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黄元章3355 2019-07-20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大多数管理者都已了解并认同了平衡计分卡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了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所具有的滞后性、短期性和片面性缺陷,认识到要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兼顾短期经营结果与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建设。

然而,尽管大家认同平衡计分卡理念,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惯性思维与错误认识制约了平衡计分卡的有效落地,尤其是在客户维度评价方面,往往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导致绩效评价与企业的战略意图、管理导向出现偏差,绩效评价的结果与业务实际出现偏差。

1、平衡计分的四个维度内容及相互关系

典型的平衡评分计分卡包含了“财务、客户、内部运营与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其中财务维度主要指衡量企业经营结果的财务性指标,客户维度主要衡量从客户视角如何看待企业,内部运营维度则指为了实现满足客户需求,战胜竞争对手,让客户愿意买单,而在提升竞争力方法所做出的努力。学习成长维度指为了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营,人员素养、组织氛围、流程效率、信息化等基础能力的培育与提升等等。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在大多数教科书中,往往会将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当作考核的终极目标,将财务回报视作唯一对股东价值回报或者战略目标的衡量,而其它维度都是为了财务维度目标的达成,这种理解有失偏颇,也很难解释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活动。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众所周知,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是不盈利的,而且甚至会长期不盈利,如亚马逊、特斯拉、京东、美团等等。虽然这些企业长期不盈利,但并不妨碍企业市值持续走高,并不妨碍投资人股东获得高额回报。一些人认为这些现象是互联网经济所特有的,认为是在改写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

其实并不尽然,因为股东价值并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性经营结果。股东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内部运营、客户、学习成长等等凡是能够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都代表了股东的价值,任何一个维度做到足够好,都可能带来股东价值的提升。因此,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尽管一般情况下学习成长维度提升会导致内部运营指标的提升,内部运营提升会导致客户维度提升,客户维度会带来财务结果的提升,但并非绝对,有的时候,每一个维度本身并非是为了向上支撑,而是这个维度本身就是股东价值利益所在,改维度指标的提升甚至短期会损害向上的运营、客户乃至财务维度指标表现。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2、绩效评价要重视客户维度

传统的直线式组织模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所有的人眼光朝上,而不是朝外,所有的人只关心上级的需求和评价,而不关心客户的需求与评价,而越是层级高的人,距离市场就越远,越难以直接的感知市场与客户,难以面面俱到的安排好每一个细节节点的方向、定位和标准,这就会导致企业的内部化问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为任正非就一针见血的提出:“要让听到到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绩效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体现管理导向,因此,在绩效管理中,客户维度评价指标尤为重要。

重视客户维度评价的第二个方面,在于相对于其它维度,客户维度的评价相对而言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财务指标、运营指标还是学习成长等等方面的指标,指标的评价标准很容易受到导致结果与实际的脱节。

关于利益相关导致的评价不客观,有一次亲身经历至今让人记忆尤新。曾经,在一家商用车企业内部的运营分析会上,当汇报到年质保期故障率为5‰时,老板勃然大怒,对汇报人大声呵斥,认为在瞎糊弄。因为老板很清楚,此类产品的质保期故障率绝对不可能这么低,少说也得在1%以上。但是汇报人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在指标的的使用过程中,各个部门都默认将一些因素,例如客户没有主动反馈问题、不属于企业自身问题、当前阶段不可控问题等等进行了排除,结果慢慢的就弄的有点过份,与常识发生了严重背离。

越是优秀的企业,特别是曾经很优秀的企业,企业内部就越容易高估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上这种自我膨胀对企业无疑是温水煮青蛙,待到水已经沸腾,企业已经被市场抛弃,在发现问题、做出改变,就已经于事无补了。

还有一种情况,企业的财务性指标能否达成,一方面与企业的自身努力有关,另外则与环境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于收入、利润等类指标,也许整个团队做了很大努力,也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市场出现了很大波动的时候,往往从财务结果上依然会出现不达标甚至非常糟糕的情况。而市场需求的突然爆发,也同行会掩盖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即使的识别,就会错失纠正良机,成为企业的隐患。

