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学校课堂,还是研学旅行中,向学生提问是老师(研学导师)最常见的教学策略之一。许多问题只需要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就能回答:“上海中心”高多少米?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的?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王朝在西安建都? 学生的认知表现与教师的教育技能密切相关。对于老师(研学导师)来讲,重要的是能找到刺激学生思维和反应的方法。引发事实性回忆的提问固然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要让学生投入到高级思维过程,就必须运用多种提问策略。 例如,很多时候老师(研学导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不足3秒钟,就要求学生回答。然而,如果能等待上10秒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学生的回答质量就会得到提高,进而达到提问的预期。提供等待时间的益处包括:它能够提高学生对讨论的参与度,增加推断答案时的推理活动,增加更多的推测性反应。 而让集体、小组回答问题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间之间彼此配对提问,这样也能提高回答问题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可以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听到”他们自己的思考,还能鼓励他们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下面,向你推荐一组简单实用的“提问策略”,让老师(研学导师)更好地向学生提问,以及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