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课怎么上?戳这里,让你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SHARE IT 2019-07-19

摘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语法教学却存在教法枯燥、课堂沉闷,学生渐失兴趣、负担过重等问题,导致语法教学耗时费力、效果不好。本文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依托智慧学习环境,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课例,来展示借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来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自觉,以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英语语法教学;智慧学习环境

引言

英语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到“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18), “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其教和学的目的也应该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即运用所学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恰当地进行理解和表达。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不少教师都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师教法枯燥,疏于探索新的教学资源,注重语法的讲解,轻语言知识的运用,导致课堂沉闷;因而学生也兴趣渐失,课后大量的语法练习有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白晓云,2017),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手段以改变这种现象。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最早产生于美国的教学模式,自从他的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引入我国之后,更是如此,有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尝试和研究。由于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这与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虽然已有了大量的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但是很多都是对高中英语词汇、阅读、写作等的研究,也有少量的关于语法的翻转课堂的研究,很多都是行动研究,缺乏具体的实例进行阐释,因此本文就结合以实例说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和学习者,而教师的角色则是辅助、组织者和引导者。

同时教师还通过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帮助学生有效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毛婷婷,2017)。建构主义理论对翻转课堂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微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尤其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主动学习。  

2、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 1946年率先提出的,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如图1所示)(张成尧,2013),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马上应用/教别人三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比其他的要好很多,尤其是“马上应用/教别人”的学习方式效果最好,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大多以被动学习、单独学习为主,学习效果都低于30%;而无论是个人主动式的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式的团队学习,学习效果都达到50%以上,呈现出较好的学习效果,也是应该推崇的学习方式(毛婷婷,2017)。

图1:学习金字塔理论

而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小组活动、个人展示等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参与中掌握了知识,生成了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的概念起源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得以发展。不少国外的学者都对自主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Henry Holec把自主学习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对实施这些决策要全权负责”;Jeffries认为自主学习是“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独自学习或者以小组形式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Jeffries还指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负起责任,同时也要负责自我评价”(刘豪杰,201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正是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师主导模式进行“翻转”,转变为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学后教”的教学形式:课前,学生可根据自己已有水平和接收能力选择观看视频的次数,还可以借助辅助资源进一步进行自我答疑解惑,并完成相关检测练习,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以确定课上学习重点;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疑惑,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自主解决疑问。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训练和总结,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其终身学习的实现奠定基础。

微课翻转课堂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设计

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语法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课堂上,教师墨守成规,“填鸭式”教学;课后,学生按部就班,机械记忆、做题,传统的语法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的语法知识(彭丽霞,2015)。如此做法耗时费力,学生和教师都苦不堪言,效率低下。在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学习目标明确等特点的微课大受欢迎;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由于自身鲜明的特点:“(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2)教学中重点突出、(3)对学习的流程进行革新、(4)能够提供更加便捷的复习”(王晨,2017),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克服传统课堂语法教学存在的教法过时、课堂枯燥沉闷,学生渐失兴趣、负担过重等问题。张金磊等(2012)曾对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进行了对比(表1)。

表1: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的对比表

(张金磊等,2012)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师生角色、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技术应用、评价方式等多方面都有着很大变化,其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合作性,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借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来实现英语语法课堂的翻转,在当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新的技术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语法教学需要结合语境,应避免灌输式教学。

2. 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

微课是翻转课堂能够实现翻转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课前知识的传递效果、课内教学设计和最终教学效果。刘锐、王海燕(2014)总结了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的特点:服务于自主学习并兼顾移动学习;针对某一知识点,主题突出、设计合理;以教学视频为主,包含其他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不宜太长。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用于进行知识传递的微视频,不宜太长,一般5-10分钟;二是配合微视频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配套练习,起到检测和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PPT课件、素材等。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下的语法教学模式设计

美国学者格斯丁(Jackie Gerstein)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翻转课堂被分 Experiential Engagement、Concept Exploration、Meaning Making和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即为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应用四个阶段。后来有罗伯特∙陶伯特(Robert Talbert)的系统结构模型,我国研究人员曾贞、张金磊和钟晓流等人都设计出了适应我国教学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刘锐、王海燕(2014)设计出了适合软件应用类课程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环节:课前的过关任务、课内的典型任务和课后的拓展任务,分别达成知识传递、知识构建和内化、知识巩固和拓展三个阶段性目标。

