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性休克的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希望还是无望?

 大漠xp 2019-07-18

导读:

周六受哈医大四院高岩主任的邀约,参加了由该院主办的继续教育班。

一众新朋老友重聚一起,欢声笑语,很是开心。

这次继续教育班我的题目是自选的,为的是能够给自己一个总结€€€€到底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行不行?

或者说,我想知道或者总结出,对于感染性休克,激素究竟能在什么剂型下、疗程下、时机下、联合下......达成疗效(比如ICU或28d病死率)?

不过,这里说的感染性休克,可不是一般的休克€€€€按照从2004-2016年四版国际指南的推荐意见, 激素只限用于经过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感染性休克,我们可以称之为“缩血管药物依赖性感染性休克(vasopressor-dependent septic shock,VDSS)”。

之前,我始终建议对于激素的启动,应越早越好:为什么要等到复苏与血管活性药物都不起作用的时候才起用激素,€€€€这个时候机体处于或者接近于血管麻痹与难治性休克的阶段,鬼才相信再加一味药就能扭转生死,早干嘛了!

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我仍然秉持这个越早越早的理念€€€€这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坚称的。

有趣的是,这次哈尔滨之行反而让我对激素疗法的认识有了大的转变或者更深的反思!

1. 如果从越早越好的观点观点出发,那么上面那个“对于感染性休克,激素究竟能在什么剂型下、疗程下、时机下、联合下......达成疗效(比如ICU或28d病死率)?”岂不是应该先改为€€€€“对于非缩血管药物的感染性休克(non-VDSS),激素有效吗

答案是:.....

2. 然后才是对于VDSS而言,我们要去比较已有的那几项大型研究中从发病到随机化的间隔时间是如何的,有什么关于时机上的线索与新的认识

答案是:......

3. 除了时机,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只有Annane领导的两项研究(分别在2002年和2018年)证明了激素治疗有效€€€€那么与其他几项研究比较,阳性与阴性的研究存在何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就意味着最有价值的受益人群?包括荟萃分析是否有新的发现,例如激素尽管在降低病死率上结果不一,但它的其他收益是否越来被被证实,是否还有其他的发现?

4. 除了以上之外,有关激素新的动态有哪些,比如Paul marik提出的代谢复苏”,比如转录组学的最新发现。

简言之,我们终归的目的就是去发现能从激素治疗中受益的人群,

我还是坚信,激素治疗并未走上末路,反而有更多的希望就在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