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万耕:阴阳变易学说的思维特征

 莫问君 2012-11-22
 
【内容提要】本文接续朱伯@①先生的学术观点,从阴阳交错、阴阳流转、阴阳互补、阴阳和谐四个方面探讨阴阳变易学说的思维特征。认为此种思维方式所追求的是阴阳对立双方在流转过程中的渗透和互补,即所谓互以相成。虽然也承认阴阳存在着相反、相仇、相攻、相胜的排斥和斗争,但并非一方毁灭一方,而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与统一的手段。只有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和繁荣。此种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以对立面的斗争、对抗和分裂为核心的世界观,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阴阳变易/交错/流转/互补/和谐?
 
中国的易学哲学,在历代易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形上学体系,提出了许多义蕴精湛的范畴、命题和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起了深刻的影响。易学哲学的思想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变易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可以称之为“阴阳变易”学说。阴阳变易学说乃《周易》知识系统的核心。这个学说大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一阴一阳之谓道”。谓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所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可以变成阳,阳也可以变成阴。易学认为,这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本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故称为“道”。历代易学哲学家都重视和阐发这一命题。其二,“阴阳不测之谓神”。谓事物的变易神妙莫测。事物的变化一方面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则有确定性,这叫做“常”,易学也称为“道”,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变数,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叫做“神”,即《系辞传》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这神乃神妙不测之意,是说阴阳变易无固定的方向和体制,难以预料,即“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王夫之称之为变动不居,“不主故常”。其宗旨是反对以固定不变的模式观察事物的变化。其三,“日新之谓盛德”。谓事物的变易总是生生相续,新新不停,永无止境。《系辞传》称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每日更新才是天地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断有所创造,才称得上变易。由于阳变阴合,不主故常,所以世界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的过程,百川流动而不息,万物昌盛而不匮,日月光明而永放。惟其日新,方能富有一切。此即王夫之《周易外传》所说的“推陈致新”,“推故而别致其新”。如果只“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故曰日新之谓盛德”(《思问录·外篇》)。其四,“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谓事物变化的根源在于其内部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系辞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天地@②@③,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刚柔、天地、男女,皆指阴阳,宋代张载称之为“二端”。如其《正蒙·太和》所说:“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是以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二端即指阴阳相互推移。并将此说阐发为“一故神,两故化”,此即《横渠易说·说卦》所谓:“一物两体者,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一指阴阳合一;两指阴阳推移;神指气化的本性神妙莫测;化指气化的过程没有穷尽。王夫之阐发此说,以“太和@②@③之气”解释太极本体的内涵,以“@②@③”解释阴阳二气相互蕴涵、相互交感而化生万物,称为“@②@③无间之妙用”(《周易内传·说卦》)。其《内传·系辞下》说:“@②@③,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认为太极作为世界本体,其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乃一切变化的根源。以上四点,构成“阴阳变易”学说的主要内容。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中国知识界和文化人用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工具。
