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道生集》敘錄

 昵称37581541 2019-07-18

清代詩人別集叢刊

《何道生集》

許雋超 王國明 輯校

《方雪齋詩集》敘錄 

袁行雲

《方雪齋詩集》十二卷,嘉慶十二年刻本。

何道生撰。道生字立之,號蘭士,山西靈石人。乾隆五十二年進士。歷工部主事、郎中,遷御史,出爲江西九江、甘肅寧夏知府。嘉慶十一年卒于任,年四十一。是集有法式善、查揆、吴嵩梁、王芑孫序,收乾隆四十五年至嘉慶十年詩五百七十二首。

道生少受經學于顧九苞,長見張塤,而大爲詩,以詩求友于天下,於是人皆知其名。游京畿雲居、上方、兜率、戒壇、潭柘諸寺,《灤陽雜詠》,詠岱廟古松、西江名勝、邠州大佛、賀蘭六盤諸篇,疎爽雄健,氣格渾灝,讀書題圖,盛有佳什。《題康對山自書詩卷》《題翁宜泉手拓貢院專文册子》《讀放翁詩》《唐銅魚符歌》《題洪稚存卷施閣集》《題王芑孫楞伽山人編年詩稿》《題法時帆説詩圖》《題張船山詩卷》《讀梅村詩集》《讀宋元詩有述》《漢建安銅弩機歌》《題雪蕉藏傅青主先生草書宋人絶句》《爲黄小松題小蓬萊閣觀碑圖》《題金壽門小像》《題羅兩峰鬼趣圖》《題管希寧爲方白蓮女士作寒閨吟席圖》,以精於學,工於韻律,品鑒有得。《羅雲山人火畫歌》,讀之可明畫法,較宗聖垣《九曲山房集》、屠紹理《一覽集》所詠《火畫歌》尤勝。又有《煙草歌》,述淡巴菰(編者按:即菸草)來歷。

何道生《方雪齋詩集》書影

詩中關係明季掌故者,爲《題黄石齋先生楷書詩册》《趙忠毅公鐵如意歌》《楊忠烈公血影石歌》。清人詠血影石有三,一爲明初黄夫人血影石。夫人爲侍中黄觀妻,靖難師至,被收,率其子女婢僕投淮死,石上血痕不化,儼如婦人。一説,黄夫人盡首後,士人撈其屍置於石,血流成暈,隱隱如人影。向在祠中庭院間。雍正己酉,池州知府李某作龕,奉於後堂蔽之。又一説一爲嘉興僧柱血影石。乙酉,清兵南下,掠村落婦女錮廟中。僧祠卒去,毁門裂扃盡縱之。俄卒至,縛僧石柱射之,血流漬石,儼若人形。載《嘉興志》中。此詩則指楊繼盛,石在刑部堂前階。蓋皆爲傳聞也。《哭顧文子師二首》,謂九苞任四庫館分校,途至天津,瘍發於頸,月餘而卒。《哭瘦銅先生》云:“握手招提意惘然,重來靈運已生天。胸蟠奇氣餘千卷,腹痛交情祗一年。頭角我慚稜露後,齒牙公許簸揚先。知音死别何匆遽,惆悵瑶琴扣絶弦!”注云張塤卒於己酉,乾隆五十四年。年五十九。王昶《蒲褐山房詩話》,稱其詩“風骨清蒼,如千金戰馬,騰溪注澗,無所不宜。”又云山西自陳廷敬以來,若吴雯“清妙有餘,排奡則不及也”。同時詩人法式善、張問陶、楊芳燦,皆歛手避之。

何道生《雙藤書屋詩集》書影

道光元年,何熙績重刻此書,改名《雙藤書屋詩集》。蓋道生父里居,名書齋曰“方雪齋”,道生與兄道沖皆取以名集。雙藤書屋爲道生都下讀書處,取“雙藤”名之,可與道沖詩標目不相複焉。王芑孫《淵雅堂編年詩稿》、時銘《掃落葉齋詩稿》有《題方雪齋詩》。(《清人詩集敘録》卷五十一)

