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豇豆种出大名堂/贵州/广西/江西/四川/湖北/辽宁/套种辣椒/腌制酸豆角

 榆杨 2019-07-20
贵州平塘县新关村小豇豆种出大名堂  2019年7月2日 

采摘豇豆。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近年来,平塘县卡蒲乡新关村以村合作社带动村民的模式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将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日,新关村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的近150亩豇豆迎来了大丰收。

  在卡蒲乡新关村百亩豇豆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穿梭其中,忙着采摘绿油油的豇豆。一条条成色好,外形饱满的豇豆,很快便装满了篮子,村民们一边采摘,一边赞叹着今年的好收成。

  长期以来,新关村群众主要依靠外出务农增加经济收入,年轻劳力基本全部外出,村里撂荒土地多。一年前,卡蒲乡经过考察,通过招商引资,决定在新关村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助民增收。自2019年3月开始种植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豇豆丰收,迎来上市,因其生长品质好,很受欢迎,在市场上销售火热。

  雨虹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韦自凯说,“豇豆高产的时候每亩能产4千斤左右,大概要采摘两个月,今年种植的150亩豇豆,批发出去正常情况下是按1块3左右销售,产量大概60万斤,产值在78万左右。”

  企业算大账,村民算小账,在蔬菜基地务工几个月的村民罗育光告诉笔者,以前只能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玉米等,一年到头只够自家食用,赚不了钱,现在村里有了统一种植管理的蔬菜基地,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给他们提供就业的岗位。“从三月份开始种植以来,插杆杆,敷地膜,现在豆豆已经丰收了,从三月到现在,我们已经有6千多块钱,活路也比较轻松,主要是离家近,这点非常好,我们干起来也非常感兴趣。”正在采摘豇豆的村民罗育光高兴的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新关村蔬菜种植基地目前种植有豇豆、茄子、四季豆等蔬菜600余亩,日均带动村民就业60余人,新关村完成从“输血式脱贫”到“造血式脱贫”的转变。村支部书记罗国帅说,“我们新关村的蔬菜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明年我们将持续扩大我们的种植规模,以产业带动群众的经济收入,早日让我们的毛南族群众脱贫致富。”(谢政融)

贵州平塘新关村200亩豇豆上市  2018年7月12日 

多彩贵州网讯(刘朝荣)近日,在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200亩豇豆种植地里,几十名当地群众穿梭在豇豆“丛绿”之中,借助早上凉爽的天气,忙碌着摘采豇豆上市销售。 

 现场搬运

  在新关村豇豆种植基地里,沿着弯曲的通组路行进,不时会遇到收购豇豆的外地车辆迎面驶来。蔬菜地旁边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的停放着转运豇豆上车的货运机三,蔬菜地里的小路上,十几名当地群众挎着菜篮子或挑着竹筐装着慢慢一篮的豇豆向路边的临时收购点走来。大家分工明确,有负责摘采的、有负责挑运的、还有负责打捆上车的,菜地里呈现出一片蔬菜摘采的忙碌景象。

  在蔬菜基地摘采豇豆的新关村拉节组村民黎仕群告诉笔者:“老板请我们来摘豇豆,每人每天80元工资,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有辣椒、茄子等着我们去摘,往后几个月都能到菜地里务工,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 

 正在采摘豇豆

  平塘县“校农结合”订单式的生产既富了贫困户,也暖了学生的胃,还从品质上让收购商放心收购、放心销售或深加工,实现了“多赢”的发展目标。从贵阳到卡蒲毛南族乡收购蔬菜的客商付邵红介绍,现在他们每天要从新关村蔬菜种植基地收购6000多斤豇豆运往贵阳进行深加工。

  据了解,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通过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带动,指导群众自发组建“产业发展事管委”,将党支部作用发挥好、群众基础好、有技术的党员推选担任“产业发展事管委”主任或委员,发挥党员在生产种植、技术管理、销售对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采取“学校+基地+农户(贫困户)、学校+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学校+村委会+基地+农户(贫困户)”等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发展。通过“学校+”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就地务工、年底与合作社分红三种方式至少实现每年保底收入2500元以上。 

 捆扎好装车

  自去年三月份以来,平塘县积极探索群众脱贫路劲,以创新方法先试先行,在卡蒲毛南族乡率先试点建立“校农结合”发展模式,以“校农结合”示范带动为主要发展契机,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园区占地2000亩,种植面积1110亩,主要分为200亩豇豆种植示范区,760亩芸茸种植示范区和150亩茄子种植示范区。园区产值预计达1100万元,将带动247户855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9月27日,高安市石脑镇万家村村民在整理豇豆。

   “一亩豇豆,三亩棉花,五亩水稻。”江西高安市石脑镇一些农民这样形容种豇豆带来的收益:种一亩豇豆相当于种三亩棉花或五亩水稻。

   “要不是种了豇豆,我早就外出打工了。”熊家村42岁的村民熊小兵今年种了3亩豇豆,每天凌晨3点,他就到菜地里采摘豇豆,他说种豇豆给家里至少增加了两万元的年收入。

   记者在石脑镇几个村庄看到,田地里豇豆架子上挂满密密麻麻的豇豆,一派丰收景象。当地农民忙着采摘、装运,赶早将采收的豇豆送到冷库保鲜。晚上,大货车把豇豆从冷库外运,销往广东、江苏、上海等地。

   近年来,石脑镇充分发挥当地便利的交通和地理环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发展豇豆种植,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亩,数千户农户从中受益。李家村56岁的村民李细根说,目前豇豆的批发价是每斤1.8元,今年上半年他家种的一季豇豆就赚了4000元。 (记者 周科摄)

9月27日,高安市石脑镇万家村村民在清洗豇豆

2020年6月20日 “自从村里发展豆角种植产业后,我家这几年的种植面积都在增加,今年种了3亩多,一年下来光豆角收入,预计能达到2万多元。”6月2日,记者来到江西高安市石脑镇菜田蔡坊村的...
 

