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古遗憾“金错刀” 王莽出身于权势熏天的王氏家族,与众多纨绔子弟不同,他自幼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是品学兼优的三好生;入仕后谦恭谨行、疏财济困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最后居然在举国拥戴下,接受禅让当上了皇帝。白居易感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是个深入骨髓的儒生,一心想恢复圣王之制,推行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大政策,想建立理想的乌托邦,胡适先生称他为“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会让他不仅身败名裂,还惨遭灭族呢?王莽骨子里是个不接地气的书呆子,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三大政策无疑引发了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复杂的货币改革又严重伤害了平民利益,然后从全民拥戴变为举国反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王莽认为五铢钱币值太小不便于大额交易,于是有了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金错刀),分别可兑换50、500、5000枚五铢钱;一枚五铢3-4克、大泉五十8-9克、契刀20克左右、金错刀比契刀略重;老百姓的逻辑是政府想用几十克铜换我几十上百倍的铜,那是坚决的不能够!王莽还想把民间黄金收归国有,20枚契刀五百或2枚金错刀就可以兑换一斤黄金;你几百克铜或是几十克错了点儿金的铜,就想换走我一斤黄金,富人们更不傻啊,反对! 初次货币改革受挫之后,王莽消停了一阵子,发行了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同时流通,废掉了契刀和金错刀。但思维能力超强、超有想象力的王博士毕竟是难耐寂寞,又想出了无比复杂的“泉货二元制”,发行了不同材质不同面值的28种货币。老百姓当时就无风凌乱了,弄不明白自然就不会用,纷纷翻出地窖里的五铢接茬用。社会各阶层都在一次次的币制改革中损失惨重,王博士政府的信用算是彻底破碎了,完全失去了民心,乌托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可以说币制改革的失败是王莽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 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莽钱铸造之精美为古今之冠,独特的悬针篆钱文也极为清隽秀丽,因此王莽被誉为“中国古代铸币第一高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