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外伤科病证(二) 考点四:神经性皮炎的治法、处方配穴、操作及方义分析 考点击破 [治法]疏风止痒,清热润燥。以病变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膈俞 [配穴]血虚者,加肝俞、足三里、三阴交;风热侵袭配外关、风池;肝郁化火者,加肝俞、行间。 [操作]患部阿是穴围刺,并可艾灸,其余主穴均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分析]取阿是穴可直刺病所,既可散局部的风热郁火,又能通患部的经络气血,使患部肌肤得以濡养。合谷、曲池祛风止痒。取血海、膈俞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2017年新增考点,需要重点掌握。 考点五:痄腮的治法、处方配穴操作及方义分析,灯火灸法治疗痄腮的取穴与操作 考点击破 1.基本治疗 [治法]泻火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翳风 颊车 外关 合谷 关冲 [配穴]高热加大椎、商阳;睾丸肿痛加太冲、蠡沟;神昏加水沟、十宣或十二井;温毒在表加风池、少商;温毒蕴结加商阳、曲池、大椎;温毒内陷加劳宫、曲泉、大敦。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关冲、商阳、十宣、十二井穴点刺出血。 [方义分析]从患病部位看,本病以少阳经为主,牵及阳明,故局部取手足少阳之会翳风,足阳明经穴颊车,以宣散患部气血的郁结。远取手少阳络穴外关、井穴关冲及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以清泻少阳阳明两经之郁热温毒,且外关通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与擅治头面之疾的合谷同用,更有疏风解表清热消肿之功。 2.其他治疗 灯火灸法:选取患侧角孙穴,先将角孙穴处头发剪短,穴位常规消毒,取灯芯草蘸香油点燃,迅速触点穴位,并立即提起,可闻及“叭”的一声。一般灸治1次即可,若肿势不退,次日再灸1次。 考点点拨 趣味记忆:风车二关合,注释: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考点六:乳痈的治法、处方配穴、操作及方义分析 考点击破 基本治疗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散结。以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足三里 期门 内关 肩井 膻中 [配穴]肝郁甚者加太冲;胃热甚者加曲池、内庭;火毒甚者加厉兑、大敦点刺放血。乳房痛甚配少泽、梁丘;恶寒发热配合谷、曲池;烦躁口苦加行间。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膻中可向乳房中心方向平刺。 [方义分析]乳痈为病,多为胃热、肝郁,故取足阳明经合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以清泻阳明胃热;取肝之募穴期门,以疏通厥阴肝郁;膻中、内关远近相配,宽胸理气。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用穴,系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所交会之经脉均行胸、乳,故用之可通调诸经之气,使少阳通则郁火散,阳明清则肿痛消,从而收“乳痈刺肩井而极效”之功。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主穴的记忆:足三里泻胃热;期门、膻中、内关疏肝宽胸理气;肩井为治乳痈效穴。 [提示:乳痈在第九版全囯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将主穴的“内庭、少泽”改为足三里”,并删除了“乳根穴”。] 真枪实练 1.下列各组经脉中,与痄腮关系密切的是(单选) A.少阳、阳明经 B.阳明、太阳经 C.少阳、少阴经 D.太阴、少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此题旨在考查痄腮的辨证取穴。从患病部位看,本病以少阳经为主,牵及阳明,故局部取手足少阳之会翳风、足阳明经穴颊车,以宣散患部气血的郁结。 编辑 什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