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鹤鸣教室学术思想——外治求真

 德寿堂图书馆 2019-07-19

注重内外并重,善用外治,力求殊途同归

         邓老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中医的外治是与内治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且强调不管外治还是内治,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用于治疗的药物也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方法而已。

1、金黄膏(散)的挖掘、整理、应用:金黄膏来源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的“如意金黄散”。主要药物组成有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等。以上药物共磨为散,瓷器收储。“治痈俎,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流疮,火丹,风热天疮,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经历代应用“成为疮家良便方也”。金黄散属于箍围药之一,临证应用时针对病症的阴阳属性或用茶调或用葱汁调,或用黄酒调,或用蜜调,或用兰根捣汁调,适用于疮疡肿疡期。用麻油炸膏即属于油膏。现应用较多的是麻油炸药入黄蜡成膏,即“金黄膏”。多年来历代医家对金黄(散)膏在临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医家观察了其治疗各种疖、痈、坏疽、丹毒、注射感染、外伤感染等。邓老带领下级医师证实金黄膏有①抑菌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提高溶菌酶的含量;④促进微循环,调节局部免疫等诸方面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现代研究证明金黄膏有较好的透皮作用,也就是说通过皮肤的吸收效果显著,所以对一些急腹症早期应用可起到消散作用;对一些失去手术机会形成脓肿者效果颇佳。

        邓老认为,对于阴证疮疡要慎用,避免冰凝肌肤而再发变证。也可作为箍围药使用。箍围药古称敷贴,它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的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限局,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如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化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收燥。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士林,凡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油膏用于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也应摊贴宜薄,若过于厚涂则使肉芽生长过剩而影响疮口愈合。

        邓老在外用中药的应用过程中,提出了中药本身的透皮作用,认为部分中药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外科经典的外用药金黄膏颇有心得。“金黄膏”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的如意金黄散,由大黄250g、黄柏250g、姜黄250g、白芷250g、天花粉500g、生南星100g、苍术100g、厚朴100g、甘草100g等组成,经麻油炸药,据季节的不同加入黄白蜡而制成膏,有清热解毒、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等功效[1] 。邓老带领团队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显示,“金黄膏”可抑菌、抗炎、镇痛、解痉,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促进坏死组织脱落、加速愈合等作用[2]

        金黄膏的药物组成中包括了苦寒药1000g,为大黄、黄柏、天花粉等,辛温药900g,为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等,调和药甘草100g。邓老认为,苦寒药与辛温药的比例为10:9,从中可以看出辛温药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金黄膏的主治病症为炎症性病变,炎症的特点是红肿热痛,属热证,但是金黄膏组方中包含了较多的辛温药,此种组方的依据是中医反治法中的热因热用理论。“热因热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 反治何谓? 岐伯曰: 热因寒用, 寒因热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必伏其所主, 而先其所因”。在金黄膏中辛温药的应用为热因热用,而起到特殊作用。为什么辛温药在其中就能起到此作用呢?辛温药是如何发挥的作用呢?从中医理论上来讲,金黄膏为外用中药,如果起作用必须使药物透皮入内,《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急食辛以润之”,辛能散能行,故辛能“开腠理,通气”,这已成共识[3]。现代中医界一般认为“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分为皮腠、肌腠、粗理、小理、瞧理等” [4]。故辛温药可以开腠理,使皮肤通透性增加,使药物能够更好的进入体内,所以辛温药在金黄膏中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人的体内,即引药入内的作用。辛属五味之一,指辛味药物或辛味方剂,辛的功效即能行、能散,具体表现为:发散、行气、行血等[5]。辛味药有发散及开闭行气的作用[6] 。所以辛温药在金黄膏中起到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散邪于外。

        邓老认为,金黄膏中的辛温药的作用就是调节机体腠理的开阖,从而达到引药入内,散邪于外。邓老强调指出外用中药中的辛温药能够开腠理,助药物透皮入内而起作用,提示我们遣方配伍是尤为重要。

2、红升丹的临床应用

        红升丹首载于明代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是升丹中常用的一种。适应证:凡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均可使用。红升丹属于经典的提脓祛腐药。具有提脓祛腐的作用,能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一切外疡在溃破之初,必须先用提脓祛腐药,若脓水不能外出,则攻蚀越深,腐肉不去则新肉难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疮口的愈合,甚至造成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邓老认为,提脓祛腐是处理溃疡早期、中期的一种基本方法。邓老的经验是,若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粘附在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若纯粹是升丹,因药性太猛,须加赋形药使用,常用的如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等。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更宜减少升丹含量。

        近年来 ,由于红升丹的毒性,国家出台了关于限制“ 红升丹”的使用 ,因此近年来关于红升丹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也越来越少 ,红升丹作为祖国医学如此有特色的外用药是否要走向灭亡 ,如何更好地继承及发扬 ,值得我们深思。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升丹的毒性作用 ,但使用剂量并未具体化及规范化。邓老认为 ,根据临床经验和其毒理研究 ,即每日红升丹剂量不超过 0.1 g,同时密切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 血常规 ,如有异常 ,应及时停药。邓老认为 ,由于汞有蓄积作用,研究替代药是我们的方向。

3、芒硝应用体会

        用芒硝治疗外科疾病。芒硝(mirabilite)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致而成的结晶体,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So4·10H2O)。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内服:具有泻热通便、软坚润燥、泻火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热性便秘诸证。芒硝与大黄合用治疗急腹症;治疗泌尿系结石。《神农本草经》载:芒硝“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别录》载“芒硝:一通经脉 ,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在此启发下,以芒硝为主配以利尿通淋组成方剂。外用:芒硝外用具有清热解毒,破血行血,散结消肿的功效。在外治中用途比较广泛,可治内、妇 、儿 、外、皮肤、五官等科多种疾病。使用方法根据病种及患病部位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邓老的经验是:(1)干敷法(将芒硝研碎,装入双层纱布袋中,置于患处,待芒硝遇热潮解或结成块时再更换。此法适用于回乳、乳癖、乳痈及外科的痈肿、炎症、骨伤肿胀和妇科的重症外阴水肿、会阴侧切伤口硬结等;(2)湿敷法:将芒硝用凉水拌匀,敷于患处,药干再洒以凉水,经常保持湿润或以开水冲化,纱布吸湿,敷于患处。适用于皮下瘀血肿痛、静脉炎、盆腔炎、阴茎水肿等 。一般用药敷于患部。治痔疮及肛周脓肿用芒硝100g,马齿苋50g,五倍子、 红花各30g、鱼腥草30g、苦炼皮30g煎汤坐浴,其消炎、止痛、消肿作用极佳,上药用纱布包好后加水2000ml,水煎取汁1500ml。先薰后洗患处。每日2- 3 次,疼痛消失,痔核缩小。芒硝在中医外科中应用广泛,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