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芜湖中江书院:郑重藏书,兼及西艺(上)

 真友书屋 2019-07-19

吕俊龙在《芜中江书院史话》一文中说:“芜湖中江书院是后起的芜湖最早的书院,也是延续历史最久的书院,前后近140年。中江书院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年。”以此可见,该书院在芜湖市的重要地位。而对于该院的创始人,《史话》一文中又写道:“乾隆三十年,两江总督李世杰任芜湖道尹。下车旬日,即倡议地方商绅捐资创建中江书院,校址选在城外河南距道尹署不远的蔡庙巷。”

李世杰乃贵州黔西州人,他来到芜湖,感觉到当地的文风有所衰落,于是捐资创建中江书院。初建的书院因为规模很小,故几个月时间就已建造完成,为了使得书院能够长期办下去,李世杰还通过召集当地的好学之士,集资购买了一块土地,而后对外出租,以地租收入来作为办学经费。

初期创办的中江书院影响力不大,由于学生数量较少,故开办的前几年,各方面费用还足以支撑,但遇灾年,则会入不敷出。对于这种状况,张念一在《中江书院办学特点及社会影响研究》一文中有如下简述:“中江书院,地址在‘河南蔡庙巷内’,数月落成,规模很小,设施简陋;仅有在清朝既建立了宝晋书院,又建立了中江书院的李世杰这样的官员,拨给书院的塘地房租以及邑绅与好学之士集资购买的谢氏土地出租的收入为经费;开始,师生脩膳自给有余,但遇灾年歉收,书院便很困难;为此,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尹刘增游说诸郡守、牧令,争取社会各界的赞助,然而,所募经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刘增便将书院归属芜湖县令管理,这之后书院面貌才焕然一新;咸丰三年(1853),中江书院遭遇了它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毁于战火。”

第一进院落的房屋

见到了室外机

然而吕俊龙所写之文则将芜湖道尹的名字写为刘增,查相应史料,当时的芜湖道尹应是刘墫,而这个刘墫乃是刘墉四祖父刘棐的孙子。如此算来,刘墫应当与刘墉是堂兄弟,更何况,他们的名字均为土字边。

刘墫到达芜湖后,看到中江书院有些馆舍已经坍塌,于是他想办法筹集经费,同时将该书院归属于芜湖县令淡如水管理。将书院转为官办,至少在经费上能得以保证,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江书院办得颇有起色,可惜后来的战争使得中江书院彻底毁坏。吕俊龙在文中写道:“咸丰二年三月,太平军攻入芜湖,书院毁于战火。此后十年,太平军与曾国藩的清军在江淮大地展开战斗。芜湖几经易手,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重建书院更无从谈起。”

清同治二年,太平天国战争平息之后,徽宁道台吴坤修在原中江书院旧址之上重新修建起一所书院,然其将该院的名称改为鸠江书院。

杂草丛生的院落

吴坤修乃江西永修县人,他靠捐款得到了最低级的从九品官,而后派往湖南任职。咸丰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西王肖朝贵组织军队攻城,而吴坤修坚决抵抗,他开炮打死肖朝贵,为此立了大功,故被提拔为知县。他在衡阳遇到了曾国藩,之后他成为了曾国藩手下得力干将。曾创建湘军水师,吴坤修负责军械,后来屡历战功。湘西战事结束后,他率部进入安徽,与李秀成部队作战,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安徽布政使衔。两年后,他又担任徽宁池太广道台、安徽按察使,后来又做到了安徽巡抚之职。此后吴坤修又请假回乡补父母之丧假,同治九年,吴坤修又返回安徽布政使任,两年后他去世了。然他在安徽所作贡献为当地人所感念,其友方浚师《蕉轩随录》中评价说:“君为百皖福星,武能戡乱,文足经邦”。

正是在吴坤修的主持下,安徽的书院得以恢复,吕俊龙在《史话》中录有吴坤修为鸠江书院所写对联:

执鞭弭以事戎行,几经奋臂前驱,十年兵气销吴楚;

易壁垒而为学舍,从此掀髯仰望,一道文光射斗牛。

同治四年四月初六日,曾国藩给吴坤修写了封信,其在信中提到了剿捻之事:“豫捻之入东境者,由沂属窜至赣、沭。邸帅蹑踪追剿,二十八日闻陈国瑞已抵沭阳。此间协防清江之兵,树字营陆军、淮阳镇水师均已先后抵浦。续调长江水师援应,昌期于初五日督同张光泰等营起碇北驶,当足以资扼截。其西路窜近邳州者,调刘铭传等由六安、临淮进驻徐、宿堵剿。”而后曾国藩又在信中谈到吴坤修在安徽处决强盗:“上游盗风颇炽,尊处将芜湖抢犯正法,当可稍获安静。湾沚闻系盗薮,即饬皖南镇拿办。皖南抢劫之案层见迭出,前经札行炼渠伤属查拿。团防左营欠饷,拟积数月厘款了之。若各处遣勇悉能如此,岂不甚善!”

