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乱时代之中的美——承上启下的南北朝(中)

 国民一员 2019-07-20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物,大多都出土于城址和墓葬,而这正是考古最为重要的两大项,讲南北朝于此无法忽略,这里就简单先介绍一下北朝时期的都城。

西汉长安城(左)与东汉洛阳城(右)平面图

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足以证明,作为两汉都城的长安和洛阳,其布局是极不规整的,以宫室为例,南北都有分布,前朝后市,工商区和居民区的范围很小。

曹魏邺城平面图

曹操于建安九年(204年)营建邺城,作为魏王的王都,其城内出现横贯全城的宽阔大路,同时又筑有午门台南至中阳门的中轴大道;其次,邺城有南北之分,宫殿区及官署集中于城北,城西北隅建筑瞭望制高点,也即是军事兵营的铜雀、金虎、冰井三高台;再次,居民区扩大,这与当时形势有关,豪强将领有大批部曲,频繁战争中着重掠夺的人口亦须安置以便控制兵源及生产劳力。

1983年勘察发掘的曹魏邺城金虎台遗址全景

史载太和七年(483年)起,北魏每年都派遣近侍官员出使南朝,实则是以出使南朝的机会,实地观摩学习南朝的典章礼仪、宫室形制、服饰器用等,《南齐书·魏虏传》记载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北魏派遣李道固、蒋少游出使南朝,“少游有机巧,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

南朝建康城平面图

蒋少游之舅崔元祖时在南朝为官,就此报告齐武帝萧赜“少游,臣之外甥,特有公输之思,宋世陷虏,处以大匠之官。今为副使,必欲模范宫阙。岂可令毡乡之鄙,取象天宫?臣谓且留少游,令使主反命。”所以时人才有北朝宫室制度皆从南朝出的观点,建康城从台城的大司马门,经宣阳门到朱雀门,是长达七里的御道,刘逵注《吴都赋》曰:“吴自宫门南出苑路,府寺相属,侠道七里也。”北魏都城绝不是完全照搬南朝,但城内南至宣阳门宽达41至42米的铜驼街,是洛阳最宽的街道,必定是依照建康的御道,另外,北魏洛阳城南临伊水,设四通市,也极可能参考了建康城的布局。

《魏书·天象志》记:“太和十七年(493年)冬十月诏司空穆亮、将作董迩缮洛阳宫室,明年而徙都之。”北魏洛阳城首先继承了曹晋时期,都城西北兴建高台以作防御措施的规制,其西北隅建筑有金镛城,宫室也在城市北部,又有铜驼中轴大街,然而,最为关键的是城南的居民区。

北魏洛阳城平面图

《洛阳伽蓝记》记:“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北史》记:“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可见北魏洛阳城内规划整齐地排设了一里见方、四面开门、内设十字街的里坊,里坊在先前的都城时就有设立,然而大面积的里坊,还是前所未有的,探其原因,一则是鲜卑部落性质的军事编制组织遗留,其次是对城内人员的控制。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为保证充裕的军事实力,控制人口是关键手段,北魏是在消灭夏、燕、北凉等诸多政权之后才统一北方的,每攻伐下一个政权的都城之后,必有徒民之举,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天兴二年(399年),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泰常三年,明元帝攻北燕至龙城,徙其民万余家而还;太武帝于公元439年灭北凉,《魏书》记:“收其城内户口二十余万……车驾以还,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平城)。”

宿白先生《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部分资料

为防止这些迁入都城的人口暴动反叛,必定加强都城内部的军事管制,早在平城时代,京城即筑有里坊,《南齐书·魏虏传》记:“其(平城)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七十家。”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在落实拓跋族和汉族人口的同时,也还要防范各胡族旧部,《洛阳伽蓝记》记载每个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

也就是一个里坊需要14人,以220个里坊计算,那单单居民区的普通管理者至少就需要2640人,这是相当严格且行之有效的人口管理了,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以至于后来的明清都城,有保留有中轴街道、整齐的里坊,可见北朝时期都城对后世的影响之大,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有云:“夫北魏洛都新制其所以殊异于前代旧规之故,虽不易确知,然东魏邺都南城及隋代大兴即唐代长安之都邑建置全部直受北魏洛都之影响”。

