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恰逢暑期, 蝉噪林静,孩童嬉闹, 此起彼伏,酷热难耐。 侄女挂我后背,装无尾熊。 侄子吊我胸前,扮考拉。 大脑嗡嗡作响,心烦意乱时, 灵光乍现, “来!来!拿出你们的语文课本 我们来找找:夏天的古诗词”。 让诗来抚慰浮躁的心。 大诗人苏轼 曾把西湖比作“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来描写杭州西湖美景。 他在下面的一诗中, 写出了夏天西湖的一番美景 。 看到这样的景象,仿佛一切的不如意和不开心都会被忘记,苏轼在政治上遇到的挫折,在官场上遭到的排挤和诬陷,仿佛也如同过眼云烟般消散了。 而这,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豪迈、豁达、乐观的苏轼,即使经历再多的苦难,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最美的风景。 比苏轼晚出生九十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 他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的也是夏季景色, 却是另一番风味。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跟前面两首诗完全不一样,接下来这两首诗都避开了热闹、激烈的大场景,而表现出微小、清新、悠然的夏日景致。 这首绝句胜在取景:“泉”则曰“眼”,“流”则言“细”,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这“尖尖角”上还立着只小小的蜻蜓:诗中之物,无不透着一个“小”字,加上诗题“小池”,通体小巧玲珑,妙趣横生。不待安排句法,只这些小巧天真的形象,已令人目悦神怡。 “泉眼”、“细流”,夏日平常景色,着一“惜”字,泉眼惜涓滴,无情化为有情。第二句“树阴”、“池水”,着一“爱”字,则又似绿树以池水作妆镜,展现其绰约丰姿。这两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描写夏天的诗很多,在这个暑期,您可以趁着时间和孩子一起探寻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里的春夏秋冬。如果实在没时间,《中国儿童画报》轻松解决孩子的各项难题。 《中国儿童画报·百变马丁小课堂》 采用全科教学理念,贯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的陪伴下,快乐地阅读、学习和成长! 本期精心为大家带来了“小学必备古诗词46首”。同学们可以自制古诗词小手册,放在口袋里,随时随地诵读,轻松方便。 ![]() ![]() ![]() 拓展阅读 名篇必知 每期两篇名篇节选,无论唐诗、宋词、元曲抑或明清小说,配套精讲,拓展孩子阅读知识面. ![]() 数学、英语岂能落下 科技知识、英语日常口语、手工制作等版块,帮助孩子全面提升各科能力。 ![]() 《中国儿童画报·阅读与写作》 配套小学中低年级部编本语文教材,针对古诗词、成语、阅读理解、写作等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尽的讲解和广泛的拓展。内容生动,学以致用,旨在帮助孩子爱上语文,提高文化素养。 ![]() 全刊配有录音,扫码即听。让我们看看精彩栏目吧! 名师公开课 让孩子爱上写作 不少小学生在作文与阅读上,遇到就表示“头痛”。其实作文“写前列提纲,写作才能不慌张”。来自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们在期刊上开设作文公开课啦 ! 每期一个私房妙招儿,解决写作难题!本期主讲人是张敏老师。更多精彩栏目一览! ![]() 心动了吗? 那不如就行动起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