山顶院落

残破

以此可见,曾国藩颇为欣赏吴坤修的政绩,同时在这封信中,曾国藩也提到了吴坤修开办的鸠江书院所培养出的学生中曾有人考得了好成绩:“鸠江书院肄业诸生,上年乡试获中二名,足征振兴之效。兹复分廉开课,益卜蒸蒸日上,欣慰何如!园中平台仅揽三面,仍须更拓一层,则雨花台一带皆可望见也。”曾国藩在信中还请吴坤修继续扩建鸠江书院,以便让该院中的平台能够远望,以此说明,曾国藩对该书院的情况颇为了解。

同年,李文森由安徽按察使改任徽宁池太广道道台,此人执法严明,据说曾破案500多起,被人誉为小包公。他到达芜湖后,特意把行治安置在鸠江书院内,以此来表明他对书院建设的重视。李文森对鸠江书院的实质帮助,乃是他申请由皖南厘局拨银一千零五十两作为鸠江书院买地出租之用,同时他还在书院内修建了十几间房屋。经过他的努力,鸠江书院得以再次振兴。

同治九年,吴坤修再次返回芜湖任职,而此次他将书院移建在了城内梧桐巷。到了光绪初年,鸠江书院又改用中江书院一名,此时该院的学生已经有了两百多人,而中江书院再次得到了大发展乃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

探寻

走向光明

光绪二十年,袁昶任徽宁池太广分巡道道台,甫一到任,袁昶就主抓教育问题,因为他倾向改良,故想通过教育来培养出更多的开放人才。他对中江书院的贡献主要有两件事,一是聘请汪宗沂任中江书院山长,当时汪宗沂名气很大,被称之为江南大儒,他是王茂荫的女婿,而王茂荫乃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汪宗沂学兼汉宋,他曾师从仪征刘文淇研究汉学,后来又从桐城方宗城研究宋学。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聘汪宗沂任忠义局编纂,袁昶慕汪宗沂之名,故高薪聘请其主中江书院。吕俊龙在文中收录了袁昶所写《关书》:

敦请

汪老夫子仲伊先生主讲中江书院岁奉不腆脩敬曹平肆百两膳敬捌拾两共肆百捌拾两正此订。

教弟袁昶首拜

汪宗沂在主持中江书院期间,撰写了多本著述,并以此作为教材,其中有《礼乐一贯录》《五声音韵论》《周易学统》等。而其所培养出的学生应以刘师培最具名气,关于汪宗沂的教学履历,刘师培在《汪仲伊先生传》中写道:“先生虽治经稽古,然志存济世,恒欲推经术施之用,以所学礼乐兵农之实补济世变。会试出常熟翁尚书同龢门。尚书谓人曰:汪某不凡才也。及合肥李文忠公督直隶,延聘入幕,条陈兵农诸政,并及北土蚕桑之法。以所抱莫克尽展,居五年遂辞归。曾主讲安庆敬敷、芜湖中江、本郡紫阳各书院。略仿胡安定分斋制,勖诸生以务实,士多兴起。”

而对于汪宗沂的学问,刘师培在该传的按语中写道:“先生覃研礼经,洞悉乐吕,克秉乡先生江、戴之传。若推学于用,则上法颜李,近与泾县包氏符。先世父称之曰:综贯六艺,自成一子,盖记实也。先生既受经先大父,与先世父先府君交谊尤稔,恒以事至扬州。师培方垂髫,嗜蓄古泉,因举莽布诸品相畀。继谒先生于芜湖,因备读所著书,克闻吕律大谊。今徽人宦京师者将举先生遗书上之,朝以传文相属,因述先生治学之大纲著于篇。”

