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兴打造南海子文化金名片

 让思想冲破牢笼 2019-07-19

记者从首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了解到,北京市将着力推动南海子文化建设,倾力打造南海子皇家苑囿文化金名片。

南海子郊野公园总面积为11.6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将于2019年7月建成开放。南海子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前缘,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苑,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笔下的南海子。南海子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湿地,如今,经过系统修复和保护,已成为“城市绿肺”、百姓乐园。每到秋季,晴云碧树,果红叶黄,鹿雉出没,南海子别有一番情趣。

作为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大兴区将充分挖掘南海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南海子皇家苑囿文化金名片,推动南海子与紫禁城、“三山五园”形成三足鼎立的古都文化群。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认为,在建立避暑山庄和“三山五园”之前,南海子就是清初期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顺治帝、康熙帝初年经常到南海子这个地方理政治国。南海子的文化积淀就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在这里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交往,包括和平的交往或者战争,是中华民族融合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与线索地。

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金利介绍说,除了即将开放的南海子公园二期之外,南海子文化本身有很多穿越时空的意义,比如京剧南海子,既是国粹,也传承了历史。此外,大兴区还将系统整理南海子地区历史文献,集纳起来编成中小学文化读本。南海子麋鹿的保护繁衍,已经成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本。

大兴区还将重点推进团河行宫功能提升、德寿寺修复利用工作。依托团河行宫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建设行宫文化博览园,对全国行宫历史文物、文献、非遗进行展陈,加强历史遗址遗迹的考古勘探,推动南红门行宫遗址保护利用,在南海子区域内形成团河行宫、德寿寺和南红门行宫三足鼎立的具象文化支撑,打造国门中轴文化新地标。

随着首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的召开,“古苑宸迹”南海子历史文化溯源特展在大兴区开幕。展览首次展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晚清时期《南苑全图》和清同治年间的《凤泉凉水河图》。《南苑全图》展示了南海子鼎盛时期的地域四至、规模构成,《凤泉凉水河图》形象说明了南海子湿地水系与运河的关系。(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