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细节解密》之 三一五,说一说水浒中的“假货”

 大锤说史 2021-01-23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八十八回!

在后台回复“水浒传”三个字,看梁山好汉的精彩故事!

最近这几期大锤的水浒细节解密,一直在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中》中只出现名字却绝少出场的历史人物。本期原本大锤要说的,是《水浒传》中只出现过名字、却在历史上大有来头,属于江湖中开山祖师级别的一位高人。

不过因为在筹备过程中,大锤发现咱们这期节目与读者听友见面的时候正好是3月15日,适逢咱们国家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天大家普遍关注的是打假,也就是曝光那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假人假货。去年的315,大锤在咱们另外一个栏目“大锤说史”中曾经推出过一期节目《315特辑:中国的造假和打假历史》

所以本期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临时插播另外一期节目,这就是跟大家聊一聊,《水浒传》中与假货有关的内容。

其实《水浒传》中最著名的假冒事例,都是与黑旋风李逵有关的,一个假冒案例,是李逵回家接母亲上水泊梁山时,遇到了“假李逵”李鬼化妆手持板斧,冒充自己在路上抢劫。

另一个假冒案例就是众好汉元夜闹东京之后,燕青带着李逵归山,路过刘太公庄上,得知刘太公家18岁闺女被宋江柴进二人劫走,于是李逵大闹梁山忠义堂,斧劈替天行道旗,要把抢劫民女的宋江当场干掉。

后来宋江辩解说是别人假冒自己,并且与刘太公当面对质,证明确实不是自己抢劫民女,于是李逵承认错误将功补过奉命下山调查此事,最终他和燕青把假冒宋江抢劫民女的两个草寇王江、董海杀死,将刘太公女儿救出。

这两个冒牌货都属于冒充正主,坑害无辜群众。而最后都被正主李逵或者是正主派出的李逵给干掉了。《水浒传》的这类冒名顶替主题的故事,趣味盎然,属于在军马交战好汉厮杀这类硬核故事的点缀。

其实这类冒名顶替的故事题材,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最开始并不仅仅局限于故事传说这个范畴,比如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晋国赵氏被仇人灭门,仇人追杀赵氏最后的遗子赵武,而赵家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联手,以别人家的孩子冒充赵武而死,将真的赵武救了下来。

其实这类真人版的惨烈故事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记载,说卫宣公娶了自己儿子急子的媳妇宣姜,也就是公公娶了儿媳妇,乱来了,后来宣姜给卫宣公生了儿子,其中一个叫寿。

后来卫宣公想干掉自己的儿子急子,就派杀手去埋伏,而寿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因为这个人品德很端正,所以就通报急子躲避,急子不听,寿就把急子灌醉,自己替代急子去死了。

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不大好,因为急子也是个直男,他酒醒了之后还是跑去杀手那里,说你杀错人了,我才是急子,于是也被干掉了。

后来这类故事还有变种,比如南北朝成书的《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曹操主动找人冒充自己、自己则假扮侍从的“床头捉刀”故事等等。

这里大锤就不详细叙述了,熟悉咱们大锤说史的读者听友都知道,大锤还有一个专辑是《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关于床头捉刀的具体故事,咱们未来会在那边的三国细节解密中继续为您讲述,也欢迎大家关注。

历史上有了这么充沛的真人版和文学版的冒牌故事,到了《水浒传》的创作年代,假货出没,引得英雄好汉出马打假,这个套路也并不是《水浒传》的原创

至少在《水浒传》成书之前的元代,就已经在杂剧中出现了,大锤之前曾经提过,元代出现过不少水浒戏,这些杂剧中很大一部分构成了《水浒传》文学创作的故事来源。

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这类水浒杂剧都已经散佚[yì]了,但其中有一部与假冒梁山好汉有关的杂剧幸运地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李逵负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梁山附近有一个酒店,酒店老板叫王林,王林有个女儿叫满堂娇,这位满堂娇有一天就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两个土贼给劫走了。随后李逵路过酒店,得知宋江和鲁智深两个人结伴下山出来抢劫民女。

李逵立即大怒,赶回梁山质问宋江,逼得宋江与王林当面对质,证明强抢民女的确实不是宋江本人,李逵很羞愧表示负荆请罪,而宋江派李逵下山捉拿假冒宋江做恶的两个土贼。

通过大锤的简介,列位读者听友,您恐怕也看出来的,这部《李逵负荆》的情节构成了小说《水浒传》中李逵捉假宋江故事的原型。而且在《李逵负荆》中,两个冒充宋江、鲁智深的土贼,一个叫做宋刚,一个叫做鲁智恩。

这种谐音构成的冒牌货,也是当时的戏剧作者用来增加舞台效果的产物。而这种谐音来突出冒牌货效应的做法,同样被《水浒传》所沿袭,这就是《水浒传》中安排的用“李鬼”冒充李逵。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基本可以说,假宋江故事是《水浒传》在前人基础上的继续加工,而假李逵的故事则是《水浒传》的原创。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体现出了小说《水浒传》是宋元水浒文学体裁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时,《水浒传》因为其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具有远超前人作品的卓越影响力,因此,正品李逵与赝品李鬼的故事很快就具有了广泛的传播范围。

我们通过文献可以看到,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已经有明朝人把“李鬼之于李逵”这种冒牌货与正版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俗语,纳入到后续的文学创作中了。也就是说,《水浒传》塑造的李逵与李鬼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已经后来居上,超过了元代“宋江与宋刚”的情节,成为了古人对于假货的民俗称谓

热门推荐

315特辑:中国的造假和打假历史

《水浒细节解密》之 书中一处错误,引出一位千古名臣的沉浮

《水浒细节解密》之 书中并未出场的两个人,携带着三条时代密码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