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上)

 悟道修行慧能 2013-10-04

转自——炳均之音

观大医师《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文有感

(上篇)

   古人说:“不知三部九侯,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也许在歧伯的年代他老人家即见识过此类,不然不会屡屡叮嘱,“释迦牟尼佛”曾预言我们这个时代是佛法之末法,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远古医家没有佛的远见以致对我们国医命运没有这方面的预言,不过用辩证法来看国医之末法是早已来临了,这是我的序!
   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必然要谈到“易”,战国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导阴阳学说。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对《周易》的理解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观念为后来易学家所吸收并用来解释《周易》筮法中的变化法则。《易传》的作者就是以阴阳变易的观念来解释《周易》的原理,《庄子?天下》篇概括为“《易》以道阴阳”。虽然还没有使用“金木水火土”的范畴,但其讲天地之数.以“五为贵”也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汉代以后,易学中的“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都是以阴阳五行观念解《易》的,历代易学家成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阐发者,从而推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释节气的变化解说《周易》原理,被称之为“卦气说”。“卦气说”的实质就是讲一年四季阴阳二气的消长运行,“京房”作为汉易的代表人物,其对《周易》占筮体例的理解,都贯穿了这一基本思想。他发展了《易传》中的阴阳说,鲜明地提出了阴阳二气说,并以此解释易学中的阴阳范畴,在“京房”看来,《周易》是讲变化的,所谓变化,无非就是阴阳变易。阴阳二气干变万化,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永无止境,这就叫做“易”。而事物及卦爻象的存在和变易总是又阴又阳不能拘于一个方面,比如“离卦”象为二阳爻中包一阴爻,这是“本于纯阳,阴气贯中”(《京氏易传》),所以才有文明之象。他认为,纯阳之体,必须其中贯以阴气,使刚阳之气趋于柔顺,即使其中虚方能发光照物,否则就会成为暴热而伤物。如果只专于一面有阳而无阴,或有阴而无阳,或者只能长不能消,其结果必然失败。所以《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以气具有两重性说明卦爻象具有两重性,“京房”还阐发了阴阳转化的观念,提出了“物极则反”说。如其释大壮卦说:“壮不可极,极则败。物不可极,极则反。”即是说,阳胜阴为壮,壮极则反于阴,所以事物发展到极端则走向其反面,故说“物不可极,极则反。”京氏认为,“物极则反”是同气候变化,,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寒极则暑,暑极则凉,所谓“阴阳代谢”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在中医五行学说中都得到了体现,将五行观念引入易学,始于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而较为系统地以五行学说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的吉凶则开始于京房。他以“五行”配入“八宫卦”及卦中各爻,乾配金,坤配土,震配木,巽配木,坎配水,离配火,艮配土,兑配金。乾卦为阳卦,各爻配以十二辰的“阳支”:初爻为子,配水,二爻为寅,配木,三爻为辰,配土,四爻为午.配火,五爻为申.配金,上爻为戌,配土。坤卦为阴卦,各爻配以阴支,初爻为未,配土,二爻为巳.配火,三爻为卯.配木,四爻为丑.配土,五爻为亥.配水,上爻为酉.配金。其它六子卦各爻,按阴阳区分,配入五行,更有甚者京房还以五行生克说解释八宫卦同其爻位的关系。八宫卦为母,其六位为子,母子之间依五行顺序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同时又依据五行休王说提出八卦休王说,认为八卦同五行一样,轮流居于统治地位,某卦当政为王其它卦则生死休废。所谓:“于六十四卦,遇王则吉,废则凶,冲则破,刑则败,死则危,生则荣。”吉凶随爻算,岁月运气逐休王。”京氏即以此解说卦爻辞的吉凶。“五行生克说”和“五行休王说”表现出卦与卦、卦与爻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待,以及王为主次的关系。相生即相互资生、相互助长之意。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是“生我”与“我生”两方面的统一。相克,即相互制约、相互克服之意,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是“克我”与“我克”两方面的统一。相生起推动发生发展的作用,相克起维持整体平衡的作用,休王则以相生相克说为基础,将五行联结为一个相互交织而又主次分明的整体网络,综合起来则成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机系统。此种学说无疑是一种辩证思维。
   以“五行学说”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是“郑玄”易学的一大特色。把《周易》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始于西汉“刘歆”的《三统历》。以五行解释八卦爻位则始于“京房”。“扬雄”受其影响,将“五行生数”和“成数”配以时间和方位纳入其《太玄》图式之中讲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和万物的盛衰消长。“郑玄”吸收了他们的观点,用来解释《系辞传》中的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他认为,《系辞》中所说的天地之数,就是五行之数。天地之数各有五,一二三四五和六七八九十之数即五行水火木金土的顺序。前者为生数.即“生物之数”;后者为成数.即“成物之数”。此天地之数又代表天地之气,天奇之数为阳,地偶之数为阴。仅有奇数无偶数相配即只有阳而无阴还不能生成万物。所以五行之生数和成数要相配合,即地六配天一,天七配地二,地八配天三,天九配地四,地十配天五,这就是《系辞传》所说的“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有此阴阳之数相配合,天地之气方能生化万物。他还以五行生成之数配以北南东西中五个方位表示一年气候的变化。“天一生水于北”表示阴气始于北方水;“地二生火于南”表示阳气始于南方火;“天三生木于东”表示阳气兴盛,“地四生金于西”表示阴气兴盛,“天五生土于中”表示土居中央分管四时。但是,只有阳气或只有阴气不能生成万物,所以阴气地六又在北方与阳气天一配合,阳气天七在南方与阴气地二配合。如此配合,天地之总数为五十五,也即“大衍之数”。由于五行之气各相并相通故减去五数,惟有五十,所以《系辞》说“大衍之数五十”。

