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中药的气与味+从实例说中药的气与味

 meijingqing 2016-11-05

  中药的气与味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四气,是中医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大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与凉、热与温四类。五味则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涩味或淡味(无味),因此实际上并不止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药物功能的判断得出的经验总结。一般来讲,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药;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药。其中五味除了根据人的味觉感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药物功能的总结。比如说阿魏味甘,是意味着它有补益作用,如果你真的用口尝一下阿魏,其实并不甜,反倒有些腥;说石膏味辛,这意味着它有发散的作用,尝之基本无味。曾有人尝过285种中药,其中与原药材味道不符的竟有62种。如此看来,不能把书中记载的这些味道就认为全部是它本身的味道。

    四气五味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气,即药性不同的药物对病症的治疗发挥着不同的药理作用,而五味不同的药物其药理作用也是各不相同。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具有酸味的药物一般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意义很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咳喘;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至于燥则主要是针对湿症。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症,这即是泻火存阴。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用于缓和拘急疼痛,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如饴糖、甘草等都有甘味。

    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或滋养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行气的木香;活血化瘀的红花以及某些滋补药,如菟丝子等都有辛味。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症,如用以软坚散结的瓦楞子,泻下通便的芒硝等都有咸味。

    除上述的作用外,中医认为,不同的五种味道对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选择作用,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归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如僵蚕性味辛、咸、平,可以这样解释: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能坚,故这种药可以祛风、化痰、镇惊、散结,治疗风痰、瘰疬及中风。又因为辛味可入肺,咸味可入肾,故决定了其归入肺、肾二经。

    古往今来,中药的四气五味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一直作为中医用药核心理论沿用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一些中医理论研究者开始对传统的中医理论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四气五味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发现,按照治疗作用归纳药物的四气五味其实也有例外。如活血祛瘀类药物,约有50%未有辛味记载,其实它们都具有辛味。而五味学说认为只有辛味能行血。尽管有的药物(如丹参、牛膝、桃仁等)已被证实具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却仍未列入到辛类药物之中。五味学说认为苦能降泄、通泄、燥湿,却没有提到苦能健胃。而临床实践证明,有些苦味药物确有健胃之功,如大黄和黄连等。此外苦味药还有更广阔的用途,如丹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月经不调、产后瘀滞疼痛、关节肿痛、高热谵语等症。若依据传统药性,苦味仅能燥湿与泻热或微寒能凉血来解释其功能,显然并不全面。

    在归经方面,目前使用的药物也没有全部遵循固有的传统中医理论。仅以苦味药为例,中医认为苦入心,但据不完全统计,常用中药中188味苦味药中竟有108种都归了肝经。这样看来,传统的中医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过医学工作者的临床实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完善。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家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气味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这也是气味理论研究的目的所在。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医家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多于定量,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随意性较强,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气味理论的发展。

    虽然传统中药气味理论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四气五味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这正为后人加强中药气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期盼更多的有志者潜心研究,努力挖掘,不断完善祖国医药学理论,使之更好地造福人类。

                                           

 从实例说中药的气与味                               

 作者:知守堂主

中药将药物分为四气和五味,气和味是药物的主要效能部分,其中味相当于今天的化学成分;气,当是药物中有别于物质层面的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药物,有些药能主要使用药物的味,有些主要使用药物的气。

中药方剂的组成五花八门,不同药物的气与味混杂在一起,但却有一定的主治方向,形成表剂,里剂,攻剂,补剂等,下面从一个实际例子看攻补之药气味对疾病的影响。

2016年8月1号,一万姓男,62岁,7月中旬某天在地里喷洒农药,不小心喷雾器的背袋勒出了一个破损,破损部位刚好在肩膀前面,接近中府穴部位,口径大小若一颗大花生米,深达一公分许,破损出现后在某处治疗近10天(用药不详),效果不大,8月1号又来我处,破损面形成一层白色伪膜,起始用祛腐药,并内服托疮药,3天后伪膜开始脱落,到第7天时破损底部脱下一大片伪膜,至此创面全部红活,始用生肌药同时继续口服托疮生肌药,到8月20号左右,疮口基本长平,仅留下绿豆大一个小坑,开始用收口药,就在这几天,每天换药时,感觉创面不仅不能收口,好似有松散扩大之势,一连过了四天,疮口明显变大,创面略显粗疏之象,深感奇异,随和患者聊天,询其最近饮食情况,因为老者性情豁达,又伤口将要愈合,老人很是高兴,聊天之际老人直接说出了老底,老人说三年前腹股沟淋巴出问题,曾经溃破,艰难治愈,以后相继在腋部淋巴出现问题,在医院检查说病底子不好,随成为老人心里一个阴影,后得一方,老人说是王洪緖的消肿溃坚汤,内服此方几十付后,淋巴肿块奇迹般的消失,老人遂视此方为神方,从那时开始,老人每个月雷打不动必吃此药十付,月月如此,从不间断,本次出现小疮,能否长好老人说心存疑虑,当看到愈合有望时,老人甚为高兴,遂将病底子合盘托出,这次换药到了收口之时,恰是老人吃此药的时候,在闻知老人内服此药的一瞬间,明白了为何不能收口的原因所在,随即与老人促膝长谈,说明道理,生肌收口就是在搞建设,消肿溃坚就是在搞破坏,两相抵触,这是不能收口的根源所在,听此言老人也恍然明白,说马上停止内服此药,当日又带了五付健脾胃补气血托疮生肌的药物,三天后,明显出现向愈之兆,疮口出现坚敛之相,共用9天时间,完满收口,并嘱咐老人在一个月之内不可以内服消肿溃坚汤。