《靈石何氏試藝》書影

· 何道生集述略 ·

趙藺璧

何道生是清代乾、嘉時期的一位小詩人。他在文學史上的影響不是很大,他的朋友中,比較有名的有法式善、張問陶、王芑孫、洪亮吉。他也跟袁枚有過聯繫。於袁枚,他是後生晚輩,袁枚寫信給他,說想在自己的詩話中選錄他幾首作品。何道生接信後,非常興奮,立即把自己的詩寄了過去。從何道生的這個朋友圈可以推想,他寫詩的目標是什麼。

何道生致朱鶴年札

他詩中的好句子,如“身孤道益尊”;“盤錯更愈久,受報將益豐”;“春風正放海棠顛”;“相期各努力,文字證因緣”;“好詩字字常如新”;“天高看月瘦,地迥得星多”;“一樹能添幾黃葉,不堪一葉一秋聲”;“淡月螢光亂,腥風虎氣猜”;“石力拒輪起,如豆爆釜中”;“碧天如水月如冰”;“酒當寂寞消尤易,詩到淒清興益增”;“始知物聚由好專,不須禳禱祈天憐”;“填胸壘塊森盤鬱,卻借層雲一吐吞”。大體上比較注意語言的錘煉,是中唐以後的趣向,也有一些理趣,但詞尖意新的程度還是弱了點。朋輩們在其故去後評論,有的說他是學韓愈、陸游的,有的則說是學蘇軾、陸游的,他的詩總體上情韻近於俊邁,可能跟陸的風格更近些。這樣看來,他不像是真正的宗唐,而是宗宋人的唐調。

關於何道生,還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信息。他父親何思鈞曾任四庫全書的總校官,他和他哥哥同一年中進士,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也同一年中進士。這樣的事情在被人看來很了不起。何氏這一門中得科第的人物比較多,它是清代中期比較有名的科舉家族。他們家在為官做吏方面或許比文學更有經驗。據家譜中的信息,他們做地方縣府官員和鹽務方面的官吏佔據多數。名登仕版之後,怎麼做官?剛剛進入官場,尤其是外放做縣令,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怎樣辦理交接?等等。這些問題以前我沒有留意過,這本書收錄的何道生之子何耿繩編纂的《學治一得編》讓我瞭解了大概。在這部小冊子裏,提到了怎樣管理衙門內的人員、怎樣清點上任留下的資產,怎樣辦刑事案子等,信息很豐富。這應是家族官場經驗的結晶。

何道生晉謁過嘉慶皇帝兩次,皇帝兩次都是同樣的評價——中平之人,但就是這樣的中平之人,做官也還是蠻出色的。何道生做官的地方偏於沖、繁、難的地方(編者按:雍正六年,清廷採納廣西布政使金鉷的意見,把全國府縣按“沖”“繁”“疲”“難”四個要素分類,根據這四要素的多寡和深淺程度,確定某地官職定的緊要程度,即區分為“要缺”和“常缺”),如九江府、寧夏府,由此可見他家的官場經驗對他的幫助還是蠻大的。何道生的哥哥何元烺留給嘉慶帝的印象要好一些,在廣西太平府這個“要缺”的地方做了很多年官,很有幹濟聲譽。何道生的兒子何耿繩做到了大名府、保定府知府,都是沖、繁、疲、難四項皆具的要缺。何道生最後在寧夏知府任上因湊換上去的兵餉中有一錠元寶攙了鉛,被彈劾解任,聽候查辦。事情澄清後,正待調任鳳翔府知府,結果一病而逝。

由何道生他們家族的歷史可見,清代的官宦家族其實很多元,把文學、學術作為家族文化重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人大概跟何道生這種人物差不多,略顯平庸,但也能接觸到同時代的傑出文化人士。我們現有的學術史比較注重思想家和學問家,對何道生這類人物是忽視的,但據何道生來看,那個時候的人文景觀其實是相當豐富的。因此,參閱整理何道生這種人物集子的意義是不容小視的。

