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好“丰”景]辣椒红、豇豆绿、钱袋鼓, 玉溪元江农民喜获丰收

 小龙pph46btb60 2022-10-28 发布于山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呀

一年辛苦的忙碌

在这时都有了回报

在玉溪元江

辣椒红了、豇豆熟了

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

大家都乐开了花

一起来看看吧

↓↓↓

这个时节,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龙潭乡偏僻的山村显得格外热闹,小货车穿行于乡村公路,收购商在村头收购辣椒、八角、竹笋。在山间台地,大哨村的长辣椒还没有采收完,水可莫村的小辣椒又进入了采摘期,绿油油、红彤彤的辣椒挂在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

“我家今年栽了4亩多辣椒,现在已经卖了6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6块多,还是划得着的。”大哨村村民白燕美说,大哨村距离县城百余公里,以前种玉米要自己拉到城里卖,收入较低,现在收购商进村收购,过了秤就能把辣椒换成钱,收入翻了一倍多。

据了解,近年来龙潭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引导各村群众发展辣椒产业,并从优化产业品种、提升技术服务、精细田间管理、畅通产销对接等方面着手,保产保质保销路。今年,全乡共种辣椒250余亩,其中村集体托管20余亩,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在发展辣椒产业时,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订单种植等方式,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收入也有了大幅增加。

和龙潭乡一样,元江县山区乡镇为破解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难题,在大力发展壮大坚果、茶叶、八角等生态产业的同时,长短结合,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因适合山地间作套种、方便储运等优势,辣椒产业在元江县偏远山区那诺乡打芒村、因远镇都贵村等地逐渐红火起来。通过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小辣椒盘活了偏远农村闲置土地,整合劳动力资源,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1千余亩,产值达500多万元,不仅为偏远山区农民打开了一条增收致富路,还壮大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澧江街道

这里的种植户们

也迎来了丰收季

他们收获的是嫩绿的豇豆

↓↓↓

走进澧江街道南昏村委会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成片的豇豆长势喜人,藤蔓上的豇豆垂条细长、豆粒饱满、鲜嫩无比。村民们有的忙碌地穿梭在田间采摘豇豆,有的在地头娴熟地分拣、捆绑、装车,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我家种了4亩冬早蔬菜,去年仅豇豆一项就有4万多元的收入,今年豇豆价格每公斤5元,销路不愁。”正在采摘豇豆的波鲁母小组村民马永明高兴地说,豇豆易种植、好管理,生长周期短,收益快,市场价格稳定,收益可观,村民们都叫它“金豆子”。

南昏村委会推行“菜—稻—菜”轮作,一年种三茬,这一茬南昏村共种植豇豆795亩,预计产量达2000余吨,因品质好又错峰上市,深受外地客商青睐。据南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玉明介绍,通过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全村集中引进优质品种,做好科技服务,统一发布信息找销路,群众只需要安心种好蔬菜。南昏蔬菜从单打独斗小范围种植,发展成了有规模、有品质、有特色的富民产业,2022年,南昏村委会有8个村民小组种植冬早蔬菜,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年产值预计达2100多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近年来,澧江街道充分利用坝区水资源丰富、干热河谷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冬早蔬菜产业,用“支部引路、党群共富”的思想,做大规模、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强品牌,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努力做强“产”文章,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李春丽杨茜通讯员李宫秀刘雨王芳袁新刘政佳周魁摄影报道

一审杨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