  “方氏易学”指明末以“方孔炤”、“方以智”父子为代表的方氏家族的易学。由“方孔熠”三易其稿,“方以智”主持编定的《周易时论合编》是其代表作。“方氏易学”从易学中的气论观点出发,解释“阴阳”和“五行”的起源及其性能。他们吸收了“张载”以来“虚空即气”的观点,提出“两间皆气”说,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气,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是气化的产物。“大一之气”或“元气”自身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自相盘旋”,相互转化,又分化出“五行之气”,五气凝聚成形则为“五材”,即'水、火、木、金、土",五材又隐藏着五气,五气各具阴阳之性,彼此相制而又相成,交相为用,最终又归于一气,防阳五行皆一气流行的产物。气分为阴阳和五行,并非分而相离,而是相互包涵,阴阳即在五行中,“一时俱生俱成”,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但仍有差别和层次,所谓“不碍于次第质论”(《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图书五行》)”。这种观点是说,从大一之气到阴阳二气,再到五行之气,此种分化或转化过程,同样基于蕴涵关系,乃一逻辑地展开的系列。这就使其阴阳五行说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方氏"着重研究了"阴阳"以及"五行"之间的涵蕴关系。关于阴阳二气,"方氏"阐述了"阴阳体用互藏说"。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著《类经图翼》曾提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阴阳互藏”说。"方氏"受其影响,认为阳气无形体,以阴为"体";此阴之体又以“阳”为"用"。如火性为阳,其凝聚成体而为阴方有火炎向上.这是阳以阴为体,水性为阴.其中藏有阳气方能流动润下,这是阴之体以阳为用,即以其功能属于阳。总之,阳总是藏于阴之中成为主导。这就是“阴阳体用互藏”又叫做“阴阳自轮为主客体用”。阴阳不仅相互渗透.而且互为体用.相互包涵,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关于"五行"之间的关系又阐发了"五行互藏互化说"。"张景岳"在其"阴阳互藏说"的基础上,也曾提出五行互藏说,认为五行之中各有五行,五行互相包涵。如其所说:“所谓五者之中在互藏者,如木之有津.木中水也。土之有泉.土中水也,金之有液.金中水也。火之熔物.火中水也。……火之互藏,木钻之而见,金击之而见,石凿之而见。惟水中之火人多不知,而油能生火,雨大生雷,湿多生热,皆是也。”《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方氏”易学的五行观即吸收此种学说而来。“方氏”不仅区分了“五气”和“五材”,而且详细分析了五行各自的性能。认为水为湿气,火为燥气,木为生气,金为杀气,土为冲和之气,能调合各种气,所以“水火木金”四气皆因“土”而成形.“土形”为“五材”之主,这样其“五行”又成了物质的“五种性能”及构成物体的“五大元素”。在“方氏”看来,“五行”不仅相生相克而且互藏互化。如其论海水的由来说,土中藏有火气,火气上升,遇冷则转化为水气,水气凝结成水则下降。地体最重,水轻于土,故下降之水浮于地上。地球形如胡桃,有凸有凹,水则汇集于凹处而成海。这是以"水火土"三行的性能和互藏互化解释海水的形成。总之,五行之气相互包涵,一行之中各具四行,自然物性所以有差别在于所禀五行之气的多少强弱不同。此说不仅认为不同的物质形态相互包涵而且互相转化,“五行”作为阴阳二气运动的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此种对物质现象变化的观察,同样闪烁着辩证思维的光芒。