何道生生前最重視詩歌創作,不過,其詩歌創作是考中進士之後才逐漸多起來的,且多友朋唱酬之作。他下世後,詩集經過朋友王芑孫的刪訂,留下了十二卷《雙藤書屋詩集》,數量不是很多,算不上高產作家。

何煕績何耿繩硃卷履歷

另有試帖詩二卷。以上這兩部分這是這本《何道生集》的主體內容。有鑒於這樣一個科名頗盛家族的典型性,這本書中還增加了若干個附屬內容,即何道生之兄何元烺試帖詩和會墨等,何道生兩個兒子何熙績、何耿繩的詩文,以及何耿繩編輯的小冊子《學治一得編》,藉此,我們大體可以瞭解這個家族文化傳承的情況。另外,為了研究利用方便,本書還附錄了何道生的年表,家譜資料,以及友朋唱酬的詩作、信札、評論等資料。

何耿繩《退學詩齋吟草》稿本書影

推薦閱讀

《何道生集》

許雋超 王國明 輯校

內容簡介

何道生(1766—1806),字立之,號蘭士、菊人,山西靈石縣兩渡鎮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舉,翌年中進士,歷任工部都水營繕司主事、員外郎、郎中,山東道監察御史,欽命巡視濟寧漕務。乾隆壬子、甲寅、乙卯,嘉慶戊午順天鄉試同考官,特授江西九江府知府,甘肅寧夏知府。與法式善、王芑孫、張問陶、楊芳燦等唱和交遊,頗有詩名。著有《雙藤書屋詩集》十二卷。靈石何氏是清代山西科第連綿的世家,一門數人及第,聲明顯赫。這次整理的《何道生集》以何道生作品為主,兼及兄何元烺,長子何熙績、次子何耿繩作品,共兩代四人作品,即何道生《雙藤書屋詩集》十二卷、《雙藤書屋試帖》二卷,何熙績《月波舫遺稿》,何元烺《方雪齋試帖》,何耿繩《退學詩齋詩集》、《學治一得編》,另外還有何道生年譜簡編、族譜傳記、師友往還書札等資料。

整理者簡介

許雋超,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論著有《黃仲則年譜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劉大觀年譜考略》(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古籍整理作品有《黃仲則資料彙編》(合編,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張問陶資料彙編》(合編,中華書局2016年)、《張祥河奏摺》(第一整理者,鳳凰出版社2015年)、《常郡八邑藝文志》(第一整理者,鳳凰出版社2017年)等。編纂《〈兩當軒集〉珍本選刊》(第一編者,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

王國明,湖南常德人,現為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




《清人詩集敘録》

袁行雲 著

內容簡介

袁行雲先生生前以三十餘年時間與精力,遍歷國內眾多藏書機構,先後閱讀清人詩集四千餘種,日積月累,陸續寫成《清人詩集敘録》一書。該書敘録清代兩千五百餘家詩人別集,以證明史事、提供資料為主。所録詩人均撰有小傳;詩中山川、名跡、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線索,悉舉其要,並附録價值較高之佚文;清詩源流派別及作者評價,亦輯采成說,間作評騭。該書對於清代文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版以來,頗受學界好評。這次出版,經大規模修訂,全書更加完善,並編製索引,使用更為方便。

作者簡介

袁行雲(1928—1988),江蘇武進人,曾在新聞、出版、教育部門供職多年。劬學好古,尤嗜版本目錄之學,于經學、史學、金石、文學、藝術、詩詞邃養亦深。1979年應國家招聘,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副研究員。所著《〈書目問答〉和范希曾〈補正〉》發表後,被目為三十年來目錄學最佳論文。《馮夢龍〈三言〉新證》一文,對馮夢龍筆名的考證,得到了中日兩國大部分學者的公認。對《冰絲館還魂記》的版本及刻書人的考證也極見巧思。1973年出版的《許瀚年譜》是縝密細緻,實事求是,既善於吸收前輩考據學者的長處,又能運用新的觀點,非常強調文史研究對社會的效用,做到古為今用。他所撰寫的論文皆“發前人之所未發”;他研究的領域,大多是研究方面的空白。這就構成了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明顯特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

一语天然万古新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