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开始喽,来,推荐一套书给小读者们。 一套历史绘本——《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这套书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主编,是一套针对3~12岁儿童的百科体、断代体历史书,最关键是能让孩子看的懂的历史书! 为什么推荐? 一、超强的专家阵容 最强主编: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 这套书的主编是原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陈丽华。陈院长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故宫研究院明清宫廷技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会长。火遍全国的《故宫日历》就是她写的。 这套历史书从策划到成稿整整历时了两年之久,写了改,改了写,个中的辛劳也只有陈院长自己才能知道。当书正式印制出来时,她还忍不住和自己的心血拍了一张照片,拍摄于故宫博物院。 特别介绍:陈丽华院长先后在《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及其对漆器辨伪的重要意义》《由故宫藏永乐、宣德漆器看明早期漆工艺成就》等专业论文和文章五十余篇,出版专著《漆器鉴识》《故宫经典:故宫漆器图典》《故宫经典:故宫珐琅图典》等。 由她担任主编的这套历史启蒙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绝对有保证。 二、满载情怀与关爱 陈院长不仅亲自主编了这套书籍,而且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阅读的机会,在创作书本的过程中还就书籍的定价向出版社建议,建议出版社重点考虑一般收入家庭。这是陈院长的原话: 中国历史是每一个中国孩子都应该了解的,只有了解本国历史才能更加自信。建议考虑到全国各级城市的消费能力,售价别太高。 出版社对此非常认同。这套书一共有11本,书籍页数总计504页,整套重量达到2.83KG,前后从策划到成稿耗时两年时间。因为书的成本特别高,所以最终定价为336元。 三、书的内容和特点 这套书是精心为3-12岁的儿童打造的历史启蒙书,不论是从书的内容,还是编排设计都特别好。书的内容准确权威,知识系统全面,而且针对孩子设计又兼顾了简单有趣。我从以下几点详细来说: 1、架构完整,断代体儿童史书荟萃上下五千年历史精华; 2、内容丰富,百科体儿童史书包含超2000个各类知识点; 3、图文全部针对低龄儿童设计,生动、有趣、好看; 4、参照历史教科书精选内容,为孩子以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5、精选故事做成音频,好听。 套装一共包含10本书,10本分别讲述从上古时代讲到清朝晚期全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1 架构完整,断代体儿童史书荟萃上下五千年历史精华 在史书的编写中有一种专门的作品名称:断代体。 断代顾名思义就是以朝代为断限。这种作品是事件介绍的很详细,但时间跨度短且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这套历史启蒙书就是断代体的历史书籍,前后用10本书,按朝代划分,串联起上下五千年的通史。分别是: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完整的架构体系,让孩子思路清晰,不混乱,打通历史脉络,每个朝代都清晰的讲解了始末兴衰的更迭过程,这中间包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战争的爆发、明君和奸臣的斗争等历史的演进。不枯燥、不单调,从一个个历史“小场景”中找到趣味,轻松阅读。 以《春秋战国》这本为例: 春秋战国,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讲解五位霸主各自的一生,七个国家不一样的兴衰。为孩子讲述东周500年间的诸侯争霸史与诸子百家间的故事。 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这段历史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书从东周开始一直讲到秦国崛起。 最开始这一节叫”东周的天子“没面子”。整个一节通过“儿子是信物吗?”、“丢面子的王”、“叔侄之战”等6个历史事件,向孩子讲清楚周天子怎样一步步从拥有权威的“天子”到最后权威尽失的。当天子权威尽散,春秋五霸登场了。 每个朝代的历史进程都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事件的发展来推动的,有很多名留史书的著名事件,这些著名事件书里都会讲。比如春秋战国里著名的管仲改革。 这本书里并不用“管仲改革”这种专业的词为标题,而是用更易懂“一代名相”为题,用一组图,来说明管仲的改革内容和作用: 1、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得到周天子的信任; 2、齐国把人分士、农、工、商四类,世代沿袭; 3、齐国减轻赋税,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 4、齐国训练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 4句话就概括除了管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作为,最终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图里还写了他说的名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以史为镜,不仅学古人的品德和智慧,也是积累中华文化的典故诗句,为写作储蓄素材。 2 内容丰富,百科体儿童史书包含超2000个知识点 低幼历史绝不该只有一个个“成语故事”。这套书虽然是给3-8岁孩子设计的历史童书,但是知识含量却一点不含糊。整套书有超过2000个知识点,人物、经济、政治、发明、国宝、战役、节日、英雄、民俗,关于历史的各种知识应有尽有。像《春秋战国》这本中,将春秋战国的文化、战争、名人、生活、见闻、典籍、节日等一本全概括。 比如:我们现在过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在春秋战国这本中,就讲了清明节的由来。首先定义清明节的日期和构成。一般公历的4月5日前后,由寒食节和上巳节共同组成。然后分别介绍这两个节。 因为相传清明节与他有关,所以通过配套的图文,接着讲介子推与清明节的故事。 最后展示清明的习俗,扫墓、踏青、插柳、吃青团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文化碰撞激烈,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纵横家、杂家、农家、兵家、小说家、医家等涌现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比如孔子。 这本书讲孔子没有长篇大论的论语,没有儒家思想,就是给孩子讲了他的基本生平,并且用组图着重讲了他周游列国的故事,从鲁国,到齐国,再回鲁国,去卫国等等。他周游列国却发现没人采纳他的建议,失望之下回到鲁国投身教育,成了大教育家。 还有介绍当时人民的生活。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城市兴起,出现铁局,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了。书里用跨页的大图展示当时的社会面貌,在图中各处用文字标注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面貌。