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变易之“道”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20

【105】万物变易之“道”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易”这个字的三重含义中有一重含义是“变化、变易”。

《易传》强调的一点是: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在《易传》中,把这句爻辞看作是万物变化的公式,是万物变易之“道”。

如果一个事物要达到生长的顶点,并且保持在生长的顶点上,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所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发生的方式上都恰到好处。

在《易经》中,把这种“恰到好处”称作“正”“中”。

“中”的含义是既不过多,又不过少。

《易传》的《序卦》运用“复”的概念来解说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复卦的卦象,体现了天地运行的规律。

《易经》本来分《上经》《下经》两部分。

《序卦》认为:《上经》是讲自然世界,《下经》则是讲人间世界。

《易》的六十四卦排列,至少包含有三点意义:

第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人生,构成一种连绵不断的自然顺序锁链。

第二,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每一事物都处于向自我否定的运动之中。

第三,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事物永无穷尽。

《易传》和《老子》有两种相同的看法:

1、人若想做成一点事情,就不要指望一帆风顺,马到成功;若想不失去已有的东西,就要从事物的反面多着想一点。

2、谦虚、自居于下是重要的品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