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微习惯》。 昨天我们讲解了,建立微习惯的第三步和第四步。 在第三步中,我们要明确我们的习惯依据。具体的习惯依据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时间,另一种是根据行为方式。 你也可以选择非具体习惯,也就是有多个依据的习惯。 在第四步中,我们在建立习惯开始,就要给大脑额外提供一个回报,将行为和不相关的回报联系起来。 最后,就可以凭借满足感来让自己的大脑维持这个行为。 今天,我们将继续讲解接下来的四个步骤,也就是从第五步到第八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第五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小美的闺蜜明年就要结婚了,她邀请小美到时在她婚礼上当伴娘。 小美答应了,可是她却为自己的小肚腩而苦恼不已。毕竟,到时穿着伴娘服,小肚子却凸出来,那得多难看啊! 但小美想到以前总是减肥失败的经历,又不想行动。后来,朋友推荐了她《微习惯》这本书。 小美决定采用微习惯策略来培养习惯。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微目标,也就是每天转1个呼啦圈。她希望通过这个微习惯,最终来达到瘦小肚腩的效果。 现在,小美来到了微习惯策略的第五步,也就是要记录和追踪微习惯的进展。 尽管用手机来追踪有很多好处,比如各种习惯养成应用有提醒和打卡功能,而且带着手机也可以随时检查。 但是小美觉得在手机上打卡享受到的成就感,不如用纸笔打钩来得真实。 因此,小美决定采用跟作者一样的方法,也就是用日历每天来核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打钩。 她火急火燎从淘宝网上下单,买了一张全年365天的计划表。 之后,就将计划表贴在自己房间的墙上,并在计划表旁边贴上一张白纸,写上自己想要培养的微习惯,也就是每天转1个呼啦圈。 通过这种做法,小美没有遗忘她的微习惯,因为日历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了,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小美都要问自己“今天我完成微习惯了吗”。 看着墙上的日历,上面都是打好的勾,小美也享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小美实施每天转1个呼啦圈这个微习惯两周了,但是最近小美内心很挫败。因为她感觉每天转1个呼啦圈,目标太小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瘦下来? 这时候,小美需要建立微习惯的第六个步骤: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小美的疑惑是:如果一个目标设定得太过于渺小,那它是怎样给我们带来进步的? 我们知道,一旦我们有充足的动力去做一件事情,那就不需要意志力了。 比如你看到一段减肥视频,燃起了戒零食的斗志,这个时候你的心血来潮,是不需要你的意志力去强迫你行动的。 而这个正是微习惯的关键策略,在完成微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依赖的是少量的意志力。 不过,在我们达成目标后,我们会有成就感,而这股成就感就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促使我们超额完成任务。 所以,一旦开始微习惯,你肯定不会只做1个俯卧撑或者只写几个字。就好像作者在开始任何一个微习惯时,超过90%的情况下都会超额完成任务,而且还超额很多。 虽然微习惯目标很小,但它并不存在上限。如果你想要一天写上4000字,你就去做吧。 即使累到筋疲力尽,你只要保证第二天仍能达到最低目标,那就没有问题。 不过,小美还是担心,如果每天都只是刚好完成1个呼啦圈,那该怎么办?这样就不能养成习惯了吗? 对此,作者在书中谈到,如果你每天只是完成微目标就不再继续下去了,但是你依然坚持微习惯,它还是会最终形成习惯的。 而一旦每天的微目标成为习惯后,潜意识大脑就会发挥重要作用了,你不用思考就能自然而然每天都去转1个呼啦圈,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在这个基础上,你想多转几个呼啦圈也相对容易。所以,微习惯是觉得不会阻碍你的进步的。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小美每天都能转到30个呼啦圈,这让她开心的同时,也让她大为苦恼。 因为她发现,她的内心对每天转1个呼啦圈这个目标,产生了强烈的抵触。 她想起自己前一天转了30个呼啦圈,因此第二天必须最少转到30个才能达到目标,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里负担。 小美的这种情况,是很多人在执行微习惯过程中都会出现的,这也是微习惯第七步要告诉我们的: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在超额完成目标后,我们的大脑会监测到我们过去每天转了30个呼啦圈,而不是1个呼啦圈。 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目标暗中膨胀了,大脑也会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它希望我们每天都能转30个呼啦圈,这就给我们带来负担和压力了。 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我们每天的目标并没有变,还是每天转1个呼啦圈。我们要把期待值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是放在每天完成了多少任务量上。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塑造我们生活的最大武器便是坚持,这是让行为转变为习惯的唯一途径。 看完了第七步后,小美提醒自己,每天的目标还是1个呼啦圈。 因此,除了偶尔不在状态的时候,小美只是刚好转了1个呼啦圈。其他时候,小美经常能转30个,有时还能转到50个。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现在,小美每天都在转着呼啦圈,这个习惯已经停不下来了,她想要知道这是否意味着她已经养成习惯了? 于是,她来到了建立微习惯的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在这一步,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以下三种。 首先,你没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个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而且你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常锻炼”“我每天都在转呼啦圈”。 其次,你不需要做出决定就会开始该行为,比如,你不会想“好吧,我该去转呼啦圈了”。 你会很自然就开始转起呼啦圈来。你也不再担心自己会漏掉一天,因为行为变成习惯后,你会一直做这件事。 最后,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在做这件事而激动不已,比如你肯定不会因为每天都有刷牙这个习惯而兴奋。 这时候,你的行为已经常态化了,这就是习惯。 小美根据这几个习惯标志,对照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最终,她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每天转呼啦圈这个习惯了。 今日共读《微习惯》▼ 【结语】 今天我们讲解了,建立微习惯八个步骤中的最后四步,也就是从第五步到第八步。 第五步,我们可以用手机上的应用来追踪微习惯进展,不过,相比起手机应用,我们每天用日历来核对打钩,这种方法能让我们的成就感更加真实。 第六步,当我们每次完成规定的目标后,成就感会激励我们继续超额完成任务。 即使每天只完成微目标,坚持一段时间后,它还是会成为习惯,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目标,所以微习惯不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我们每天的目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第八步,当一个行为变成习惯后,我们首先就不会有抵触情绪;其次我们不用做决定就能开始行动;最后,我们不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 明天,我们将讲解在执行微习惯策略时,我们要注意的四大规则,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在养成一个习惯时,你会如何追踪你的习惯进展? 你更倾向于用手机还是纸笔? 本文内容经后浪出版公司授权发布,若需使用,请联系出版公司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