3、客户维度既包括外部客户,也包括内部客户。

谈到客户维度评价,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客户维度并不仅仅是外部客户,还应包括内部客户。所谓客户维度,从逻辑上讲一定是位于主体之外的,例如企业的客户一定是指企业之外的客体。但对于企业内某个部门、某个岗位而言,很多人往往会只关注了外部客户,而对于内部客户的关注不足,缺乏重视,甚至以邻为壑,互不相让。

事实上,完整的客户维度,既包含了企业的外部客户,由包含了企业的内部客户,因为不是所有的部门和岗位都能够直接与外部客户产生接触,大量的部门与岗位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内部协作,服务与内部客户部门。如果只关心外部客户,一方面从外部客户到内部部门的需求传递就会出现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内部部门难以感知客户需求,定位和方向相应的也就会出现偏差。

通过企业价值链的方法,则可以较为清晰的的说明客户需求由外向内传导,由内向外实现的路径。

绩效管理要重视客户维度评价

一般而言,在企业内部,实物流的下游是上游的客户,信息流的上游则是下游的客户,支持活动则是主要价值活动的客户。

4、客户维度的评价方法

方法一:第三方市场数据评价

第三方市场数据,主要是指以占有率为代表的市场类指标评价,如市场占有率、关键客户口袋份额、客户留存率等等。这些指标的优点是比较客观,不容易作假,但缺点是行业数据的获取会需要花费一些成本和障碍,有些行业则缺乏较为权威的行业数据,或者因政策法规原因企业无法取得。

如果可以取得第三方的市场数据,那么对于企业而言,第三方的市场数据重要度某种程度上要高于财务与内部运营、学习成长类指标。笔者曾经工作过一家行业龙头企业,长期以来的管理评价核心就是“双高于,即高于行业总体增幅,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增幅”。

方法二: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

外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也就是从客户角度如何看待企业,这个维度最符合客户维度评价的本质定义,一般可以客户视角,看以下三个方面:

  • 与历史比,企业当下比过去是在进步还是退步,那些方面进步,那些方面退步;
  • 与竞品比,企业在优势在增强还是变弱,那些方面具有优势,那些方面处于劣势;
  • 与客户的期望比,那些方面是客户更为在乎且愿意付费,那些方面关心但不愿意付费,那些方面不关心也不愿意付费。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就可以指导企业对自身做出客观评价。同时,还可以并结合企业的战略、市场定位,指导企业战略目标及相应的绩效指标的设定。

为了避免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局限,以及内部化理解偏差,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尽可能通过外部调研公司来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客户的选择、匿名调研和客户的选择,来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客观性与准确性。

在题目设计上,要尽可能让题目浅显易懂,指向清晰,能够直接对应企业对应责任部门、岗位责任评价,而尽量不要让客户做复杂思考,避免结果对内部责任的多种可能性、理解不一致导致的结果偏差等问题。

当然,大规模的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成本,过程中,也可以考虑通过售后回访、客服电话、官网意见收集等低成本方式来作为补充。

方法三:内部客户满意度调查

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内容只能覆盖部分部门和岗位,且偏企业价值链的最终结果,对于内部客户,则比较适合通过内部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与传统意义的360评价具有明显差异,360度评价在绩效管理上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更多的考察被考核者人际关系,考核被考核在协同方面的表现,对于业务目标的达成具有较明显的间接性。而内部客户满意度调查则更为强调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多为单向评价,评价人可以顾虑更少,愿意客观评价,只有上游做好了,下游的业务表现才有可能更好,这样就更容易推动客户需求由外向内的传到,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对于一些管理基础不够健全、以及具有非标属性的行业,内部业务链条的质量指标数据存在缺失,或量化指标的可靠性不足,同样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来进行很好的补充,通过定性评价的方法对于内部的质量、交付等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这一点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绩效管理中客户维度评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实、不打折扣的践行理论,将理论变成理所应当,愿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