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由干燥性角膜结膜症(KCS)而引起的慢性、浅表性、非溃疡性的角膜结膜炎。 泪液测试(STT)为0 mm/min。角膜表面粗糙、干燥、无光泽。可以清楚发现该角膜上的闪光灯呈分散状(比较图4.1中的角膜光滑水润,可以清晰看到相机闪光灯)。角膜的外观、粘液分泌物(在这张照片中,由于使用了荧光素染色,粘液显示为黄色)以及附着于角膜的分泌物均是KCS的典型特征。 图2、犬右眼的浅层角膜溃疡、KCS及前葡萄膜炎。 STT为0 mm/min。可见角膜表面干燥、不光滑,相机闪光灯的倒影模糊不清,表面粘附粘液,均是KCS的典型特征。前葡萄膜炎表现为眼前房积脓及位于眼前房下方的红细胞。 图3、右眼结膜充血,浅层角膜血管化、纤维化(慢性、浅表、非溃疡性角膜结膜炎)。 已使用荧光素染色剂,但无法停留在角膜上。角膜血管多处分支表明它们位于浅层的角膜基质。纤维化分布于角膜的背面和侧面(约三分之二)。由于纤维化引起轻度的角膜浑浊,纤维化后面的瞳孔边缘当时就没有内侧的清楚,此处角膜未受影响。同时下眼睑内侧可见眼睑肿块。 图4、慢性基质角膜结膜炎。 病理特征包括巩膜充血,深层角膜血管化和弥漫性角膜水肿。除了水肿外,角膜呈黄色暗示有白细胞浸润。血管密集分布和缺少分叉,说明血管位于深层角膜基质中。 图5、角膜水肿的典型外观。 可见角膜变为蓝白色。通常模式下,可以在角膜内看到 “细铁丝网”或“鹅卵石”图样,这也是角膜水肿的典型特征。角膜边缘3点钟到6点钟方向(即右下方)的白色阴影是反光,并不是真正的角膜病变。 图6、慢性KCS患犬,角膜荧光素不染色,浅层角膜血管化,角膜黑色素沉着(慢性、浅表、非溃疡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下STT结果为13 mm/min。 图7、一只5岁已绝育雄性巴哥犬的右眼。 可见角膜内侧黑色素沉着。黑色素沉着是由慢性角膜刺激引起的,这个病例里是由于眼睑内翻,角膜与鼻褶皱接触,以及眼睑过大、睑闭合不全、眼球突出而引起的。病变是双侧且对称。色素性角膜炎和短头颅犬视觉综合征请关注后续文章。 图8、结膜充血,浅层角膜血管化及角膜纤维化(慢性、浅表性角膜结膜炎),由以前的角膜溃疡而导致。这张照片中的角膜纤维化十分密集,呈白色、线性,这与角膜表面的不平整有关(角膜中央相机闪光灯倒影的边界不清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图9、由左眼球突出和角膜溃疡引起的左眼结膜充血,深层角膜血管化,角膜水肿和白细胞浸润(慢性基质性角膜炎)。不同于浅层角膜血管,深层血管很少有分支。角膜边缘变蓝色是因为水肿,角膜中间变为黄色是由于白细胞浸润。 图10、哈士奇角膜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典型特征是有白色、折射性的沉积物,但没有任何相关的角膜炎症状。沉淀物整体呈椭圆形,位于角膜中心位置。这种营养不良同时影响双眼且对称,不导致视力问题或其他眼部病理症状。 ![]() 图11、角膜中央可见白色结晶状不透明物,双眼均存在。 椭圆形、水晶样的白色、中心位置、双眼对称性、无并发眼部问题提示角膜营养不良。这只狗没有出现任何视力问题或是眼睛不适的症状。 ![]() 图12、慢性浅表性角膜炎。 密集、折射性的白色沉淀与浅层角膜血管化有关。虽然沉淀在双眼均有,但并不对称。由于双眼沉淀不对称且有相关角膜炎,与角膜营养不良不符,诊断为角膜变性更为合适。 ![]() 图13、KCS引起的慢性浅表非溃疡性角膜炎。 KCS的特点是大量粘液性分泌物及浅层角膜血管化。该眼的STT为8mm/min。 ![]() 图14、一只德国牧羊犬的左眼,表现出角膜血管翳或慢性浅表性角膜炎的典型外观。 角膜腹外侧的边缘有黑色素沉着,这个位置是角膜血管翳中黑色素沉着起源的典型位置(与色素性角膜炎有鲜明对比)。 ![]() 图15、这张也是角膜血管翳,但比图14有更多纤维血管成分。 黑色素沉积位于角膜腹外侧。但这张图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也位于腹外侧的浅表角膜血管化。第三眼睑的前缘有轻度脱色。 ![]() 图16、德国牧羊犬左眼中的角膜血管翳。 角膜腹外侧区域受到黑色素沉着及浅表血管化影响。角膜下部边缘有白色线性的束状物,可能是淋巴细胞浸润角膜(Williams,1999)。 ![]() 图17、一只西施犬的右眼,该犬一整天眼睛发红、大量流泪。结膜中度充血,浅层角膜荧光素残留。这是一个单纯性溃疡,因为它是急性、浅表的,且没有白细胞浸润或溶解的迹象。从溃疡处延伸到6点钟方向的白色不透明物是倒影。 ![]() 图18、一只9岁已绝育雌性拳师犬的右眼,无痛感的角膜溃疡。红色箭头表示上皮缺损的边缘。然而,由于上皮未附着于下面的基质,荧光素已经被边缘外的基质(上皮细胞的下方)所吸收,一直延伸至黑色箭头所指的区域。轻度角膜水肿和浅层角膜血管化使得腹外侧虹膜模糊不清。