辽北辣椒第一村法库县小辣椒套种豇豆种出大名堂
    冷藏保鲜  2019年3月19日 
11月14日,记者来到有着辽北“辣椒第一村”美誉的沈阳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美好景象:蓝天白云下,成片红红的辣椒宛如一簇簇跳跃的火焰,映衬着椒农们的张张笑脸。站在自家辣椒垛儿前,村民李红月手法熟练地对辣椒进行分拣、挑选、晾晒,“今年咱家种了20亩辣椒,总产量1万多斤,要是按每斤六七块钱批发,咋说也能挣个5万多元!”

  小辣椒种出了“大名堂”
  “颜值”高、辣味香浓,让长岗子村的辣椒远近闻名。每年秋收时节,来自重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经销商早早在村里“安营扎寨”,挨家挨户“抢”货源。长岗子村村委会主任马义泉告诉记者,有457户的长岗子村,受益土地合作经营,今年种了3200多亩辣椒,产量近500吨,其中三分之一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从1998年小面积试验性种植辣椒,到如今成为辽北“辣椒第一村”,长岗子村村民依靠“小辣椒”开辟了一条“致富路”,每年仅靠种植辣椒一项就获纯利500万元。不仅如此,长岗子村在辽宁省还率先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51户农民将自家承包的922亩土地集中到合作社,统一打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土地股民”,种植有了保障,年终给分红,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套种”豇豆让收入翻倍
  “我们长岗子村的辣椒为啥年年大丰收?咱有秘诀啊!”马义泉笑着说。原来,根据辣椒的生长习性,长岗子村椒农研发了“套种”豇豆的新型种植方法,“辣椒种植不能过密。通风好,长势才喜人。村民发现,辣椒与豇豆间隔2、3亩地交替种植,解决了辣椒通风问题,豇豆产量也高。”椒农孙秀菊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的20亩地,豇豆纯利4万多元,比单纯种植辣椒收入翻倍。”

  不只是“套种”豇豆,说起种植辣椒,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用马义泉的话说,“我们的椒农各个都能当技术员。”采用科学方法种植,离不开省农科院专家的亲临指导,“何时驱虫、何时除草,何时种植新品种,专家和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把课堂搬进了庄稼地。”今年,长岗子村新种植辣椒品种“九头鹰”、“红太阳”又喜获大丰收。

  冷库保鲜让辣椒“保值”
  过去种植辣椒,椒农“靠天吃饭”,市场行情随着产量多少而起伏不定。怎么能让椒农辛苦劳作一年的辣椒收益“保值”?长岗子村椒农想到了好办法。

  在椒农李红月家,记者见到了辣椒保值的“利器”——由三间平房改造后建成的冷库。“辣椒贮存期短,尤其不能过夏,易发霉变味。但是冷藏保存,辣椒的色泽、口感如初,存放2年拿出来都和当年产的新辣椒一个样。”?

  冷藏辣椒,规避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渐成长岗子村椒农的“新时尚”。不过,修建冷库动辄几十万元的投入,对小户椒农来讲,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部分椒农,长岗子村采取“企业+合作社+专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打通产品销售渠道,与沈阳新东盛、山东武城辣椒购销中心签订购销合同,将产品远销到海外市场,切实解决椒农的后顾之忧,让“小辣椒”变成“钱串串”。

华容青豆角_百度百科-2011年,华容青豆角保护面积5300公顷,年产量16万吨

农大丰收一号黑仁油青豆角【特高产、粗条、抗病性强】

农大丰收一号黑仁油青豆角【特高产,粗条,抗病性强】

发布企业: 广州世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13926050268

发货地址:中国 广东 广州市天河区 五山路省农科院种子市场


 

产品规格:500克

特征/特性:该品种适应性广,耐热,耐湿,抗病,荚长65-70厘米,横径1.2厘米,成荚率高,夏季播种至初收约35天,延续采收期30天以上,品质优良,种子不易显露,嫩荚,不易老化,无鼠尾,双荚率高,荚色油绿,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最适宜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南菜北运栽培。



 武山豆角远销北京、哈尔滨、郑州、新疆等20多个省市

武山豆角成为群众增收最快的产业之一 

武山县持续三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扶持发展豆角产业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武山豆角是这样走俏市场的

2019年7月22日 天水在线7月21日报道 今年,武山豆角丰收了,全县共完成豆角种植5.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到10万吨。截至目前,销售火爆,共销售豆角4万吨,产值达2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大量销往北京、上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