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别故乡

 阿西雅娜 2020-07-23

【勒鞘】

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

收获感动,温暖同行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的心中

席慕容《送别》

再别故乡

文/十月风景

再别故乡的时候,总是觉得日子过得飞快。纵使已经和家里人再度重相逢,但是离开的时候心里还是有千万分不舍。虽然各种交通和通高速发达的今天让我们各自的距离仿佛不再遥远,但是,离开的时候依然不免会有一些淡淡的忧愁。

乡情和亲情是永远不会变的情结,一生里要来来往往最多的也是故乡,每回来一次,心中就多一份热爱。回来千百次,走的时候还是依依不舍。

这份依恋和热爱,仿佛就是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深喜爱和倦恋,因而每次离开的时候总是不禁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禁喃喃诵起那几句经典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离开的时候若是云淡风轻,风和日丽或者也还算好,至少不会太悲凉。最怕的是风雨凄凄,无边落木潇潇下。环境和天气总会使人或多或少与自身的所感所思联想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因此古人的诗就是因为这些应景而来的。比如: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比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比如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之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等。

人是群居动物,总是不喜欢离别。但是人又是多愁善感的动物,哪怕再不喜欢,却也还是努力适应和消融。离别的时候,相对于大人来说,或者也还能忍受和自我安慰多一些,毕竟大人的自控能力比较强一些,他们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至少不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但是相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赤裸裸纯天然的,没有半点装饰,也无须装饰。小孩子伤心哭泣的时候说来就来,就像他们开心快乐的时候想笑就笑。那一天,我的小侄女在她爸爸妈妈离开家上南宁工作的时候哭得不能自己,那场面让人看了真是肝肠寸断,无法呼吸。

小侄女已经慢慢懂事了,每次爸爸妈妈回来看她总是特别粘人,好像生怕一不小心一夜醒来爸爸妈妈又不见了,那种强烈的不安心理总是让她飘忽不定,魂不守舍。在她的眼里总是能看到淡淡的忧郁和哀愁。小小年纪的她总是特别懂事,让人看了又心疼又无能为力。

再别故乡,为什么让很多人依依不舍和放心不下?故乡里有什么,能够让人那么牵肠挂肚魂萦梦牵?说到底,就是因为故乡里有老人和孩子,正是因为他们才使得每一个游子念念不忘,日思夜想,难以释怀!

别再说什么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离别了就是离别了,重逢又不知是要等到何年何月,这望穿秋水般的等待总是让人找不到安慰自己的借口。特别是小孩子,他只会觉得时日漫长,他哪懂得跟你计算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再别故乡的时候,故乡的风景从窗外一点一点地往后退去了,这退去的风景就像这褪去的光阴,老人和孩子的音容笑貌也跟着这一路的风尘渐渐消失了。当一个人静静坐在窗边看着故乡熟悉的风景时,心中不禁一阵阵悲凉涌起来,苍茫的天地间,哪里是故乡,哪里是他乡,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家人还好吗?会不会也跟着自己一样在牵挂着对方?为什么刚刚离别就有那么强烈的想念?

也许,这就是亲情,也许,这就是乡情,也许,这就是爱。刚刚离开又在想念,此时此刻,终于感受到了李清照“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切身体会。也突然想起了有好多话想说却什么也说不出口了。再别故乡,感受多多,思念多多,真是山一程,水一程,路一程……

勒鞘闲话

再别故乡,当列车启动,当窗外的风景渐渐模糊远去,你在想些什么?是不是还有好多话还来不及说,是不是还没有玩个尽兴又要匆匆离去,是不是刚刚离开又想念了?总之,我的心是不淡定了,到处飘忽不定,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触?

十月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