还可见闪光灯的倒影边缘模糊,表示角膜表面很粗糙。 ![]() 图19a、无痛性角膜溃疡,上皮脱离基质。 红色箭头表示角膜上皮缺损的边缘。角膜上皮仍存在,但在红色和黑色箭头之间的的区域里与下层基质脱落。整个溃疡的周围可以看到类似的变化。相机闪光灯的倒影散碎,表明在病灶附近的中央角膜不平整。 ![]() 图19b、与上图情况类似的相同溃疡,已经用荧光素染色(不是同一个狗)。 图片中可见被不粘附上皮覆盖的基质(红色和黑色箭头之间)被荧光素染色。溃疡周围可见荧光素以类似形式分布。 ![]() 图20、慢性深层溃疡性角膜炎。 除了深部溃疡,还诊断为KCS,STT为0 mm/min。角膜上可见的弹坑样缺口为基质缺损,缺陷中间的角膜最薄,因此比周围的角膜看上去更清晰。若使用荧光素,缺损处会被染色。缺损周围的角膜水肿,深部血管向内生长,同时伴有结膜水肿和充血。大量的粘液性物质排出是常见发现,且常伴有泪液产生减少。 ![]() 图21a、角膜后弹力层膨出。 可见角膜中心有深层缺损。该缺损的周围暴露的角膜基质被荧光素染色。但缺陷的中心不被荧光素染色,显示为黑色,这说明中心的整个角膜基质都缺失了,只有疏水性的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还完整。 ![]() 图21b、与上图是同一只眼睛。此照片使用钴蓝滤镜拍摄以突出荧光素染色的分布情况。 ![]() 图22、左眼角膜穿孔。 中央呈棕色的病灶是由于虹膜填塞了全层的缺损角膜。围绕着穿孔处的角膜基质有缺损,角膜的剩余部分水肿(基质缺损周围最显著)。浅部和深部膜血管可看到延伸进入血管,表示病变是慢性的。角膜穿孔的靠内一侧可见黑色素沉着。该动物进行了结膜移植治疗。 ![]() 图23、角膜穿孔。 角膜中心的红色物体是虹膜。穿孔处周围的角膜水肿,背侧及旁侧可见深层角膜血管(提示病变为慢性),其余的红色部分是遍布整个角膜的眼前房积血。 ![]() 图24、角膜中央突出的大团棕色和粉色物体是虹膜。周围的角膜水肿,且深层血管向内生长。由于此损伤太过严重,最终摘除了眼球。 ![]() 图25、溶解的角膜溃疡。 角膜弥漫性水肿,边缘可见深层角膜血管。从角膜中央的表面上突起的白色病灶是角膜熔化的区域,看上去很柔软。角膜软化后丧失正常的固体形态,形状发生扭曲,所以这一块从角膜表面突出。病灶下方的另一处白色病变是眼前房积脓。 ![]() 图26、穿孔的融化性角膜溃疡。 角膜中央的红色病灶是从穿孔处突出的虹膜,其周围可见软化的角膜且溢出了虹膜边界。图片中还可见巩膜充血及深层角膜血管化。由于疾病太过严重,预后不良,最终摘除了眼球。 ![]() 图27、浅层角膜溃疡,表现出树枝状线性分支特性,这是FHV-1感染的典型病理学特征。直接检眼镜使用了钴蓝滤片,使得荧光素更清晰。 ![]() 图28、由嗜酸性角膜结膜炎引起的慢性浅表角膜结膜炎(结膜水肿充血,浅层角膜血管,角膜水肿)。背外侧边缘附近的角膜和结膜上的白色圆形隆起是白细胞斑块。 ![]() 图29、眼睑脱色,结膜水肿充血,浅表角膜血管化,以及嗜酸性角膜结膜炎引起的角膜斑块。这张照片中的斑块与图28的不一样,因为更加广泛。然而,无论斑块外观如何,白细胞斑块与慢性浅表角膜结膜炎在猫身上同时出现,在临床上均高度提示嗜酸性角膜结膜炎。 ![]() 图30、慢性浅表角膜炎,通过角膜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嗜酸性角膜结膜炎。 与前两张照片不同,此图中白细胞浸润没有在角膜上形成离散的凸起斑块,这强调了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重要性(如果想了解这部分内容,请在文章末尾留言)。 ![]() 图31、波斯猫左眼的慢性浅表溃疡性角膜结膜炎及角膜腐骨片。 结膜充血,浅表角膜血管从背侧和内侧边缘向内延伸。角膜中央的青铜至浅棕色病变为腐骨片。 ![]() 图32、慢性浅表溃疡性角膜结膜炎及角膜腐骨。 结膜水肿充血,浅表角膜血管化。血管从角膜背侧边缘延伸至腐骨片。与上图不同,此图中腐骨片为深棕色。紧挨腐骨片的角膜轻微水肿。此图已使用荧光素染色,虽然有上皮缺损,但由于腐骨片为疏水性,不能被染色。 ![]() 图33、慢性浅表溃疡性角膜炎及角膜腐骨。 可见弥漫性的浅表角膜血管化。角膜中央的黑色病灶为腐骨片,其周围的角膜溃烂。然而,腐骨片是疏水性的,因此只有边缘能被荧光素染色。 ![]() ![]() Christine C. Lim, DVM Diplomat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Ophthalmologist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ophthalm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t Paul, MN, US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