那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阴阳变易”学说又具有哪些特征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初步考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阴阳交错
易学认为,阴阳两个相互对待的方面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宇宙中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系辞传》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专,读作抟,即抟聚。翕即合闭。是说,乾的性能之所以为大生,是因为其静时处于抟聚状态,动时则伸直。坤的性能之所以为广生,是因为其静时处于合闭状态,动时则辟开。如此解释乾坤两卦,表示纯阳之乾又包含有阴静的方面,纯阴之坤也包含有阳动的方面。正如《文言传》所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为阴,其性柔顺而静止;刚健为乾的德性,属阳。是说,坤作为柔静的代表,其中包含有运动和刚健的性能。这是认为阴阳既相依存,又相渗透,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与之相对应。到了汉代,京房依此提出飞伏说,用来解释卦象和爻象。所谓飞,指可见而显现于外者,伏指不可见而隐藏于背后者。如乾卦象,可见者为六阳之乾,为飞;其对立的卦象即六阴之坤,却潜伏在乾象的背后,不可见,为伏。他认为,八卦的背后都潜伏着其对立的卦象。如其《京氏易传》解释乾卦说:“六位纯阳,阴象在中。阳为君,阴为臣;阳为民,阴为事。阳实阴虚,明暗之象,阴阳可知。”明指阳飞,暗指阴伏。又解释离卦说:“阳为阴主,阳伏于阴也。”照此说法,所谓飞伏,就是认为阳性背后隐藏着阴性,阴性背后隐藏着阳性。因此,京房又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易,总是一阴一阳。他解释丰卦说:“阴阳之体,不可执一为定象。于八卦,阳荡阴,阴荡阳,二气相感而成体,或隐或显。故《系》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是说,阴阳二气相互交感,或者阳显而阴隐,或者阴露而阳藏,所以八卦卦象的变化总是相互推荡,不拘于一象,此即又阴又阳。
北宋易学大师邵雍创立数学派易学,以“一分为二”的法则解释天地万物的形成,认为万物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相互对待的方面,从而提出了“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唱”和“阳中之阴”,“阴中之阳”的说法。其《观物外篇》说:“阳不能自立,必待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唱。阳知其始而享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劳。”这段话具有双重意义,既解释卦象的形成,又有宇宙论的涵义。就卦象的形成说,阴阳指奇偶二画或刚柔二爻。太极分为两仪后,此两仪相互对待,缺少一方则不能成为卦象;阳主始,阴主成,不能孤立存在。此即“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唱”。所以两仪、四象、八卦以及六十四卦,都是一阴一阳相互配合。就万物的形成说,阴阳指事物具有的对立性能。他说:“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天得地而万物生,君得臣而万化行,父得子、夫得妇而家道成。”(《观物外篇》)这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皆由阴阳对立面构成。即其所谓:“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同上)此说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阴阳相生,一是阴阳相灭。如其所说:“阳生阴,故水先成。阴生阳,故火后成。阴阳相生也,体性相须也。是以阳去则阴竭,阴尽则阳灭。”这是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说,论证阴阳相生,体(阴)性(阳)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去掉一方,另一方也就枯竭而毁灭了。邵雍进一步认为,即使阳类或阴类事物,其阴阳成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例如,天气其性为阳,主动,但其形质为静;地体其性为阴,主静,但其体质为动。“阳中之阴,月也,以其阳之类,故能见乎昼。阴中之阳,星也,所以见乎夜”(同上)。
