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死时速』不忘初心七旬老医生手术台上突发心梗,在场医护人员不辱使命紧急施救再现生死时速

 书中淘乐 2019-07-18

做有温度的医院

公众号

年近七旬的老医生 坚守在手术台上

       2019年7月1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一科各个手术间医护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腹部肿瘤外科正在进行一台由高维实主任和巴特尔主任医师(以下简称巴老)主刀的贲门癌根治术,手术进行两个半小时,就在准备关腹膜时,年近七旬的巴老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于是交代下级医生继续完成手术,下台缓解不适症状。

术中突发不适 多学科联合抢救

      10:30分巴老进入休息室,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的症状加剧,刚做完甲状腺手术的成绥生主任见状立即将巴老安置在床上,询问症状后呼叫麻醉一科任志坚主任和刘春玲主任,三位主任与在场医护人员展开紧急抢救。巴老意识淡漠,血压50/20mmHg(正常值140-90mmHg/90-60mmHg),心率75bpm,血氧饱和度94%,血糖12.2mmol/L,成主任诊断为心脏疾病紧急联系保健所心内科韩雅君主任及心电图室急会诊,在几位主任的指挥下在场的医护人员迅速开放深静脉、外周静脉快速补液,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推注去甲肾上腺素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梗,请示院领导后开放绿色通道,紧急送往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当时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携带除颤仪,简易呼吸机,急救插管箱及抢救用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床跑步前往介入导管室,黄延春护士长回忆道:“在推车跑向导管室的路上,两位老主任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年龄,一个抱着氧气筒飞快的跑,一个推着床喊着“让一下,让一下……”,参与抢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在生命面前,他们永不放弃

       从发现症状开始抢救到送达介入导管室,仅仅用了38分钟,这一场堪比生死时速的抢救过程,让参与抢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记忆深刻。

       到达导管室时巴老的生命体征基本趋于平稳,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达到正常值。此时,王智勇主任及其团队已准备就绪,穿刺,置管,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完全梗阻,开放冠脉,支架植入,一气呵成。目前,巴老已经转危为安,精神状态恢复良好。

      在生命面前,每一个医务人员都竭尽全力救治。巴老作为知名的返聘专家,老共产党员,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虽然年近七十,身体有病,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坚守治病救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生命面前,还有许多像巴老一样的医务工作者,时刻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梗急救常识

       每年的11月20日是我国 “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定在11月20日,就是希望公众能够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发病后120分钟是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专家强调,心梗急救,要闯三道关:

第一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心梗症状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还会表现为左肩部疼痛,上腹疼痛,后背疼痛,咽痛,牙疼,头痛,甚至是胸闷憋气,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

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

第三道关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

/ END /

 审  核:丁   瑞   郑晓丽

文字内容:马宇霞

视频编辑:怡然

图文编辑:舒镕


医院官方微信

nmgzzqrmy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