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去老同学家做客。 他家八岁的沐沐,是个安静而腼腆的小女孩,一直挨着她妈妈坐。 妈妈催她向大人们问好,被催了几次,小沐沐才怯生生地说:「叔叔阿姨新年好~」 她妈妈知道我们是老师,也打开了话匣子:
很多人不自觉地认为“外向”是褒义词,而“内向”是贬义词。 同时,有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大人打上“内向”的标签。 那么,内向型性格的人,就更难拥有灿烂的人生么?内向的孩子,就注定比不上外向的孩子么? 01. 内向是性格特征,不是性格缺陷世界上有 1/3 至 1/2 的人性格偏内向(即内向型性格)。如果你不是偏内向的人,那你的同事、配偶或者朋友肯定有性格偏内向的。 没有人生来只有一种性格,我们是多重性格的综合体。内向者聊到某些话题也可以很嗨,外向者遇到某些场景也会思绪万千。 也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内向型性格的人会比别人差。在很多名人的性格特征中,却能明显看出内向的特质。 大名鼎鼎的俄罗斯硬汉总统普京,作风霸气凛然,但经常被捕捉到内敛沉默的一面。 林肯,能领导一个国家、受众人敬仰,感染力十足,同时又具备内敛、缄默、庄严的气质。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性格内向,大部分时间与数字和小提琴为伴。 试想一下,那些了不起的人物,小时候其实就是些“内向的孩子”,谁能说他们没出息或弱小? 02. 内向型性格的力量1921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就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 【内向型特征】 通过自我独处获得能量; 决心坚定,意志力很强; 心思缜密,谋定而后动; 行动较慢,表现力不强; 【外向型特征】 通过人际交往获得能量; 行动迅速,表现力很强; 目标多时,易失去方向; 目标高时,易失去动力。 两种性格特征,各有长短,很大程度上能互补。 一个人自身,协调好两种力量,能更好地成长; 一个社会,协调好两种性格偏向的人,才能更好地发展。 如果只培养外向型性格,而批判内向型性格,相当于浪费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力量。 那么,内向型性格的力量体现在哪呢? (1)你以为孩子反应慢、爱发呆? 其实他们是在敏感地感知周围的世界。 内向者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出色的演员如梁朝伟、周星驰,内向的性格给了他们细腻的情感,能更好地诠释角色的内心。 史诗级演员奥黛丽·赫本也是内向的人,但她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更是一部部经典。 (2)你以为孩子不合群? 其实他们更喜欢保持独立和头脑清醒。 内向者善于倾听和思考。在聚会中会越玩越安静,说话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思想深邃。 (3)你以为孩子固执、钻牛角尖? 其实他们是思考清楚后,才坚定地立下决心。 内向者往往意志坚定而隐忍。比如内向温和的印度圣雄甘地,认定了要改变世界,哪怕有再多苦难也甘之如饴、绝不放弃。 03. 被强化的自卑,才是性格缺陷在家里、公司、学校,人们往往更关注被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 所以,内向型性格的人被迫处于劣势,其地位低于其思想和能力的应得的价值。 比如:
在这种背景下,内向的孩子, 容易被忽视,被当作批评的对象:
被否定了,孩子会失落;父母因自己「内向」而向人道歉,孩子会愧疚。 不断重复以上场景,失落和愧疚转化为自卑,并不断被强化。 孩子会给自己打上「内向,不好」的标签,开始自己否定自己。 04. 释放被压制的力量,均衡发展外向型者,反应很快、思维发散、行动力强; 内向型者,观察细致、善于分析、独立思考。 社会需要内向和外向的人一起配合发展,个人也同时需要内向和外向的力量共生而成长。 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天赋点在内向型力量上的多一些。 世界上那三分之一的孩子和父母, 请先接纳自己原本就有的内向性格和力量, 然后再培养外向的能力。 千万不要 因为自己的内向性格而自卑, 自卑才是能打败你的唯一原因。 更不要 明明手里握着宝贵的金钥匙, 却不愿意去解锁强大的力量; 明明手握着无穷的奖券, 却不敢兑换灿烂的人生。 天生内向,其实就是你人生的金钥匙。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