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宝典

 新边民家具店 2019-07-19

    浅析《金匮要略》建中汤

    • □ 范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东汉张仲景所著之《金匾要略》,共载有3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因其功能为建立中焦,故名“建中”。正如《伤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土也。盖为五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极之义也。中虚馁,弱不运,,致中悸动,故以建立中为急也。”

      组成、功效、服法及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虽以甘温补,建立中焦为主,但酸甘可以化阴,甘温可以助阳,故能调和阴阳。《金匮要略典》云:“是甘与辛和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合者,必于中,求中之立,必以建中也。”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甘敛阴,调和卫。生姜辛温发大枣甘温补虚,宣通卫。甘草饴甘以缓急,补和卫。卫调和,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则诸虚恢复也。其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取二升,去滓,内饴一升,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中蜀椒、干姜温中人参饴补虚缓中。此诸药合用大建中,温阳助运,则诸自愈。正如《医宗金鉴》所云:“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邪,人参饴糖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去而痛止。此治胸中之法也。”其功能温阳建中,祛止痛。

      黄芪建中汤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甘味之药调之,以健运,调和卫,使里不急,诸虚自复。《金匮要略典》曰:“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其功能甘温建中,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悸,衄,中痛,梦失,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论述阴阳两虚,虚劳里急的治。若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失所养致悸;不统致衄失温煦致中痛;不运化津液干口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论述虚劳致黄的治。黄疸本应小便不利,而今小便自利而黄,可知此非湿热黄疸也,而是中焦不足,水谷微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的萎黄。故用小建中汤健运中焦,黄自去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中痛,小建中汤主之”,论述妇人虚劳痛的治。由于生化不足,不能濡养,故中痛。以小建中汤健运中焦,则生化有源,得以濡养,则痛自止。小建中汤应用极为广泛,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宿食病篇“胸中大痛,呕不能食,,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阳盛的治。阳盛,上逆于则呕不能食,及至胸则剧痛而不可触。故用大建中汤温阳建中,祛止痛。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论述了阴阳两虚,虚甚者的治。《理虚元鉴》云:“夫劳倦虚劳之症,既亏,中外失守,不下,不上,左不维右,右不维左,得黄芪甘温之品,主宰中州,中央旌帜一建,而五失位之师各就其列。”用黄芪增强其益建中之功,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之自除,故疾病向愈矣。

      临床应用

      小建中汤 综合近年临床报道本治疗的疾病范围可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疾病。对多种由阳虚阴阳两虚引起的病症如脘痛、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对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阴阳失调者有效,特别是对消化性溃疡、痛属者。此外有报道用于治疗小儿脘痛、肠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人流术后痛等。

      大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此治疗道蛔虫症合并系感染、消化性溃疡、蛔虫性肠梗阻、泄泻等疾病,此外对慢性浅表性炎、小儿功能性便秘、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鞘膜积液亦有效。

      黄芪建中汤 临床报道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型患者,对慢性炎、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儿童直立性调节障碍、反流性食管炎等各种疾病阴阳两虚,虚甚者有效。如有不和之吐酸,嗳呃逆,胀满等可酌情加乌贼瓦楞、川楝子,有明显止痛效果。本尚可用于素虚,卫阳不固,复感外邪者。

      《灵枢·终始》说:“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以至剂。”这是建中汤立法处之根本。现代在多种慢性病甚至是急性病由虚损因素或诱因所致者,皆可以用其建中汤灵活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