    从以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医经典《内经》以及后世几乎所有理论都受到了《易经》的影响,所谓不知易不可为大医是毫不为过的!如在《内经》阴阳别论篇曾言:“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等类似此类的很多论述其数就是运用了“生物”与“成物”之数的原理,其理则运用了阴阳五行气化之机,这些论述并非荒谬之言,其中涉及到许多《易学》思想的精髓,把数理.五行之理.天文地理几乎全囊括其中,这对当今提倡的治未病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法门”!可惜很少有人懂得临床运用它们了,看到这里我们再来看《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署名陈达理.大师的文章里大致说的几个所谓的点:我在其每一点下谈谈我学习此大师文的体会。
(一): “木、火、土、金、水”不能很好地说明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二):五行学说不能完整地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五行学说运用相生相克理论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按五行理论,每一脏器只能对另一脏发生直接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大师文)
(批)……“五行学说”其本身并非国医学所独创,而是上古圣人对天下万事万物现象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伦无所不包容,其源于阴阳,即如“方氏”所说“阴阳二气自相盘旋,相互转化,又化分出“五气”.“五材”。故而推之天文地理则有五方八风四季往复,推人之生理则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七情六欲.九窍十二节,演人之病理则有表里虚实之分别,其学说本身讲的是万物“常”与“变”的规律变化,其重点在探讨推测“先天无形之能量盛衰及转化归属去留”,属于“活法”和“数”“理”“体”的概念!故而《内经》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灾害生,从之苛疾不起”。而“藏象学说”源于《内经》,受益于《易》,着重讲“后天人之形质及现象,是“定法”和“用”的范畴,二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犹如“宪法”和“法律”之相依,那群大师所说的五脏相关理论也并非现代独创.实是东抄西划拉“藏象学说”之枝叶而已,哪一条古人没有说过?有何新意可言。历代大医竭其天赋.深研易理.察观天地之微妙.再验之于实践已完成对“藏象学说”的理论补充,又岂是这些连完完整整的《易》都没看过的大师妄评妄判的呢?“活法”与“常法”“理.数”与“体.用”之结合运用则完成一套完整之国医思想理论体系大法!如《内经》所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再有: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諅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侯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在《内经》卷末的九篇大论也是做了很务实详细的说明!岂是所谓不成调的脏腑相关理论所能比较的,所以在此再和各位凡是有志于国医研究的同修们说一句,要学好国医唯有一个方法,静下心来看古书,现代大医的书别看!因为你没有“根基”!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用一句现代的话说,现在的人肤浅而不厚道!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