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古印度的佛教传教到了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最终因为佛教传播太快威胁了中央政府集权。为了自身的统治稳定皇帝多次打压佛教, 其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 灭佛程度最为剧烈。后代成为三武一宗灭佛(佛家又称四次法难)北魏太武帝作为第一次灭佛的君王,本文将讲述这位帝王为何执意灭佛。 打的胜仗次数越多越没钱?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小就表现出过人才能,能言善辩聪明大度,因为这个原因拓跋焘被自己的爷爷道武帝拓跋珪赏识。后来做了皇帝拓跋焘对外发动战争。灭掉了 胡夏、北凉、北燕 。将作为北魏的北方心腹大患的柔然打的一蹶不振。结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局面是自曹操后又一次统一中国北方的君主。 雄才大略的拓跋焘又将南朝刘宋的北伐打的丢盔卸甲, 辛弃疾诗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是描写刘宋当时被拓跋焘击败的样子。 而拓跋焘本人实现了饮马长江。 拓跋焘在大幅度扩张自己国土面积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地盘虽然越打越大,但是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政府税收也收不上来。拓跋焘很纳闷于是就调查为什么自己给国家打了那么多胜仗带回来无数的物资和奴隶却让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呢?拓跋焘开始了调查...... 佛教不事生产拿了大笔钱财 那个年代,南北朝频频发生战争,五胡和汉人都是两败俱伤 ,双方底下的老百姓也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想种粮食?刚丰收就被军队拿去充军,去起义? 北方都是游牧民族骑兵力量为主老百姓自己那点破装备打不过那些凶残的骑兵。 逃命也是死,起义也是死。老百姓只能留在家里种地找点吃的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看见屋外延续百年的乱世也没有奔头。但生活总得有点希望,百姓就开始在宗教上寻找生活寄托。 佛教教义讲究生死轮回,只要有信仰这一世过得差下辈子就能成为达官贵族,道教则提倡的是在深山修身养性,那时候的老百姓都活在生死线上哪有时间学道教去深山老林求根问到。 佛教的轮回教义让老百姓有了精神寄托,想着信佛让自己虽然这辈子活得差还得好好活着争取下辈子当个大官。 僧人尼姑不事生产也不服役 ,寺庙也通过兼并土地来扩大势力,南北朝时期大批老百姓佛教,佛寺里的僧人南北朝时期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通常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老百姓把自己剩下的钱财上缴给寺庙。老百姓看见寺庙挣钱多,地位还高也纷纷剃度出家当了僧人让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兵源都减少许多。 佛道之争 南北朝时期下层民众大量信奉佛教的时候,太武帝的首席谋士 崔浩 出来发言,崔浩这个人和太武帝的关系有点像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思是太武帝的臣子兼好友,崔浩这个人对道教颇有好感,在崔浩的影响下,太武帝信仰了道教。还给自己封了一个道号 “太平真君。” 按理说皇上都信了道教,上行下效全国都应该信奉道教,但老百姓信仰佛教很久。佛教的教义也对他们的胃口。根本不在乎皇帝信仰的道教是什么样子。 太武帝看见自己信仰的道教没有推行起来,反而民间信仰佛教的人数越多越多,纳闷的太武帝开始调查佛教到底什么势力,这一调查不要紧。太武帝调查后知道这群和尚天天不干活不纳税还通过教义敛财。太武帝心想“我在前面抛头颅洒热血的打仗,自己日子越打越难过,敢情我这前脚刚挣的钱后脚都让佛教从老百姓身上拿走了!” 灭佛正式开始 太武帝看见佛教势力发展的如此迅速,已经有点威胁自己的财政和兵源了。在朝堂上太武帝决定灭佛的时候,群臣劝谏。其中他的儿子拓跋晃站出来劝阻,并用自己佛教徒和太武帝儿子的身份来劝谏太武帝不要灭佛。 太武帝一看,自己的儿子还有朝堂的大臣都成了佛教徒了。再过些日子北魏成佛国了,还怎么率兵打仗也不能率领一群和尚拿木鱼上战场跟人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吧。 太武帝在宣布灭佛之后,北魏官兵疯狂的清剿佛教徒,并在一 些寺庙发现了酒器还有藏在密室里的妇女 让太武帝对佛教更加反感。太武帝也亲自出马在攻入长安带队灭佛,在一处寺庙里太武帝竟然发现了寺庙藏有 武器, 又在一些寺庙发现了酒器还有藏在密室里的妇女让太武帝对佛教更加反感。 当时正好是北魏发生了反对鲜卑人的 “盖吴起义” 在这个敏感时期,寺庙里搜出来的武器让太武帝担心佛教会跟反鲜卑势力联合来推翻自己的统治,更坚定了自己灭佛的决心。 在北魏太武帝灭佛成功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寺庙十不存一,僧人数量屈指可数从寺庙里收缴的大量钱财也充盈了北魏的国库,民众不敢去信佛和出家让北魏的兵源更加充足。 报应说 太武帝灭佛事件,是当时佛教传到中国后经历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佛家后来也成为这次灭佛为“法难”更有一些佛教徒认为太武帝晚年昏庸被臣子刺杀就是灭佛的报应。 后代的报应说理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太武帝拓跋焘45岁死亡,这在当时的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可是高寿一样的存在。而且拓跋焘本人的文治武功也十分突出,不让不会死后谥号为“太武皇帝!”晚年昏聩疑神疑鬼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汉武帝 晚年,也因疑神疑鬼。重用奸臣让东宫太子刘据因“ 巫蛊之乱 ”起兵失败被杀害,但不能因为汉武帝晚年做错了一件事而忽略了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 太武帝拓跋焘 前半生雄才大略后半生昏聩无能逼死了东宫太子的事情和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极为相似,同样也不能因为太武帝为了统治灭佛就否定了太武帝统一中国北方的贡献。更何况当时的佛教已经有点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趋势,这种趋势下太武帝必须灭佛。佛教如果遏制自己的发展势力不和中央政府对着干做好自己僧人的本分也不会有后来的“ 两武一宗 ”灭佛事件的出现 拓跋焘本人英勇善战,是一个骑兵战术方面的大师,在他的带领下北魏铁骑无往不利,将北方的各个割据政权全部扫灭并入到版图之中。统一中国北方加快了民族融合。后来的隋文帝还有唐太宗都有一部分胡人血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