唐长安城平面图

北魏洛阳城在规划设计时,就布置安排了佛教寺院,最早的寺庙,大多建于都城之外的山林,如著名的白马寺,南北朝之际,佛教大盛,礼佛崇佛之风尤为流行,为响应皇室及贵族需要,都城内开始有大型佛寺出现,《魏书·释老志》记神龟元年(518年)王澄奏曰:“仰惟高祖(孝文帝),定鼎嵩瀍,卜世悠远……城内唯拟一永宁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余悉在城郭之外。”由此可见,早在孝文帝决议迁都洛阳前,就曾规划在城中兴建唯一的寺院永宁寺,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古代都城设计特例。

《洛阳伽蓝记》记洛阳永宁寺云:“熙平元年(516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装饰毕功,明帝与太后共登之。视宫内如掌中,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永熙三年(534年),浮图为火所烧。”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遗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考古人员勘察确认了永宁寺遗址,鉴于不断有当地民众将永宁寺残存的木柱挖出用以烤白薯,在七十年代末作了考古发掘。

通过发掘得知,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东西101.2米,南北97.8米,有五圈柱基,一些砌筑在塔心位置的粗大木柱已成木炭,证明文献中“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刹柱,周年犹有烟气”所言不虚,结合考古发掘的柱基位置及文献记载,永宁寺塔为四边方形楼阁塔,关于此塔塔高,以《水经注·谷水》所记高四十余丈较为合理,经杨鸿勋先生复原,永宁寺高约147米,远远高于目前最高最古的木塔佛宫寺释迦塔(67.31米)。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

永宁寺遗址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塔基遗址中出土的多件塑像,可谓是北朝中后期雕塑的最高成就。

永宁寺出土北魏塑像

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早期的佛教造像,容貌体态以及衣纹装饰,都近于西域及犍陀罗或秣菟罗风格。

云冈昙曜五窟之20窟主尊及胁侍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处处以南朝为师,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南朝画家陆探微说:“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刀锥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在佛像雕塑上,北朝在推广褒衣博带服饰的同时,开始崇尚这种瘦骨清像,这在迁都洛阳后所开凿的龙门石窟反映得最明显。

甘肃天水麦积山74窟北魏早期塑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皇帝礼佛图》,其中皇帝即北魏孝文帝。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宾阳中洞《皇后礼佛图》

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刺史瓜州,又由东至西,把这种瘦骨清像之风从中原洛阳带到了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285窟西魏时代瘦骨清像人物壁画

到了北魏后期,中原北方的造像的风尚又开始转变,此时南朝时期崇尚多肉奇伟的人物造型和以圆月形容的面貌,如梁简文帝《释迦文佛像铭》曰:“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北魏紧跟这种风尚,寺院石窟中的造像多有反映。而永宁寺出土的塑像,正是佳例,此时造像面容已趋向肉感,瘦骨清像已基本不在了。

北魏洛阳永宁寺塑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方政权的都城,其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是极为深广的,甘肃天水麦积山133窟第9龛有一北魏佛弟子像,其面容与洛阳永宁寺佛弟子像几乎一样。

麦积山133窟第9龛北魏佛弟子像

1979年至1980年,韩国考古人员扶馀市定林寺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批百济王朝(百济<前18年-660年>)晚期的佛像残件,其中有数件佛像与北魏洛阳永宁寺塑像惊人的相似。

北魏洛阳永宁寺塑像(上)与韩国百济定林寺塑像(下)示意图

《梁书·诸夷百济传》记:“中大通六年(534年),大同七年(541年),(百济)累遣使献方物,并请涅槃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敕并给之。”这岂不是北魏塑像学摹南朝的又一证明?!

洛阳永宁寺塑像 残高25厘米 整体高度应该在3米

甘肃天水、河南洛阳、江苏南京,韩国扶馀,彼此之间千万里的距离,然而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正是在这个时代融汇贯通,这些文物显出的气象竟是这等的博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