居住环境

田园生活

为了改变中江书院的教学模式,袁昶在该书院开办了经谊斋和治事斋,为此他在光绪二十二年写了篇《中江讲院现设经谊、治事两斋章程》,袁昶在该章程的第一条中就讲到了本院师资定额以及书院中所设尊经阁的晾书规定:“讲院延聘主讲一位、掌讲授诸生训故、义理、经制、词章之学。仿菊坡精舍、学海堂例,额设学长二员。经义斋定额正课五名,附课五名。治事斋定额正课五名,附课五名。外用厨夫一名,门丁一名。院中大小事件,以及尊经阁抖晾书籍、借书还书,不许携出院门一步,以防散失。春秋祭朱子栗主及三祠,以及朔望行香,皆由学长会同监院之县学教谕谨念司事,呈明主讲办理。”

中江书院尊经阁的创始人就是袁昶,该阁为上下两层,上层藏书,下层祭奠先贤,为此他在章程中写道:“院中有尊经阁,阁上藏四库书,阁下恭设左、中、右正气、先觉、遗爱三龛,崇奉先贤朱子栗主,冠先觉祠之首。阁上藏书于甲乙丙丁四部而外,兼搜本地方志及乡贤著述,未呈进可传述者,以及象、胥、貉、隶之编,三岛四洲之志。近日津局、沪厂、粤局、京师同文馆所刻西学、方言、格致、化学、天文测算、云台仪象、水陆军操、机器制造、植物、商务、公法律例等书,教者授者先要识得何者为体,何者为用,要在正本以御末,不可骛华以绝根。”

从此条可知,尊经阁中藏书四部皆备,同时又将地方文献作为专题予以收藏,余外,袁昶还广泛搜集各官书局所刻西学著作,以此可见,袁昶观念之开明。对于他如何能够搜集到官书局所刻之书,这跟张之洞所撰《禀请督宪颁发局刻书》一文有直接关系,张之洞在此文中讲述了汉唐以来的取士制度,而后谈到道光初年阮元在广州开设学海堂,培养出众多有用之才的结果。之后他讲出了书院的作用以及书院藏书的价值:“夫欲培养人材,必倚学堂、书院为之根本。将来风气渐推渐辟,日计不足,月计有馀,大处著眼,小处下手,专门各肆,才谞奋兴,使功令求士,不致有临事乏材之叹,不致蹈有科无目之弊。此其立法似迂而实切,程效似赊而实急也。职道不学无能,至愚极陋,谬蒙委任,寄以监州一路,窃不自揆,前事有所师承,虽物力艰绌,规模未拓,不敢不以渐经营。虽骤变举业,恐駴物情,不能不因势利导。”

而后张之洞在该文中特意提到了袁昶所建中江书院,聘请名师以及建造尊经阁藏书的重要意义:“近于于湖中江讲院,稍稍延聘师长,招集生徒,使之讲艺精庐,抱经横舍。近新建尊经阁六间,修茸斋舍十余间。阁上书库,以经费未敷,谨仿照阮公焦山书藏、灵隐寺借秋阁书藏例,凡古近丛刻经籍,募人捐送阁上藏庋。远近有好事者送书到院,由地方官专函报谢,酌送川资。至行省书局所刻群书,近且积油素、充栋宇、载杀青、汗牛马,拟分别禀请各省大府,请颁一分,请领员弁般运水脚费,由芜巡道出。或有私家剞劂,亦随时函募。使甲乙丙丁之部,月积之而渐多;左图右书之观,渐裒之而弥广。则寒士如皇甫谧,不须表乞一车;高流如沈驎士,且得移钞十簏。阁下则祀皖南先正,自朱子以下及江慎修、汪双池、程易畴、金辅之诸先生。朔望山长率生徒行礼,以广多士景行之资。是否有当,尚乞钧诲。

张之洞说袁昶所建中江书院尊经阁总计六开间,楼上作为藏书之所,但因书院中原本没什么藏书,故袁昶到处募集,经过袁昶的努力,尊经阁中藏书渐渐丰富了起来,但张之洞考虑到各地官书局比如金陵书局、苏州官书局等刊刻了大量典籍,他建议让这些书局拨付一些给中江书院,以便让书院的学生读到更多的著述:“伏思金陵、苏州官书局所刻群籍,积累已多。皖南为宪台辖省,多士仰沐日月之光,得在陶甄之列,可否求饬下书局提调照颁一分,俾得请肄专门,务广见闻,庶免贻讥目睫,化文蛇为章甫,凿混沌以智囊。将使黄山白岳,咸戴观风整俗之仁;东箭南金,渐储拔十得五之选,地方幸甚。”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