一例小疮,在生肌收口之际,因为内服了与生长相反的药物,不但生肌停止,而且疮口有消融扩大之势;之后又内服促使生肌收口的药物,又开始生长,在这一个小小病例中,可以看到中药攻与补的不同,同时也可以看到中药强悍的药力,那么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究竟是药物的味在起作用还是药物之气在其作用,或者二者兼而为之呢?自古以来,中医都有攻补之法,可是自古至今也没有人说得出攻补的实质道理及其微观过程,因而不管用气还是味,其微细的机理是什么成为千古之谜,比如大黄是攻击的药物,那么大黄在攻击的时候,用的大黄里面的化学物质,还是大黄所蕴含的药物之气,或者兼而有之,如果用大黄之味方面的化学成分,那么这个化学成分的发挥效能当从分子或原子层面去说机理,若用药气那么其机理有是什么呢?人参,人参之补,尽人皆知,人参的补性用的是人参里面的化学成分还是人参所含的人参之气,或者兼而有之,若人参的化学成分能增强细胞的生命力达到了补养的功效,那么服参上火就应该是人参药气的功效了;再如附子,附子为温热之最,在温补阳气时是用的附子的化学成分还是附子的药气,附子过量时或对附子敏感者,中毒症状显然是味方面的化学成分,然而过量时引起的火气冲头,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物质成分的作为,更符合气的功能。因为气和味是截然不同的,但在天然药物中又混然一物,若果药物发挥效能的是药物味方面的化学成分,那么其吸收代谢药理当与循环系统有关,与今天的药理研究应当一致,效能当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发挥作用;若用的是药物所蕴含的药物之气,那么当从中医经络角度去解读,归于气化方面,药力表现为药气与形质感应而发挥效能,药物的归经当属于气的特性之一,从这个角度讲,现代药物研究着重在于化学成分的研究上,而药气治病当在形气感应上,然而经络,药气,形气相感都是今天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客观事实,因而在经络,药气,形气相感的真相被揭开之前中药之秘仍将是中药之谜。

中药讲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其中五味就是具体的物质,味和药物的化学成分有关,而四气和升降沉浮都不是化学成分所具备的功能,应当是药物之气,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中医,中医把中药的功能从气和味两部分阐释,气和味各有其能,各有其用,一味中药,不管来自植物,动物,矿物,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又有无形之气方面的存在,气和味的关系,从哲学上讲,在道家角度看就是有与无的关系,从佛家角度看就是色与空的关系,从中医角度看,就是气与味的关系。现代医学对药物味即物质成分的研究极为广泛和深入,而气这个概念恰恰是现代医学所缺如的,而药物之气更深奥更神秘,现代科学几乎不可以解释。

《黄帝内经》明确的提出了药物的气和味,味归于有形,气归于无形,有形中医用五味做了简单地概括,有形以壮养身形;无形之气用气之薄厚来区分其属性,气厚为阳,气薄为阴,无形之气以化生有形。天然药物,得天地之气不同,因而有些以用气为主,有些以味为主.关于气味之说,《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si)人以五气,地食(si)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经文明确的说五气来自于天,五味来自于大地,五气和五味都是养人的根本,但来源不同,能效各异。养生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岁谷的概念,所谓岁谷就是和当年岁运符合的物品,即某种谷物受到了当年气运的支持而长成的谷物,这种谷物吸纳天地之气最全,气味具足,生长也最好,对人的营养价值也最高,中医的这一观点远远超过了当今建立在纯碎以物质成分作为营养价值的理念。从药物药力角度看,药物也是生长于天地之间,也受到气运的影响,岁谷者药物气味全,质量好,间谷者药物气味不全,质量劣。在治疗上,五味主要作用在形体,五气主要作用在经络,五气与形质相感而发挥功能。

临床上,许多有毒的药物,比如生马钱子,生旱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雪上一支篙,三分三,藤黄,生南星,闹羊花,木鳖子等,都是剧毒或有毒之品,因为含有有毒成分可以损伤有形,危害生命,不能内服,或内服有相当禁忌,可是这些药物外敷,却很少表现出毒性,而疗效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有毒之物,对人生产生毒害的可能就是味方面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引起毒性,而外敷时,人体皮肤或许更多的吸纳的是药物之气,化学成分吸收甚微不至于引起毒害,因而外敷主要是药气发挥功效,从而产生疗效,也就是说,化学成分有毒,但药气不一定有毒。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以五味概括所有物质成分显得过于概括和笼统,远没有西医药理学对研究的精深,但是西医药理却偏于化学结构和微观的药理作用,而没有归脏之说;药气之说显然是中医独到精奥的部分,通过药气把药物,天、地、人联系起来,符合天人合一的观念,药气归经,也符合中医气化的理念,由此可见,现代医学和中医对药物的认识差异巨大,不可同日而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