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绍兴古桥文化 简单地说,桥便是架空的道路。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义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申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现代,桥又在城市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地起桥(立交桥),贯通东西南北,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还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亮丽风景。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 一。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 绍兴古桥不仅是一部完整的绍兴古桥技术史, 同时也是一部完整的文化艺术史, 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既在绍兴水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也在中国桥梁建设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绍兴桥梁的发展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的因素,其中运河的疏浚,无疑 进一步推进了绍兴桥梁的发展和桥梁技术水平的提高。至今,浙东运河绍兴段上仍可见到许多保存完整、结构独特的古桥,而运河水系上的古桥更是星罗棋布。绍兴 是目前国内保存古桥品类与数量最多的地区。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中国的桥梁科技、园林美学、民俗文化。 运河绍兴段位于大运河的南端. 运河上建有多座古桥. 这些古桥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经济技术水平, 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间的龙华桥、广宁桥两座运河古桥, 均为民间捐资修筑运河桥梁. 除此之外, 尚存的桥梁题刻也是研究绍兴运河古桥的重要资料. 游一游河桥交错的水城运河, 品一品古色古香的船桥文化。明年年底, 市民就能在运河畔的稽山公园迎岚阁内, 一边欣赏窗外船只往来, 一边感受绍兴古船古桥的历史文化。据悉,绍兴市古船古桥历史文化馆将建在运河边的稽山公园迎岚阁内,总面积为400平方米,分为三层。“古船古桥历史文化馆预计将在明年底建成。”市名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广大市民提供绍兴古船古桥的老照片等历史资料以及相关建议。由此可见,政府对绍兴古桥文化保护与传播的重视。 正水乡绍兴, 河路纵横, 各式造 型别致、风格迥异的石桥与道路、滨水建筑交相辉映, 造就了著名的江南水乡风光城市。然而, 随着陆上交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部分河道被填, 古桥遭毁, 水乡风 貌逊色不少; 有些古桥被改建成现代桥梁, 即使被保留下来的古桥也破损严重; 不少古桥周围高楼林立, 破坏了原有环境面貌, 古桥被" 矮化" 了。为此, 需要加强 对现有古桥和周围环境的保护, 提升古桥功能和保护等级, 保持桥、路、建筑协调的水乡风貌; 加大对古桥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此绍兴政府也为保护古桥实施了相关措施,对于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有着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桥,可依据市政府出台的古桥保护管理办法进行 管理,要明确规定对现存古桥不能擅自拆除或改建,确因需要予以拆除或改建的,必须先由古桥专家和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对此古桥的价值作出鉴定。要制定奖惩措施,对那些擅自移建、拆毁古桥、破坏古桥结构、非法买卖古桥构件以及其它破坏古桥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进一步强化对古桥的保护力度。相关专业机构要加强古桥保护、古桥管理的研究,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依法监督古桥保护的各项工作,对破坏、拆毁古桥行为要及时举报,并予以公开曝光,为保护好绍兴古桥尽力尽心。 桥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尽在不言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