南宋朱熹阐发邵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说,概括为“阴阳交易”。他解释先天图说:“一边都是阳,一边都是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便是阳往交易阴,阴来交易阳。”(《朱子语类》卷六十五)是说,此图之中,左半圈为阳,其中有阴;右半圈为阴,其中有阳,左右各三十二卦象,相互对待。所谓“交易”,即阴阳交错,也即对立面相互渗透。据此,朱熹又提出阴阳各生阴阳说。他说:“一物上又各自有阴阳,如人之男女,阴阳也。逐人身上,又各有血气,血阴而气阳也。如昼夜之间,昼阳而夜阴也。而昼阳自午后又属阴,夜阴自子后又属阳,便是阴阳各生阴阳之象。”(同上)即是说,万事万物各分阴阳,一事一物又各有其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错对待,此即“阴阳各生阴阳”。又论生死说;“精属阴,气属阳,然又自有错综的道理。然就一人之身,将来横看,生便带个死的道理。人身虽是属阳,而体魄便属阴,及其死而属阴,却又是此气,便亦属阳。”(《语类》卷七十四)这是说,精气为物为生,精则属阴,气则属阳。人身之生气属阳,其体魄为阴。生命为阳,但又含有将来之死,即“生便带个死的道理”,此又是阳中有阴。死亡为阴,其魂气游散上升,又是阴中有阳。他又称此说为“阴阳互藏”,如《语类》卷七十七所说:“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互藏其根之意。”互藏其根即阴阳交错。互藏,意味着阴阳互相蕴涵。这样,便充分论证了阴阳交错的复杂性,认为对立面是由许多层次构成的,不能将分阴分阳、阴阳对待简单化。也即其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能动,动而能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错综无穷是也。”(《语类》卷九十四)
其它易学家也都阐发此种学说,如张载提出“阴阳兼体”说,认为阴阳“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正蒙·参两》);程颐则导出动静相涵说,所谓“动静相因,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程氏易传·艮》);“静中便有动,动中自有静”(《遗书》七)。王夫之则提出乾坤并建说,认为宇宙间的事物,如同乾坤两卦一样,互为隐显,互为向背,合而为一。总之,阴阳相互对待,相互交错,相互蕴涵,不可分离,天下无孤阴孤阳或纯阴纯阳的事物。
    (二)阴阳流转
易学认为,阴阳两个相互对待的方面又总是处于相互推移或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一阴一阳处于动态的境地,相互转化,流行不止。《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其涵义之一,就是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以此说明卦爻象和事物变化的法则。《系辞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阴阳相互推移和转化,是事物变易的基本形式。“相推”不仅包含阴阳互变,而且包括屈伸往来,互相消长。如其所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彖传》也说:“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天行”即天道。阴阳变易总是处于盈虚、消长的过程,这是天地万物的基本法则。到了汉代,易学家们则把此种变化的形式称为阴阳消息。汉易卦气说以阴阳偶之数解释阴阳二气,以六十四卦中阴阳爻象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消长及节气变化的过程。其中有十二辟卦,代表十二个月和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如复卦为一阳生,表示阳气始动,当十一月冬至;临卦二阳生,泰卦三阳生,大壮卦四阳生,@④卦五阳生,至乾卦六爻皆阳,表示阳气极盛,当四月小满。其后,@⑤卦为一阴生,表示阴气始动,当五月夏至;遁卦二阴生,否卦三阴生,观卦四阴生,剥卦五阴生,至坤卦六爻皆阴,表示阴气极盛,当十月小雪。盛极而衰,阴极阳生,然后,复卦一阳又起,如此循环无穷。以此说明一年四季乃阴阳即寒暖二气互为消长的过程。京房解释遁卦说:“阳消阴长,无专于败。《系》云能消者息,必专者败。”此引《系辞》文,今本无。息,谓生息。是说,阴阳总是互相推荡,互为消息,阳消则阴息,如果只专于一面,只能长而不能消,结果必败。扬雄创作《太玄》,则将这一阴阳二气盛衰消长的循环过程,概括为“阴阳消息之计”。
