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型溶瘤病毒授权许可 7月15日,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生物技术公司Imugene宣布获得了美国著名的癌症治疗中心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全球独家许可,以开发和商业化溶瘤病毒疗法(CF33)。 Imugene是一家临床阶段免疫肿瘤学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新型免疫疗法,旨在激活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以治疗和根除肿瘤。该公司产品管线囊括多种免疫疗法B细胞候选疫苗和最新获授权许可的溶瘤病毒疗法(CF33),旨在结合标准护理药物和新兴免疫疗法治疗多种癌症。 首席执行官Leslie Chong表示,Imugene很高兴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CF33的独家许可,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溶瘤病毒。预计将于2020年在美国多个癌症中心开展I期临床试验。 CF33的作用机制 CF33由希望之城(City of Hope)外科主任、国际公认的溶瘤病毒和癌症专家Yuman Fong教授开发,是一种嵌合痘病毒(poxvirus),在迄今为止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中,它比大多数溶瘤病毒显示出更高的效力。 ▲ Yuman Fong教授(图片来源:City of Hope) 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是痘病毒(poxvirus)科的一种遗传稳定的双链DNA病毒。它有着在数百万人中安全使用的记录,因为它是天花疫苗的活性成分,也是1922年在实验室中首次证明病毒溶瘤作用的溶瘤病毒。 痘苗病毒的生命周期很短,在细胞间传播很快,但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它对多种肿瘤细胞类型具有高度的细胞溶解作用。它具有作为基因治疗传递载体和溶瘤剂的潜力。 CF33是来自多种痘苗病毒株的基因组序列的组合,以产生新的、更安全和更有效的病毒。CF33携带两个基因,即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能够成像以在体内跟踪病毒并介导靶向放射治疗,以及抗PD-L1,以增强抗癌免疫疗法。目前,有无工程化抗PD-L1的CF33均在开发中。 ▲ CF33的作用机制(图片来源:Imugene) 优势:临床前表明更安全、有效 临床前数据表明,CF33比所有亲代病毒和一些在临床试验中的病毒更有效。 在人类三阴性乳腺癌(TNBC)、结肠癌、卵巢癌异种移植模型小鼠中,CF33有效地缩小了注射肿瘤和远处非注射肿瘤;相比临床试验中用于溶瘤病毒的剂量,CF33剂量低2-5个数量级,且没有副作用。 ▲ CF33缩小TNBC的效力(图片来源:Imugene) 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F33可以以极低的剂量(1000 PFU)缩小多种类型的癌症。重要的是,CF33不仅缩小了注射的肿瘤,还缩小了非注射的远端肿瘤。(这被称为远隔效应,即非注射肿瘤的大小随着注射肿瘤而减小。) CF33在NCI-60细胞株中表现出较强的复制能力和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除了少数细胞系,其中没有一种病毒在0.01的低感染复数(MOI)下显示任何作用。CF33在大多数NCI-60细胞株中表现出比所有亲代病毒和竞争病毒更强的杀伤能力。 作为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CF33在杀死TNBC细胞系方面优于Amgen的T-VEC(FDA批准)和Genelux的GL-ONC1(在II期临床试验中)产品。与T-VEC和GL-ONC1相比,CF33对非注射肿瘤的杀伤效果优异;虽然前两种病毒降低了非注射肿瘤的生长速率,但CF33显示非注射肿瘤明显缩小。 ▲ 与T-VEC和GL-ONC1相比,CF33对非注射肿瘤的杀伤效果优异(图片来源:Imugene) 临床开发计划 该溶瘤病毒目前处于临床前的发展阶段,Imugene寻求在2020年开始I期试验,以评估CF33针对一系列晚期实体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TNBC、黑色素瘤、膀胱癌、肺癌和胃癌。 Imugene将寻求评估CF33作为单一药物以及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联合使用。该项目将招募总共30名患者(每个项目15名),治疗将采用瘤内给药。 ▲ ▲ CF33临床开发计划(图片来源:Imuge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