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腿,寒气大本营 ,艾灸多灸腿,更是养全身

 没事来看看 2019-07-20

老寒腿可不是老年人的专病。虽带着“老”字,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此病。

因为寒气是往下走的,寒气从背进入,其次从臀部往下,一直到大腿、膝腘窝,所以身体的寒气最终都会聚集在腿部。

腿寒会诱发“老寒腿”,但腿寒的危害可远不止于“老寒腿”,会诱发各种疾病。

腿,寒气大本营

1、衰老从腿开始

腿是人的根,根一冷,上面的枝叶就容易萎靡,枯黄,衰老。

所以中医说,木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反之,若长期腿寒,腿部与大脑之间指令传导的速度和准确性就会下降,继而累及全身健康,影响寿命。

2、易上火

腿寒的人,下半身冷,但上半身容易积热。因为寒主收引凝滞,血液会在腿上产生滞留,导致人体的气血循环不畅,阴气无法上升,阳气无法下行。

上半身阳气压制了阴气,就成为火气,引起上火,久而久之人的体质也会变得上热下寒,衍生诸多疾病。

3、引发心脏病

人的血液回流依靠小腿肌肉收缩,腿寒会影响小腿肌肉的收缩功能,携带了废弃物的静脉血难以回流心脏,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心脏病。

4、湿气丛生

腿部负责储藏血液,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集中在双腿。腿寒,遇到湿气,就会相互裹挟,形成寒湿。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而,湿邪为病,多伤及人体下部。

小腿是脾经的主要阵地,脾主运化水湿,故而脾虚导致的水肿主要体现在腿上,像小腿肚发酸发胀、双腿乏力、下肢水肿,多是水湿聚集的表现。

5、闭经等妇科疾病丛生

人的腿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脾经、肾经、肝经,都是养阴的经络。尤其是腿部有三阴交、足三里,都是妇科要穴。一旦受寒血瘀,气血难以下行,就会直接导致女性经量减少、推迟、痛经甚至闭经。

腿在夏天更易受寒

很多中老年人都把“老寒腿”当成秋冬时节寒冷时易发的疾病。其实夏天久居空调房,且夏天湿气更重,人们不注意防寒,腿部直接暴露,受到的寒邪、湿邪比冬天更猛,病根此时潜伏,到了寒冬一遇风寒就彻底点燃疼痛。

膝盖凉、腿发冷,此穴是个小太阳


伏兔穴归属足阳明胃经,伏兔穴的穴义,就是胃经气血中的脾土微粒物质,在这里沉降堆积。也即是说,这里的脾土物质非常丰厚。因此,它可以天然地具有健脾、祛湿、温补的作用。

在中医语境中,脾属土。脾,主气血生化。因此,利用伏兔穴,可以实现健脾而利气血的作用。同时,脾主肌肉,对四肢的健康与否有重大影响。

所以,通过这伏兔穴,一方面能促进气血濡养周身,一方面能补养四肢肌肉,自然可以对肢体疾病,产生很好的治疗作用了。

正因如此,伏兔穴的主要功能,历来就是治疗膝盖以及发凉、腰部酸痛、下肢酸乏无力,双腿麻痹。这些都是伏兔穴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的。

因此,当出现双下肢发凉、冷痛、肌肉乏力、行走不便症状,我们就可以利用伏兔穴。尤其是膝盖冷痛这一症状,用伏兔穴的效果最好。可以说,这伏兔穴是下肢的天然“小太阳”。打开它,让气血温煦肢体,实在是一件养生之宝。

此外,以下穴位也要多艾灸,能够有效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1、血海

2、足三里

3、三阴交

4、太溪

5、阴陵泉

艾灸多灸腿,更是养全身

1、  引火下行:最近很多灸友反馈艾灸后上火的情况,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涌泉),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2、  润肺濡肠: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3、  滋阴补肾: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4、解决手脚冰冷: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解决手脚冰凉。

5、促进排毒:人的腿上有肝经和胆经,这是身体排毒的两大重要通道,艾灸这两条经络上的穴位,有助于身体清除垃圾毒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