2016年9月,我们申报了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并获得立项,并尝试了“微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利用微课来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设计出了“学(认知)→练(巩固)→用(应用)”模式(陈延忠,2018),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利用词汇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设计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下的语法教学模式,即:“学→研→用”,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英语语法教学结构图

从图2可以看出,“学”即为“知识输入”,利用微课、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等来实现。课前,教师录制好微课,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源,将其上传到移动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平板电脑观看视频和资源,完成基础语法知识的输入,之后通过设计好针对本节微课的检测练习来检测输入学习效果以及定位自己的疑惑点,为课堂教学和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研”的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活动和教师的个别辅导、集体指导完成的,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前微课学习发现的疑惑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进一步学习巩固所学知识;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也就是本节课的“生成”,语法学习的生成主要是“理解和表达”,即能够理解含有本节课所学语法的句子和篇章,以及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结构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语言的输出。

教学案例及分析

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 第一单元(Unit 1 Art)第二课时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部分教学过程为例,参考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两节部级优课,分别由李小小老师和张优美老师执教,下面来介绍具体设计流程。

本单元的语法是有关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的用法,介绍了if虚拟条件句在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时间情况下if条件句和主句谓语动词的变化形式,以及注意事项。以下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下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及分析。

课前:录学微课,知识输入

实现翻转课堂的翻转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微课,而微课的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入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if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理解if虚拟条件句的使用语境,能够运用if虚拟条件句解决实际问题。何美红(2015)认为微课的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楚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掌握和理解,其过程一般有三步:揭题设问、激情导入;切入主题、逐步推进;教学回顾、引起反思。于是课前学习的微课的主题就被确定为“认知并掌握if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通过例句引入话题,创设不同的语境,分别呈现三种情况下if虚拟条件句例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并掌握if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为课堂上深层次探究学习扫清障碍。

教师在确定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录制好微课,将其上传到移动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平板电脑观看微课视频,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检测学生课前掌握情况,还设计相应的针对性基础练习(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为主),并借助平板电脑的职能分析功能了解学情。

课内:研讨探究,知识巩固

1. 语境导入,引入话题

T: Let’s enjoy a song.

IF YOU WERE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

If I were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

And you were the only boy

Nothing else would matter in the world today

We could go on living in the same old way

A garden of Eden just made for two

With nothing to mar our joy

I would say such wonderful things to you

There would be such wonderful things to do

If I were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

And you were the only boy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适当放松,并且有新鲜感,另外由于歌词中含有if虚拟条件句,同时通过让学生辨识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以加深对if虚拟条件句的理解,来帮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快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探究,深入挖掘

Task 1 T: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in them.

①If I am you, I would buy a red skirt.

②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ill donate 30% of it to the charity.

③If it rains tomorrow, I wouldn’t attend the party.

④If it is to rain tomorrow, I wouldn’t attend the party.

⑤If you shall come tomorrow, you would find the new manager working in the office

⑥If he got up earlier, he could have caught the train.

Task 2 T: Create movie lines(台词) for the classic movie “Titanic”.

Jack: Rose, if _______ (not win) the ticket, I wouldn’t have been on board.

 If I hadn’t been on board, I _______ (not meet) you.

If I ________ (not meet) you, I _______ (not find) the love of my life.

So winning the ticket was the luckiest thing that had happened to me.

Rose: Jack, if we _______ (live), we would live a happy life.

If we both _______(live), nothing would separate us.

Task 3 T: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a TV drama and a movie.

(1)If Xiao Qian _____________ (meet) Ning Caichen, she _____________ (continue) to harm people now.

(2)If Ning Caichen_____________ (meet) Xiao Qian, he _____________ (be) a coward (懦夫)now.

(3)If the ship _____________(not hit) an iceberg, it ________________(not sink) now.

