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南梁多年没有经历战争,宫中的朝臣很多年没有见过兵戈了。如今面对突然有人叛乱, 朝中上下都非常震惊。而此时南梁的将领都在外,建康城内只有羊侃一人可以决断军事,所以太子萧纲只能依仗着这名老将守卫城事。羊侃确实在指挥军事方面的才华依然宝刀不老,依次安排有序,有效地击退了敌军多次进攻。 侯景来到城外,守城门的萧正德由于跟侯景达成了平分天下的协议。因此他按兵不动,没有阻挠侯景的军队入驻,所以侯景的攻城部队很轻松地通过船只渡河,而在里围的守朱雀门的庾信一看到敌军就吓得赶紧逃跑。其后,萧纲派王质率军前来支援,结果王质还没开战就落荒而逃。 侯景的士兵来到了城楼下,百姓非常害怕。很多人跑到武器库里抢兵器,守城主将羊侃下令杀了几个人才止住。羊侃对手下谎称援兵很快就到了,之后城里才稍微安定下来。 侯景阻挠各路援军 南梁各路援军前往建康,却遭到了侯景的阻挠与此同时,萧纲派人送信给各位藩王和将领,让他们派军队支援建康。邵陵王萧纶知道侯景叛乱的消息后也赶往建康救援,他亲自率领着三万人从京口向西进军,准备讨伐侯景。他的手下大将赵伯超建议他直接进军钟山,给侯景部队一个出其不意地打击。萧纶听了之后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之后,侯景的军队面对萧纶大军来袭果然惶恐不安,所以他让人准备好船只以备兵败后好逃跑。 很快,侯景军和萧纶的部队在玄武湖畔摆开战阵。而梁武帝的侄孙安南侯萧骏以为侯景要退兵了,就带着精兵去追,结果被侯景打了一个回马枪。面对兵败,萧骏只好逃到萧纶的营帐避难。而赵伯超看见萧骏战败,自己也逃跑了。就这样本来占有优势局面的南梁一方,却因为萧骏的贪功冒进使得战局逆转过来。 随着萧纶北逃,侯景便活捉了萧大春等人。其后他把萧大春等人捉到建康城外向城里人展示,并扬言已经杀死了邵陵王萧纶。城里的人听闻消息都很害怕,却只有少部分人不相信侯景的鬼话。 梁武帝征召萧正表前来建康勤王,而萧正表就是吃里扒外的萧正德的弟弟。面对梁武帝的征召,他摆出一副拖拖拉拉一直不肯出兵的样子。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不想为梁武帝卖命,他只想听从侯景的安排。很快侯景就任命萧正表为南兖州刺史,让其率领一万人对广陵进行偷袭。 萧正表接到侯景安排的任务后,便去引诱广陵县令刘询投降,刘询则将此事上报给了萧会理。而萧会理让刘询在夜里偷袭萧正表,结果萧正表战败逃走。其后刘询率领残兵联合萧会理一起进军建康,与侯景展开对决。 这头的建康城,随着老将羊侃去世,人心惶惶。侯景趁机造了很多攻城的器械,并再次发动进攻。萧绎派长子萧方等支援建康,又派王僧辩率一万水军,用船运粮食东下。 而在台城内的太子萧纲派元孟恭从大司马门杀出去,但是元孟恭抵抗不住便主动投降了侯景。 其后,侯景堆的土山逐渐接近城楼了,守将柳津命令士兵掏空土山。于是土山被挖塌了,山下的敌人几乎全被压死。面对这样的损失,侯景也表示出了无奈。后来侯景听从了部下提出的引玄武湖水淹城的建议,很快湖水就灌入了台城,使得宫门前一片汪洋。 柳仲礼被推选被盟主 援军终于聚集建康城外,柳仲礼被选举为盟主而驻扎在外地的南梁将领韦粲听说侯景叛乱,便带了五千精兵出发。而韦粲的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礼也带着一万多部队到了横江。裴之高也派船帮助柳仲礼的军队渡过长江,几只军队会合在一起驻扎在新林,与台城外的侯景军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抗姿态。 就在双方僵持的情况之下,韦粲提议推柳仲礼担任大都督,裴之高自视年龄和官位比别人高,不愿意官居柳仲礼之下。韦粲亲赴裴之高军营,对他晓之以理,用国家大义说服了他。就这样柳仲礼在大家的拥立之下,成了勤王盟军的主帅。 韦粲抢占青塘不成反牺牲,柳仲礼支援不及险丧命接下来,柳仲礼便部署各路军队准备第二天与侯景决战。他命令韦粲驻守青塘,并派刘叔胤协助。但是韦粲的军队在去往青塘的路上遇到了大雾,深夜才到达。士兵们没来得及合拢外围的栅栏,被侯景率精锐部队偷袭。韦粲跟弟弟还有儿子一起拼死抵抗,最后还被侯景士兵杀死。 柳仲礼听说韦粲陷入危险,带着一百骑兵去救。