能看到发达的建筑、毛笔的进步、大量的奴隶出现、染色工艺进步等等。 此外书里穿插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知识。有服饰的知识,像《三国·两晋·南北朝》里,讲三国时期的服饰的款式、颜色。 像在《秦·汉》这本书里,还讲了我们现今怎么来修复兵马俑的。 《清》这本里特意讲了皇帝的女儿的称呼,还很幽默的指出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叫法是错的。 像《隋·唐》这本里,讲到了椅子的出现。 随着唐朝贸易的发展兴盛,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各国。 3 图文专为低龄儿童设计,生动、有趣、好看 这套书的图片和文字都根据3-12岁儿童的阅读习惯精心设计。这个年龄段主要分两个阶段,3-6岁的孩子大都以看图片为主,亲子阅读。6岁开始逐步进行自主阅读。 首先这套书的插图量非常大,一共有大约1600张图片,所以书里面的每一页都有大大小小的卡通图画,而且文字占比不高,这样就降低了低龄的孩子的阅读难度,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图片的内容全部贴合文字,也在竭力向孩子展现中华文化的瑰宝。像下面这个,来自《宋》,表现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城繁华的商业。第一眼看这幅图,就能想到绘于北宋时期的中国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 当孩子到6岁时,随着认字数的不断扩大,慢慢就可以开始结合文字进行自主阅读。书里给生僻字都标上了注音。像《夏·商·西周》这本里,女娲(wā)、伏羲(xī)、仓颉(jié)等都在字旁标注了拼音。 那些复杂的朝代变迁,通常需要几千字都难以理顺的多国混战,采用举例子、配图说明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如下图所示,从东汉朝廷衰败、群雄割据、明争暗斗几十年,再到最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期间复杂的权利争斗、因果关系用短短五十余字清晰呈现。 而且书里的语句、标题等用词都是尽量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摒弃生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并通过插图里的对话框来辅助说明知识点。 比如《明》这本中,讲开国皇帝朱元璋没怎么读过书,所以他颁布的圣旨都是大白话,书里就画了一张圣旨,上面写道: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尔等; 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 这帮家伙来杀了再说。 比如:讲蒙元初期的著名的历史政治家、数学家等人物时,用的标题是“学好’数理化’,“”横行’大元朝”。介绍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学霸中的学霸”。 4 参照历史教科书精选内容,为孩子以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历史目前是初中的必学科目,这套书在创作内容时,参考了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从两个方面来给孩子以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作用一:扩展知识面、帮助理解、加深记忆 比如:在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里,有对五代十国时期的描述。 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介绍只有25个字。那么韩熙载是谁?夜宴请了谁?南唐跟唐啥关系?这画怎么就是传世名画了? 但是在《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中,是这样讲述这张名画的。 把“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过程像讲故事一样讲述出来,孩子认识了一个聪敏机智的韩熙载,了解了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这个国家的处境和状态,更收获了一个难忘的历史故事。 “韩熙载夜宴图”不再是一个生涩难记的图注,而是一段趣味盎然的故事。 众所周知,要想学好历史,光把课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是不够的,一个简单的名词后面往往暗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只有通过从小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梳理才能让这些如同拼图一般的知识自然整合在一起。试想如果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历史是通过教科书上那些生涩的名词,略过大量历史背景和故事,只看到结果和结论,ta理解起来该是如何困难,又怎么会爱上历史呢? 《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更多教材上讲了,但是并没讲透的知识,让孩子在正式学习历史之前,积累足够的历史“百科知识”,在应试学习历史之前爱上历史。 作用二:理清历史脉络 再看一个三国的例子。下图就是教科书上关于三国的介绍,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孩子一定看得一头雾水,曹操、汉献帝、袁绍、孙权、刘备......他们都是谁?他们都是哪国的?谁和谁是敌人? 让我们看看教材都略过了哪些内容? 进入三国时期前,东汉朝廷所处的局势。 群雄割据发生的原因 魏蜀吴的统领者分别是谁?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前,他们在做什么? 各国的谋士、大将都有谁?各国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些都不知道,怎么学课本上的知识?没关系,《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帮孩子把课本没讲的补全。 再举个例子,关于隋炀帝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历史课本上只有一些空泛的词汇,重大工程怎么就民不聊生了?屡次发动战争为啥就灭国了?辽东又是哪.... 等等。 《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把历史教科书上只讲结果,没讲过程的部分再现出来,比教材更有故事性,也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5 精选故事做成音频,好听 这套书除了纸质书可阅读之外,还附赠了一套故事音频。音频可以用来搭配书本阅读,也可以单独听。因为,为了提高孩子收听时的趣味性,音频的内容并不是把纸质书的内容通篇全读一遍,而是精选了每个朝代最著名的事件,重新撰写成故事,再进行录制的。 每本书6个故事,每个故事约100秒,10本约100分钟。 这是部分音频列表 音频收听方式在10本书的封底,扫码可听 6 绿色印刷,环保用纸 绿色印刷,环保用纸,护保孩子眼中的世界。 一套全知道多角度呈现中国上下5000年! 每一本都精心打造,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道理,长智慧! |
|
来自: 洲88ue3kj25b5l > 《文学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