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来看科创板新股。(前面6个股票详见《这个算不算利好?》) 7、光峰科技 翻开招股书,最大的印象,一是专利比较多,全球范围专利792项,还有正在申请的超过700项。二是人才流失较多,2017-2018 年度,研发人员流失率分别为 14.47%与 17.46%。 这家公司在激光显示行业蛮厉害的,属于全球领导性企业。仔细看他家的营业收入的比例表:激光电视的增幅非常迅猛,这个激光电视,屏幕比较大,比如100英寸,而且成本比同尺寸的液晶电视低很多,比如与小米合作的一款100英寸的激光电视,价格只有万元。还有就是租赁服务业务,这个主要是针对电影院的,因为现在国内电影屏幕非常多,以前都是用的传统光源,然后公司向他们出租激光光源,以租赁形式取得现金流,一方面可以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平稳现金流,但是租赁而非出售,也会导致公司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数额较大,占用初始现金流。评估这家公司,一则是影院的景气度,二则是大屏幕激光电视能否持续高增长。 8、澜起科技 公司属于芯片设计领域的独角兽,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为Fabless模式。所谓Fabless,即无工厂芯片供应商,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仅需专注于从事产业链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营销环节,其余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和测试企业代工完成,由公司取得测试后芯片成品销售给客户,属于是轻资产的企业。 公司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采纳为国际标准,其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公司主要的产品是内存接口芯片。现在国际上生产这种芯片的总共是三家,其中澜起科技与IDT在内存接口芯片上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而Rambus则少一个数量级。 公司的财务呈现:无银行负债、轻资产、低资产负债率、高毛利率的特点: 9、中国通号 招股书好长,有800页,头很大啊。公司主要从事轨道运输控制系统的研发。目前在H股上市,价格6.12港元,约5.38元人民币/股,比科创板发行价5.85元低10%左右。 像这样的大公司,其实没啥好分析的,总之属于偏垄断型的,注意一下他的现金流的情况。 10、新光光电 曾经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 公司的应收账款和票据的比例太大,占比接近100%!后面不想看了,爱咋咋吧。 11、中微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蚀刻设备,然后半导体生产商采购以后可以依靠这个设备蚀刻半导体电路。 公司刚刚于去年度过盈亏平衡点,看今后能否保持盈利。 公司的研发比例较高,2018年占收入比25%;存货比例较高,占流动资产近50%。 目前在刻蚀机领域是三足鼎立,泛林、 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占据大部分刻蚀机市场。2017年全球刻蚀设备领域,泛林半导体占比 55%,东京电子 20%,应用材料 19%。中微半导体的 7nm 刻蚀机已实现商业化量产, 5nm 刻蚀机已经通过验证,预计将在 2020 年进入台积电生产线正式运行。属于进口替代领域。 12、交控科技 这家公司专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2018年中标市场份额为30%。 与中国通号在相关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从下表可以看到,在轨道线路的信号系统这个细分领域,交控科技还是有竞争力的。 13、心脉医疗 这家公司是做医疗器械的,主要是做动脉和血管的支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相关研究报告, 按照产品应用的手术量排名, 2018 年公司在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公司为美敦力) ,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比较高,接近80%,导致其净资产收益率在50%左右,而且收入增长也不错,在40%左右。 需要当心的是最近的医疗的政策,如两票制等。 14、乐鑫科技 这家公司也是一家集成电路的设计企业,和前面的澜起科技类似。公司主要从事物联网 Wi-Fi MCU 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近几年,收入和利润翻倍增加。 根据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2月及 2019 年 3 月发布的各年度研究报告《Wireless Connectivity Market Analysis》,公司是物联网 Wi-Fi MCU 芯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产品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2016 年度公司产品销量物联网 Wi-Fi MCU 市场份额处于 10-30%范围内;2017 年度和 2018 年度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份额保持在 30%左右。 15、安集科技 公司目前产品以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等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为主,说白了其实只能算作化工产品。利润中,可能有一半是补贴,这一点需要重视: 16、方邦股份 公司生产电磁屏蔽膜,主要用在印刷线路板上。 读了这么多科创板企业,我发现有个共同的特点是这些企业的长期借款很少,不知道是主动还是被动为之? 以这家企业为例,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连续三年都是负的,都不进行股权融资或者银行贷款了?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比较高,达到了70%左右,成长性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