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昵称57155027 2019-07-20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怀圣寺的礼拜大殿

写在前面:

怀圣寺,建于唐贞观初年,也就是伊斯兰教历5年;

怀圣寺为“回教之祖,名贵圣穆罕默德,寺号怀圣,怀念贵圣也”。

(穆罕默德)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怀圣寺,中国第一座伊斯兰教堂

怀圣寺,建于627年?

相传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门徒4人来华传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伊斯兰教历5年)经海上丝绸之路从波斯湾到达广州,开始在中国传教。

同年(627年),阿布·宛葛素和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捐资修建了这座清真寺。据《南海百咏续编》载:怀圣寺为“回教之祖,名贵圣穆罕默德,寺号怀圣,怀念贵圣也”。可见,怀圣寺寺名是这样得来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看月楼的门厅看出去

据《闽书》记载,“(穆罕默德)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可以推断:阿布·宛葛素即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贤”。

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

据《羊城古钞》记载,古代“每岁五、六月,番人望海舶至,以鼓登顶呼号,以祈风信”。当时建塔的目的大约有四:(1)作为船舶的指示探照灯用。(2)指示风向用。(3)登塔顶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用。(4)显示伊斯兰教的威力,使人起敬。该塔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邦克楼之一,与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大小相仿。光塔形体独特,为我国塔林所罕见。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明代时期,光塔指引珠江上的船只

怀圣寺坐落在广州的光塔路,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因寺园内种有凤眼果树和龙眼树,又被称为龙凤寺。据现在的史料,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

怀圣寺与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

光塔,为阿拉伯货船导航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建于唐代的怀圣寺光塔

光塔始建于唐代,青砖砌筑,塔身圆筒形,向上有内收;表层涂抹灰砂,塔身开长方形采光小孔。为1934年重修。此塔为国内现存伊斯兰教建筑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

光塔整个用砖石砌成,主要砖墙,内外墁灰,建筑平面为圆形。有前后二门,各有一磴道,两楼道相对盘旋而上,到第一层顶上露天平台上出口处相汇。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圆形小塔,顶部用砖牙叠砌出线脚,上砌尖形顶,塔顶在最初原是金鸡向凤飞翔设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礼拜大殿的屋檐

到明代,该塔金鸡一再被飓风吹落。修复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又复为飓风吹落,后遂改为葫芦宝顶,之后又改为橄榄形。

该塔露出地面部分总高为35.7米,现据专家考查,认为塔下面土掩埋部分尚有数米。古代有关记载说塔高16.5丈。该塔因年代太久,现已经日益倾斜,若遇地震,上部小塔将难免坠毁。

这种古老的圆形砖塔,并使用砖磴道盘旋而上,在我国古建筑中确实很特别。我国砖砌佛塔,最古的如唐代多为方形、转筒状建筑,用木梯木楼板上下。到宋,才出现八角形及砖磴道的砌法,但砌工简单,与光塔的圆形双楼道的精巧技术,远远不能相比。专家以为清真寺宣礼塔的磴道技术,影响并提高了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不是一件小事。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中式楼顶上镌刻着伊斯兰教义

有关光塔的建筑年代问题,目前尚未确定下来:唐代、宋代、元代?

现存寺内的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郭嘉从《重建怀圣寺碑》及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南宋岳珂《程史》都认为建于唐代,或可采信。

慈禧太后赐怀圣寺墨宝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坐西朝东的礼拜堂

历史上怀圣寺曾因火灾而后多次,现存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次修建的。全寺占地面积4.5亩,建筑总面积1553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

在南北向主轴线上依次建有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光塔在寺西南角,还有回廊和碑亭。

怀圣寺三重南向的院门:第一重门临街,不注意可能都很难发现;进门之后二重门上写着“怀圣寺”;之后是一扇木质屏风,背后窄窄的过道是第三道院门,上题:崇教西域4个大字。教崇西域牌匾是大清光绪皇帝御赐怀圣寺的,上盖皇帝之宝御印。但最为稀罕的是据传:教崇西域,4字为慈禧太后的亲笔。毕竟,慈禧老佛爷的墨宝还是极为稀罕的。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慈禧手书、光绪盖印的“崇教西域”匾

穿过第三道门是看月楼;两边是东西回廊,以及月台和伊斯兰教独特的净身的水房。

礼拜大殿置于院庭的正面,大门朝南,但大殿却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它由3间带周围廊、歇山重檐绿琉璃,带斗拱的古典式建筑组成。

礼拜大殿内部造型庄严肃穆,大殿内部洁白明亮,用木地板及三面拉门,殿内装饰虽少,但很整洁大方。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每一次的修建,都书写在礼拜大殿梁上

寺内大殿梁下题字为:“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计四年岁次乙亥三月廿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己再重建。”

整个大殿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充分显示了大殿的高贵威严、石栏杆板上的雕刻各异,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狮子、游鱼等物,极为活泼生动;均为元明时代的作品。

礼拜大殿的西北方为教长室、藏经室。

寺内藏有元代至民国中丈、阿拉伯文碑、匾共40余方。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大殿月台周边的栏杆上元明时期的雕画

后记:

唐、宋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修建了一座规格宏大的清真寺,寺的名字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尊从和怀念。

走出怀圣寺,匆匆走过的行人中:有包裹头巾的伊斯兰信徒,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也许唐代伊始,广州就已经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了。

谁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慈禧为它亲自题字

气势磅礴的屋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