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民论坛网 心理学家丹尼尔说过:“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一个高情商的人,早已戒掉了社交生活中的粗鲁莽撞,在发微信时,能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让人舒服,如沐春风。 有事直说,不浪费别人时间 “在吗”。 大家好像都遇到过这样的信息,习惯性给聊天添加一个开端,似乎显得礼貌。 然而,在问对方“在吗”的同时,后面最好再补充上,为什么问人家在不在。 有事便说事,与其让对方小心翼翼揣测思考,不如直抒胸臆让对方一眼看到,瞬间明了。 实际上,亲人好友之间,无需问在不在,这样的关系可以直接表达真实情感。 同事客户之间,也无需问在不在,寒暄浪费时间,不如言简意赅直戳主题。 少问一句在吗,减少一来一回的等待,既提高效率,又不至于把对方至于尴尬的境地。 我们经常在微信上遇到这样的人:明明可以开门见山说的事情,非要拐弯抹角,东拉西扯很多;明明可以一段话讲清的事情,非要一句句问,还得逐一回复。 高情商的体现,是懂得别人时间的宝贵,也绝不会用一个人的绕来绕去,浪费两个人的时间。 尽量及时回复,不要没有结尾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事,是对方秒回。但这世界最崩溃的事,也许是,我秒回了,你消失了”。 及时回复,是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对话由自己发起,或本身有事相求,这一点则更为重要。如果有事不能回复,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不必耽误彼此时间。 简单回复一句“在忙,稍后细说”,胜过毫无表态的消失。 暂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暂时没办法解决的工作任务,如果怕自己转身忘了,可以把这条消息,标记成“未读”作为自我提醒。 事事有回音,有时候比你默不作声地埋头苦干要重要的多,这不是什么能力,仅仅是一种素养而已。 给对方一个明确的回音,凡事都有交代,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更是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严格律己,不道德绑架别人 或多或少会遇见,会有人在微信上“教育”人。 突然发一个信息,告诉对方应该这样生活,否则过不好人生;突然把对方拉到群里,甩进来几个公益信息,说“自己捐多少,自己看着办”;突然给你转个图文,“女人要早点生孩子,不然就会这样”“这是社会的问题,不转不是好人”…… 真真假假的信息判断不了一个人的善与恶,但是转发这种信息倒是可以出来一个人的情商高低。 情商高的体现,是懂得换位思考,不会用道德来绑架他人,将别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有人会说,发个微信而已,考虑那么多也太累了。 可这小小屏幕间传递的力量,不亚于我们的嘴与眼。 很多时候,我们在微信上联系的人,也许与我们只有一面之缘,对彼此的印象,往往是那一条条简单微信往来的总和。 沟通是门学问,聊天需要分寸。情商高的人,懂得尊重别人,更能在微信聊天中为自己加分。 少点高冷,多点温度。 很多时候,多打一个字,态度会相差很多。就像回复“嗯”和“嗯嗯”。一个简单克制,让人感觉与自己相隔万里;一个则暗含情绪,表达欣然接受,甚至让人感到嘴角的微笑。 多点真诚,少点群发和套路。 春节拜年,一条群发的短信,不如一个简单的,“姓名”加“新春快乐”。各种精彩的段子分享,不如一句,好久不见我想你了。 其实,一个高情商的人使用微信,不外乎这十二个字:知分寸,懂礼节,会顾人,也律己。 这是一个人教养和品德体现,做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 |
|
来自: 江南一鱼6jvvqc > 《个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