宋代易学家都阐发阴阳消长说。邵雍伏羲六十四卦圆图的主要意图,就是用来表达阴阳互为消长的过程。并以此观察万物的盛衰和人事的推移,所谓“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夷,人道有兴废,物道有盛衰”(《击壤集·道吟》)。程颐则以进退解释消息,认为阴阳二气的运行,只有屈伸和进退,而无灭息,并提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说。此即其《易传·系辞》所说:“道者,一阴一阳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动静相因而成变化。”此“道”指过程和法则。一阴一阳指阳动和阴静相互依存、相互流转;无端与无始,谓阴阳动静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这是认为阴阳二气同时存在,“有便齐有”,总是处于相互流转、相互依存的过程中。从而肯定了对立面转化的永恒性和实在性。
朱熹进一步发展了程颐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说,并将此过程称为“阴阳流行”或“阴阳流转”。“转”谓阴阳互相消长,互相转化。如昼夜交替,寒暑往来。他在《太极图说解》中说:“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是说,一阴一阳相互流转,其始无端,不见其合;一动一静相互推移,其终又不见其离。意思是,阴阳流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没有开头,也没有终结,即阳了又阴,阴了又阳,循环不已,所谓“天地间,一阴一阳,如环无端”(《语类》卷七十六)。在他看来,物质世界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没有开端的。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只是阴阳流转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此天地之前,已有一番天地,此天地毁灭之后,仍有另一番天地,其前无始,其后无终。他依据当时的地质学知识论证说:“程子云: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语见得分明。今高山上多有石上蛎壳之类,是低处成高。又蛎须生泥沙中,今乃在石上,则是柔化为刚。天地变迁,何常之有。”(《语类》卷九十四)这是说,地壳和生物的变化乃阴阳升降和刚柔推移的过程,以此证明我们所处世界是一个阴阳流转的过程。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朱熹又称为“贞了又元”,所谓:“气无始无终,且从元处说起,元之前又是贞了。如子时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无空阙时”;“元亨利贞无断处,贞了又元”(《语类》卷六十八)。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经过元、亨、利、贞四个阶段,总是生生不已,没有穷尽,此即“贞了又元”,后来被称为“贞下起元”。总之,此说把物质现象和自然现象看作是动态的,从变化过程和转化的角度考察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盈虚消长、推移转化的无穷过程。这是阴阳变易学说的一大思维特征。
    (三)阴阳互补
易学认为,阴阳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虽然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但相反而又相成,即相资相济,相互补充。《系辞传》解释乾坤两卦说:“乾知太始,坤作成物”。《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认为阴阳之功能相互配合,一主始有,一主生成,即“阴阳合德”,方有生化万物之大业。如《说卦传》所说:“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是说,八卦中六子卦所取之物象虽相反,但相辅相成,相互滋补,使动植物更好地成长。历代易学家都阐发阴阳互补的理论,成为阴阳变易学说的一大思维特色。
汉初帛书《易之义》说:“天之义刚健动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无柔救之,不死则亡。”“地之义柔弱沈静而不动,其吉保安也。无刚文之,则穷贱遗亡。”认为天性为阳主刚健不息,无柔德调节,不死必亡;地性为阴主柔顺沈静,不动则死。只有阴阳、动静、刚柔相资互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加以引申,人道效法天道,人类社会生活也必须遵循此种互补原则。以文辅武,则刚而不折;以武辅文,则柔而能胜。君子处世,也要“柔而反于方”,“刚而能让”。也即《要》篇所说:“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京房解释离卦时也阐发说:“本于纯阳,阴气贯中;禀于刚健,见乎文明。故《易》曰:君子以继明照四方。阳为阴主,阳伏于阴也。是以体离为日,为火。始于阳象而假以阴气,纯用刚健不能明照。故以阴气入阳,柔于刚健而能柔顺,中虚见火之象也。”(《京氏易传》)这是以阴阳二爻代表阴阳二气,以阴阳二气相资相济解释离卦的卦爻象和卦义。离卦象为二阳夹一阴,此即“本于纯阳,阴气贯中”,为文明之象,所以君子效法离明而照耀四方。那么,为什么离为文明呢?因为其六五爻乃阴居阳位,表示阳气伏于阴气背后而起主导作用。所以离象可以说“本于纯阳”。但纯阳之体能发光照物,必须其中贯以阴气,否则即成为暴热而伤物。太阳与火,所以能照物,又都凭藉阴气的资助,即“以阴气入阳”,使刚阳之气趋于柔顺,即使其中虚,方能发光。但此种互补,是在运动中的互补,在阴阳流行中的互补,也可以称之为互动。如其所说:“二气阳入阴,阴入阳,二气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内无不通也。”(同上)阴阳二气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中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说“无不通也”。
