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哭闹是因为伤心?幼儿行为专家提醒你,别被孩子给“骗”了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9-07-18

文丨福林妈咪

生完孩子,我想让所有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哭闹问题。

不高兴了,不满意了,只要一哭爸爸妈妈就觉得手足无措了。我也见过这样的家庭,不管孩子的要求有多过分,只要他一哭,爷爷奶奶立马投降,爸妈怎么阻拦都不好使。

孩子哭闹是因为伤心?幼儿行为专家提醒你,别被孩子给“骗”了

陈先生的女儿今年五岁,在陈先生的眼里,女儿就是他的掌上明珠。爸爸疼女儿本来无可厚非,可妻子对陈先生的意见很大。因为不管女儿想要什么,或者受了什么委屈,只要一哭陈先生就没招了,立马答应女儿的要求。

在妈妈眼里,女儿已经开始放肆了,这种行为必须要得到制止。

其实要想解开这个难题,我们必须从孩子的心理上找到问题的关键。

那么,孩子的哭闹到底表达了什么?


1. 心理上的不满

导致孩子哭闹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心理上的不满,不管是寻求没有被满足,还是受到了委屈,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不满。

这种不满状态当然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值得深思的是,当孩子产生了情感上的不舒适,其实也就意味着,孩子已经产生了改变当前局面的意愿。

也就是说,在孩子哭闹发生的同时,孩子的内心迫切的希望改变当前的局面。

爸爸没有给他买想要的玩具,他当然想让爸爸能同意给他买玩具,就是这么简单。

不要小瞧了这种心理,这是导致孩子习惯性要挟父母的前提。

2. 要挟心理

我们都知道,对于家长来说“哭是孩子最好的武器”。当然,不仅你知道,你的孩子也知道。

孩子哭闹是因为伤心?幼儿行为专家提醒你,别被孩子给“骗”了

当他意识到哭闹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那么哭闹就成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拿买玩具来说,爸爸不给买,孩子觉得心理委屈于是开始哭闹,爸爸无奈投降给孩子买了玩具。

这时,孩子内心不仅为得到了想要的玩具而感到开心,同时孩子也已经意识到,哭可以有效的要挟家长,让他们做出妥协。

当要挟奏效,孩子就会习惯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

3. 引起注意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时期,当孩子出生之后,作为家长的我们就知道孩子哭了就要出现,观察孩子是饿了还是渴了还是要换尿布了。在长期的生活惯性中,孩子其实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哭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不要小瞧了这种心理反馈,就好比当你有心事很想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恰巧别人想要听你讲述心事,你会不会很开心?会不会畅所欲言?

反过来讲,如果对方不想听你讲述心事?你不仅会情绪低落,还会对对方产生埋怨。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哭闹能引起你的注意,那么哭闹就是有效的。

那么,如何科学的解决孩子习惯性哭闹的问题?其实很简,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可以:

1. 将哭闹中孩子放在一个特定的区域

可以是个圆圈形的榻榻米,也可使坐垫或者是你划出的某个区域,一定要与周围环境区别,并且区域不能过大。

孩子哭闹是因为伤心?幼儿行为专家提醒你,别被孩子给“骗”了

当孩子因为不满足而发生哭闹的时候,就把孩子放进这个特定区域里。他爬出去,就把他抱回来了。如此重复。

这个举动的意义在于:通过限制孩子的活动区域,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了,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

2. 除了开始的警告之外,不要跟孩子沟通

当孩子被放进特定区域之后,一定不要跟孩子沟通。

孩子哭闹着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千万不要回答,因为一旦你说话了,就代表着还有斡旋的余地,还有反抗的可能。你的回答就给了孩子这样的信号,他知道哭闹还是有效果的,于是哭闹还会继续。

不跟孩子沟通,一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哭没有用,二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冷静。

总而言之,哭解决不了问题,不哭问题就可以沟通。

3. 千万不要心软

这也许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孩子已经哭了十分钟了,二十分钟了,半个小时了……孩子还没怎么着,家长心里就受不了了。

要知道,在这场“战斗中”谁先低头谁就输。而且你还要意识到,一旦这次你输了,下次想要用这种办法解决孩子哭闹问题,你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强烈的反抗。

所以说,千万不要心软,心软不是救孩子,而是害孩子。

总而言之,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行为,你就能发现解决孩子哭闹的“苦口良药”,当然,能做到才能解决问题。


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还有志同道合的宝妈们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