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里的猫腻!你赚的钱都被费率吃掉了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20

一、带你炒股的“专家”,是从你口袋掏钱的人

在投资市场上,诱惑是很多的,总有人告诉你,他可以打败市场,但实际上他们赚的钱不过是手续费。

比如电视上的分析师,通常都是券商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他们就是靠佣金来提成的,所以会经常鼓励大家短线操作,因为每交易一次,他就提取一部分佣金。交易股票基金的次数越多,你的收益越差,因为你赚的钱都被手续费吃掉了。

但是,你买卖的次数越多,所谓“分析师”的佣金收入也就越多。不管你赚没赚到钱,他都肯定是赚钱了。

经纪人和基金公司跟你的诉求,根本就不一致,他们就是要赚佣金和管理费,所以你听他们的,能有好的结果吗?

还有人喜欢听经济学家的,他们是通过讲课赚钱的,主要就是靠说一些雷人的话走穴吸引眼球,你听这些人的观点,还想赚到钱吗?

真正从市场上赚钱的专业投资者,比如养老金,私募基金投行的自有资金的资管计划,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资产类别的配置,而并不太关注该什么时候买卖,买卖什么股票。

在券商研究机构里面,做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经济学家,他们才是最值钱的,收入也最高的,而这些经济学家,基本没空教你一个散户如何理财。

二、声称收益超高的基金,都跑不赢指数

有人做过一个测试,挑选了将近500只主动基金,他们都以跑赢市场为目标,然后用1993年到1998年为第一个五年,1998年到2003年为第二个五年,结果显示,在第一个五年46%的基金跑赢了市场,第二个五年却只有8%的基金跑赢了市场,而两个五年都跑赢指数的,只占2%,也就是10只基金做到了。

一只基金过去表现很好,未来能不能表现同样很好呢?

不一定!这个跟很多特殊情况有关,比如有些基金就是牛市前成立,刚好募集完成就赶上了牛市,于是它就跑到前面去了,市场风格发生变化,它就完全找不到北了。

如果要按照历史业绩挑选基金,最好多看几年,看看它在牛市里的表现,也要看它在熊市里的表现。光在牛市里表现好是没什么用的。

另外,还要关注主动基金的风格问题,如果市场风格不对,它一直下跌,也并非什么坏事情。至少要比那些墙头草来回倒的基金要好一些。

所以买什么基金,千万别听理财顾问,也别听银行销售的,更别看网站上那飘红的业绩,一定要认真分析他们过往的表现,研究它的风格,甚至制定适合的策略。

如果这只基金还处于回调之中,那么显然定投是最合适的手段,如果已经底部攀升了,那么一把买入效率则更高。

如果你无法辨别,先从指数做起,同时去加紧学习,用不超过十分之一的钱参与主动基金,直到自己能够看懂,能够掌握积极的主动投资的时候,再重新回来。

一定不要在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去瞎买股票和基金,这样你会很快速的赔钱,这个学费是相当昂贵的。你不愿意为学习花费的成本,会在资本市场上,成千上万倍的补回来。

三、主动基金的费用,远高于指数基金

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的申购赎回费都差不多,但是管理费和托管费,被动指数基金要便宜的多,一般不带增强的ETF连接基金,每年只有0.5%的管理费,0.1%的托管费,而纯粹的主动基金,则管理费每年1.5%,托管费0.25%。

给大家算一笔账,假设你分别投入了10万块钱,买了费用最高的主动基金,和费用最低的指数基金,而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业绩都一样,投资期限30年,这30年中股市平均每年涨10%。

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每年的本金乘以1.1,然后再乘以一个99.4%,30年后,你的本金翻了14.6倍,而投资主动基金的,每年的本金乘以1.1,再乘以98.25%,涨到102万。换句话一个赚了136万,一个赚了92万,有44万的利润,都被主动基金的管理费吃下了。

如果把投资年限进一步拉长到50年,投资指数基金的最后资产是869万,而主动基金的只有485万,收益差了将近一倍,相当于你在50年间交了400万管理费。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假设,那就是主动基金不跑输指数的情况下,而实际上,主动基金在这么长的时间范围内根本跑不赢指数,所以最后的投资差异极大。所以如果您心存高远,打定主意要长期投资,那么就尽量选择指数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