宋明易学特别重视阴阳互补说。如王夫之,就全面阐发了阴阳相资相济的理论。他提出阴阳合一说,以“分”解释阴阳相反,以“合”解释阴阳相成。认为阴阳虽有差异,但并不相舍相离,相毁相灭,而是相合相通,相资相济,融为一体。如其所说:“分言之,则乾阳坤阴;合言之,则乾以阴为体而起用,坤以阳为用而成体,知能并行而不离。”(《周易内传·系辞上》)这是以阴阳“相反而固其会通”,“相须以成而有合”解释乾坤两卦。又说:“故极乎阴阳之必异,莫甚于水火。火以@⑥水,所@⑥之水何往?水以灭火,所灭之火何归?水凝而不化,@⑥之者所以荡而善其化;火燥而易穷,灭之者所以息而养其穷;则莫不相需以致其功矣。”(《外传·未济》)这是说,阴阳之对立,莫甚于水火。表面看来,水火相灭而不相容,但无火烧水,则水凝而不化;无水灭火,则火燥而易穷;水火又交相养,此即“莫不相需以致其功”。其《内传·说卦》又论述阴阳二气的关系说:“动者阳起而动阴之凝,散者阴入而散阳之亢,润者阳资于阴以濡其燥,皑者阴丽于阳而得其和,止以遏阴之竟进,说以解阳之锐往。阴阳交相为益而无过不及之忧矣。……故能相摩相荡,而六子之用行,两间之化浃也。”这是对《说卦》文“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一章的解释。是说,阴阳二气虽各有其性能功效,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交相为益”,相互节宣,即相互补充和调节,所以天地万物虽各有差别,又相互资助,相济相通,融浃而为一体,此即“两间之化浃也”。惟其如此,物质世界及其变化方富有而又日新。“比类相观,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金得火而成器,木受钻而生火。”从而得出结论说:“若不互相资以相济,事虽幸成,且不知其何以成。”(《正蒙注·动物》)王夫之认为,此种相资互补,也就是“相反而相成”。
    (四)阴阳和谐
易学认为,事物发展的最佳境地是相互对待的双方和谐共处,协调为一,而不是相互对抗和分裂。强调阴阳和谐是阴阳变易思维的又一特征。乾卦《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即太和,指最和谐的状态。“保合太和”谓使阴阳两种势力保持最佳的和谐状态。这段话,就筮法说,谓乾卦六爻各有自己的规定性,但各爻之间处于高度和谐的境地,而没有刚柔相杂,相互侵犯之象,所以爻辞皆无凶语。就哲学意义说,谓万物因天道之变化,各得其应有的本性和寿命,天时节气的变化极其和谐,无刚暴之偏,方有利于万物的繁荣。“保合太和”是《易传》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理想。
自《易传》提出“太和”观念之后,历代易学都追求刚阳与柔阴的最高的和谐状态。如张载著《正蒙》,其首篇《太和》即以气处于最高的和谐状态为太和。《太和》开篇便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②@③、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不如野马、@②@③,不足以谓之太和。”此处之道指气化的过程。在气化的过程中,阴阳二气处于高度和谐的最佳境地,所以太和也可以称为道。张载认为,此境地中,涵有阳气清轻而上升、阴气重浊而下降、阳动阴静相互召感的本性。有此本性,方产生相互吸引,相互推荡,相互胜负,相互屈伸等运动形式。此种变化过程,开始时细微而简易,终究成为广大而坚固,即成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形式。这就是《周易》所说的变易之道。然而,不处于此种变化的最佳境地,不足以称为太和。在他看来,对立面的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认为对立的一方,不损害另一方,其相互推移方有可能,方有运动和变化。因此,他又说:“气本之虚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同上)湛一谓清净纯一,指气尚未相感的状态。意谓太虚之气未凝聚之时,虚而无形,尚未分化为对立的阴阳二气。由于相感而生变化,凝聚为刚柔、升降、屈伸等象。有象则有对立,有对立,其作为则相反;其作为相反,则相互仇视,即相互冲突和斗争,但冲突的结果,必定是归于和解。这是把对立面的和谐看成事物运动变化的泉源和归宿,而对立面的斗争或对抗,只是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的一种手段。