(4)If the disaster _________________(not happen), we ________________(live) a happy life.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三个活动,都是以学生课前微课学习为基础的,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将这三个任务推送到学生平板电脑上,学生通过在线答题,学习系统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第一个活动是在学生课前对if虚拟条件句的认知基础上,练习活动进行实践应用,进一步加深印象和掌握情况。第二个活动是借助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台词,让学生更有兴趣并且印象更深。第三个活动利用电视剧和电影中的场景为学生创设语境,让学生体验具体语境下语法的运用,并进一步了解错综时间if条件虚拟语气的用法和语境。翻转课堂提倡个性化学习,因此本环节共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任务,中等以下的学生完成任务1和2,中等以上的学生完成任务1和2 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任务3,阶梯式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同时,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指导。

3. 小组讨论,协作学习

Task 4 Group work.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he first student starts a sentence with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if clause. The next student takes the result of the sentences and performs it into another sentence with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if clause and suggest a further result.

E.g. 

S1: If I were the headmaster, I would give the students more time to do what they like.

S2: If I had more time, I would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S3: If I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I would be healthier.

S4: If I were healthier, 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someday.

Suggested topics:

If I were a boy/girl, ...

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 ...

If I had gotten up earlier, ...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以句式接龙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if虚拟条件句进行基本的表达训练。游戏让学生4人一组运用所学的if虚拟条件句造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师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去准备,同时教师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准备好以后就开始展示,展示完毕以后,教师针对学生所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全体辅导和纠正。

4. 达标检测,巩固提升

Task 5 Individual work.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or each blanks in para. taken from the English Test Paper of Gaokao.

① On the 20th of that month, Dr. Welch   36   a sick boy, Billy, and knew he had diphtheria, a deadly infectious(传染的)disease mainly affecting children. The children of Nome would be  37  if it struck the town. Dr. Welch needed medicin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top other kids from getting sick.   38  , the closest supply was over 1,000 miles away, in Anchorage. (2016北京)

36. A. examined    B. warned   C. interviewed    D. cured

37. A. harmless    B. helpless    C. fearless    D. careless

38. A. Moreover   B. Therefore     C. Otherwise    D. However

② This has been a wonderful  55  for our family. For days the kids have been looking for others we can  56 ! Things would have played out so  57  if I had simply said, “No, we really don’t have  58  to give more.” Stepping out not only helped a brother in  59 , it also gave my kids the  60  taste of helping others. It’ll go a long way with them.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

55. A. experience  B. example   C. message    D. adventure

56. A. rely on    B. respect    C. learn from   D. help

57. A. suddenly     B. vividly  C. differently   D. perfectly

58. A. time   B. power  C. patience    D. money

59. A. fear   B. love   C. need    D. memory

60. A. strong   B. sweet      C. strange     D. simple

Task 6 Transla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with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if clause.

①如果天气好,我去那儿。

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再写一遍。

③要是我处于你地位我会怎么办?

④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⑤如果她懂英文,她就不必要我帮了。

⑥如果你早点来,你就能见到她了。

【设计意图】经过课前课和本节课的学习以及活动练习,学生对if虚拟条件句的运用应该有所掌握,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if虚拟条件句的用法,教师利用高考真题和翻译练习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课后:提升巩固,交流分享

Homework:Micro-writing.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50 words using subjunctive mood with on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图3:看图微写作

【设计意图】微写作作为写作教学的“垫脚石”,可以以教材为依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陈延忠,2016),作业就以微写作的形式,以三幅图呈现三种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本单元所学语法if虚拟条件句,写一小段话,不用太长,50个字左右即可,可以达到“创造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训练”(李中芳,2010)的效果。学生完成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至移动学习平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评价,共同进步。

结束语

翻转课堂以微课为基础把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知识内容,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角,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而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辅助者。高中英语语法学习一直以来教法枯燥、课堂沉闷,学生渐失兴趣、负担过重,但是结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前置,移到课前,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答疑解惑,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相较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效果明显不同。当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自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也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用来翻转,另外,录制微课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白晓云. 高中英语语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白宇杰. 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渤海大学, 2016.

陈延忠. 基于单元话题的微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6(5):32-35.

陈延忠. 微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8(3): 7-13.

何美红. 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江苏教育研究, 2015(2):54-57.

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李中芳. “输入假设”与“输出假设”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401-402.

刘豪杰.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苏州大学, 2016.

刘锐, 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5):26-32.

毛婷婷. 基于网络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17.

彭丽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 2015, 15(24):128-132.

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4):46-51.

本文作者:阜阳市第三中学  陈延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