表着传统工艺中最精密、最细致、最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专注而智慧的匠人精神。 走马销 ↑↑↑ 【璞睿】系列的产品,每一件,都由具有十年以上经验的木工师傅开榫、组装,以保证认榫的严丝合缝,23年来,康耐登始终坚持用严格的自律精神,和苛刻的标准自我要求,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致敬传统文化。今天,当我们倡导实木家具的时候,不仅是在倡导一种亲近自然、淡泊典雅的生活方式,更是想要传承榫卯结构的文化内核,也是想要留住这项日渐式微的传统手工技艺,呼吁更多人关注榫卯结构。 双补丁咬合式拼接 ↑↑↑ 简单的有十字契合,复杂的有三相体联合、四箱体联合,既严丝合缝不着痕迹,又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榫卯设计之机巧、结构之繁复、形式之衍变、造型之精美令人叹服,今天,当我们享受着榫卯结构带来的审美情趣与实用价值时,理应向这传承这传承千年的匠心与智慧,致一份敬意,发一声赞叹。 『璞睿』厅柜RH05815 ↑↑↑ 材质:进口黑酸枝 工艺:表面烫蜡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