王夫之作为气学派易学的殿军,全面阐发了张载阴阳和谐的理论。他在《正蒙注》中解释“太和”说:“太和,和之至也。……阴阳异撰,而其@②@③于太和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也。”(《太和》)这是以阴阳合一之实体为太和,此合一之实体的特征是,阴阳相互吸引,不相悖害,浑沦无间,融为一体,也即《内传·系辞上》所说,“@②@③相得,合同而化”,故称为太和。他又提出“太和@②@③之气”、“太和@②@③之实体”,用来解释太极本体的内涵,认为阴阳二气作为世界的本体,其特性在于合一,即相成相济,协和为一;有此太和@②@③之实体,阴阳二气方能发挥动静、聚散、清浊等性情功效。因此,他又在《正蒙注·太和》篇解释张载“仇必和而解”说:“以气化言之,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终无相敌之理,而解散仍返于太虚。……相反相仇则恶,和而解则爱。阴阳异用,恶不容己;太虚一实之气所必有之几也。”照此所说,王夫之同张载一样,并不否认阴阳二气有相互排斥甚至相敌对的一面,如水火相灭,爱恶相攻等,但认为其相敌终归于相成而和谐一致,天道与人事莫不如此,王夫之又称之为“皆协于一”(《正蒙注·参两》),“万化之终极协于一”(《外传·未济》)。从而得出结论说:“天地以和顺而为命,万物以和顺而为性”。如果一味追求对立,甚至斗争,其结果必然是“使万物之性命分崩离析,而终无和顺之情”(《外传·说卦》)。此说通过阴阳相济互补的理论,终于提出了一种和谐的宇宙观,它强调对立面的和谐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宇宙中的个体在本质上是和谐一致的,而不是彼此毁灭。
总起来说,阴阳变易学说是以阴阳合一为中心观念,将世界看作阴阳对立面互动和互补的过程,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动态的境地,其运动总是对立双方互为消长、流转无穷而又相互补充,在均衡与和谐的状态中得到发展。此种思维方式所追求的是,阴阳对立双方在流转过程中的渗透和互补,即所谓“互以相成”。虽然也承认阴阳存在着相反、相仇、相攻、相胜的排斥和斗争,但并非一方吃掉一方,一方毁灭一方,而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与统一的手段。只有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和繁荣。此种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以对立面的斗争、对抗和分裂为核心的世界观,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具有自己的特色。
然而,阴阳变易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除上述所说之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它包含有逆向思维,即从反面看问题和追求负面价值的思维方式的因素。例如《易传》要求人们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当事业发达时,要觉察其中隐藏着的危机因素,迅速加以处理,防微杜渐,不能忘乎所以;当事业遭受挫折或失败时,要看到有利的因素,寻找新的机遇,不能垂头丧气。又如王夫之所说:“反者有不反者存”,“君子乐观其反”(《外传·杂卦》)。逆向思维来于老子,所不同的是,老子一切从反面入手,以使事物处于不败之地;易学则坚持中和原则,使对立双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以防止事物走向反面。其二,充分体现了整体思维方式。《易传》以“一阴一阳”概括《周易》的基本法则,将一卦六爻,八卦和六十四卦都贯通在一起;其一卦六爻又分为三部分,一二画象征地道,三四画象征人道,五六画象征天道,天道为阴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天地人各有其法则,又有共同遵循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从而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历代易学,如汉易“阴阳消长”的卦气说,宋易中邵雍阴阳配合的方圆合一图,王夫之“盈天地之间惟阴阳”的阴阳实体说,无不阐发此种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人从宏观和一体的角度,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个体事物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变化过程的思维传统,起了深刻的影响。
阴阳变易学说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哪些特色,对当今社会是否仍有价值,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这是当代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易学和哲学史研究者认真钻研和长期努力,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以上浅见,只是希望引起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深入探讨而已。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山下加昆
  @②原字为红的左半部右加因
  @③原字为红的左半部右加温的右半部
  @④原字为决的右半部
  @⑤原字为女右加后
  @⑥原字为火右加汉的繁体字的右半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