一开始把侯景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后来被赶来的侯景援军打败。自己身上中了一刀,差点失血过多死去。好在他的部下拼死救主,柳仲礼这才捡回了一条名。从此柳仲礼退守到青河以北,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萧方等以及王僧辩和高州刺史、天门太守也都赶到建康城下。由于此前建康城内的萧纲等人想用纸鸢传信,却被侯景的士兵给射落了。最后他们靠士兵用苦肉计混入敌兵中,才能让城内的人知道援军已经在台城外聚集了。 柳仲礼性情大变 柳仲礼性情大变,引援军内部矛盾升级,迫使战局一直僵持而经历了青塘一战的失利,盟军主帅柳仲礼从此变得残暴多疑起来,对人的态度变得很傲慢。如此一来,便也使得援军之间互相产生嫌隙,造成战线没办法统一。再加上这些将领对手下纵容过度,经常抢夺百姓,导致民怨很深。一开始百姓还打开城门迎接部队,到后来发展成躲闪都来不及了。 台城内饥寒交迫,侯景军粮食紧缺其实,建康城关闭城门防御之前,城里不分百姓还是公卿贵族都出来扛米,所以他们得以储存了不少粮食。但是他们没有储存马饲料和其他物资,结果马没有食物吃,只能吃人的大米。而大米吃完之后,城内的人只能抓小动物烤着来吃,俨然这样的形势很紧迫了。 而城外侯景的部队由于与台城方面长期僵持,也开始缺少粮食。一方面城池紧攻不下,另一方面能抢掠到的食物也都抢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南梁援军快要赶到,他的部队开始出现了恐慌现象。 侯景谎称撤军 侯景为解决粮食问题,对梁武帝谎称退军面对僵持而又缺粮的窘境,侯景的谋士建议他先和城里部队议和。然后去东城取得大米,等到部队得到足够修养以后,再去攻城。侯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就接受了谋士的建议,派人到台城与梁武帝和解。 而得到议和消息的梁武帝很是愤怒,他怎样也不肯答应议和。然而懦弱怕死的太子萧纲对其进行了百般劝说。而梁武帝为了解决城里的困窘,这才委托太子去议和。在议和的过程中,侯景居然死皮赖脸地要求封赏他四个州的土地,并且让萧纲的长子萧大器去做人质。萧纲无可奈何,就答应了侯景的请求,不过他把长子换成了三子萧大款。 然而,侯景在议和之后还迟迟没有动静,甚至他还继续挖战壕。而萧纲看出侯景没有撤军的意思,便让人去质问他。 面对质问,候景趁机让萧纲下令让建康城外的援军撤退,另外还让萧纶的儿子萧确进入台城内,以此解除对侯景部队的威胁。而刚毅果敢的萧确自然是不肯答应入城,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入了城。那就形同成了“瓮中鳖”,好让侯景来抓。 面对萧确不把大家的安危当做一回事,萧确的父亲萧纶则命大将赵伯超将其杀了。而萧确面对赵伯超的威胁,只好被迫入城。 侯景背信弃义再次围城,援军却见死不救此时萧绎、萧誉、萧蚛的部队都已经接近。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前行,借口要等其他援军先到。 为避其锋芒,侯景准备撤退,但是手下和萧正德都劝告他,眼看台城就要攻下来了。百姓都知道他的叛逆行为,他将没有容身之地。侯景被这么一说之后,心里难免有点害怕,于是狠下心来继续和梁武帝宣战。 再看援军主帅柳仲礼,他自从性情大变之后。就只知道寻欢作乐,根本不听士兵的请战要求。面对这样的“战场萧条”情形,邵陵王萧纶也选择了观望姿态。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援军都见死不救,萧会理的部队就打算过渡江救援。然而他的部队被侯景军给袭击了,结果损失惨重。最后在援军迟迟不行动的情况下,侯景的部队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松杀入了台城。 总评:面对人数劣势的侯景的造反,南梁表现得乱作一团。不仅不团结,还勾心斗角。可见梁武帝教子无方,而且对犯错的臣下过于纵容。结果导致他亲手打下来的王朝毁在了自己手里,也可谓是有始有终了。那么大家对于梁武帝的失败有什么看法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