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太极拳初学者谈发放训练

 文苑书店66 2019-07-20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和美太极》专业太极微刊

陈雄老师聊太极218


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杨式太极拳研练随

恩师林墨根谈到发放时指出:“发放是什么东西呢?是瞬间的引化过程。引化时要用沾连粘随,要使对方最不容易察觉的微小之力,顺势牵动其根,顺其圆方向将对方来力接到自已的实脚底,借地面反座力把对方发放出去。发和放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功夫,放比发的难度要大,发人能使对方跌出去就行了。放人呢,是把对方发到准确的位置放在那里,‘发人如挂画’就是这种收发自如的功夫。”

拳论中提到发放整劲的叙述是“发劲时,起之于脚,行之于腿,蹬之于膝,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灵通于背,发于脊背,神贯于顶,流通于气,运用于掌指,达之于神。”,这是发劲的要诀,也是劲力发放的规律。

太极拳名家田金龙谈到发放训练时说出这样意思的话:看似一个动作的发放过程,其实由四个环节构成,即:引化: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力线。进逼:贴近对方,用力量或气势逼迫对方在被动条件下出力反抗。落空:使其反抗力没有着力点而出现重心漂浮、脚跟拔起。发放:顺着对方重心移动方向发力。其中任何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发放过程的失败,只有经过相应的四种能力与技巧的系统训练后,才能熟练掌握一个完整的发放动作。

罗名花、李万斌在《“功靠操练法靠实践”谈太极拳的力、功力、劲力与技巧》文中说:“法以功为本,功与法相合,变化多端,重在实用,是练技巧。太极拳的劲道讲究功力与劲法技巧,功力是技术性的力量(内力),是基础,是根本;劲法是技术、技巧,是方法。‘功靠操练,法靠实践’,这是学艺的原则,也是学艺的过程。”以上所言不虚,太极拳名家陈照奎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话中的“功夫”就是指内劲功力。从练功习拳的实践经验得知,发放训练要有松沉功夫和虚实转换的有效支持。倘若没有一定的松沉功夫和较快较好的虚实转换,又如何能引化对方?又如何能进逼人家?顺着对方重心移动方向发力的发放,是松沉到脚底的反上传劲借助地面反座力推按出去的,谓之沉中有弹的劲道。欲发劲,先要蓄劲;欲蓄劲,先要松沉收劲于脚。

松沉功夫和虚实转换是靠练习站桩、松腰功、松胯功、松膝功、沉肩坠肘功、气沉丹田等基本功和行拳走架练出来的。胯是连接下肢的重要部位,前腿松腰落胯、收胯、扣胯,后腿松腰塌胯,两腿开胯圆裆,都要练出腰胯的松沉功夫。肩(含肩关节和肩胛骨)是连接上肢的重要部位,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也要练出松沉功夫。倘若没有腰胯和肩的松沉功夫,发放就会轻则劲不整,重则失败发不出。倘若没有灵活多变的虚实转换,何谈守中稳身和引化发放。

拳架套路不是好看的空架子,而是太极拳功夫的载体,所以行拳走架要结合劲道与劲法来练。比方说,练“揽雀尾”的捋势动作要练对捋化的劲道、捋的劲法和捋的功夫,练“揽雀尾”的挤势动作要练对挤发的劲道、挤的劲法和挤的功夫。为了有利于初学者理解认识拳势的劲道和手脚与地通根,我门内有个松沉推按墙柱的练法,是有助于发放训练的。所谓手脚与地通根,就是手与脚贯通了入地有根,推人发放时,是地推脚,脚推手。是脚地推人,不是手推人,手推人的是使胳膊力,不是用太极拳的腰腿劲。体验比如:用“揽雀尾”按势推按墙柱,找出松腰塌胯沉到身后左腿脚底与两手推按墙柱入地通根的感觉。体验又如:用“单鞭掌”推墙柱,找出松腰挺胯沉到身后右腿脚底与左手推墙柱入地通根的感觉。体验再如:用“扇通臂”推墙柱,找出松腰落胯沉到身前左腿脚底与左手推墙柱入地通根的感觉。

林墨根老师传授推桩守桩中的“推桩”功课,是功效较好的发放训练。第一阶段是守桩者喂劲让推桩者推按,打下推桩发放的基础。第二阶段是较技推桩,可以使用多种技法和复合劲(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来巧推对方,其中的“肘”指肘势发人,不是用肘尖击打。其中的“靠”是以靠势发长劲的,不是用靠劲击打。从推中找发放机会。值得初学者在练时注意的有5个实际问题,如下所述:

1、推按人家得先有蓄势,比方说,有些初学者推人时的初始姿势是站弓步的,这样的步型架势是不利于初学者蓄势推人,很容易诱发翘臀拱身推人的拳病。推人时的初始姿势如用半马步就较好,由半马步蓄势收劲(含引化)于实腿脚再转换弓步进逼推人发放。

2、搭手接触对方肢体的瞬间,不要先想到出劲推人,而是先要以轻中有沉的柔手把对方的顶劲拙力通过松沉收于实腿脚底,再接着以松沉到脚底的反上传劲借助地面反座弹力一起在对方胸部松出去,这样的推按才体现了以松沉功夫发放的拳味。倘若在搭手接触对方肢体的瞬间就先想着使力推人,就会很容易诱发胳膊劲蛮推,做不到“有意练柔,无意成刚”,松柔不了,就不能减去僵紧的本力,化不了僵紧的本力,腰腿的松沉劲怎么会来?柔极至刚的发放又怎能成功!

3、要养成发放手的好习惯,比方说,有些人有手上摸到对方硬点滞处就出劲推人的习惯,如果对方站稳的露出硬点滞处,你去推他就会不大好了,那是大力打小力的蛮推,过多耗费阳气也有碍于养生,林墨根老师说:“推人要劲顺气和”。发放手要学会引化并练出相应功夫,含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力线和人不动而引其动的功夫。引化是技术手段,目的使对方不是落空就是失重。自觉养成以引化对方落空或失重了再接着发劲的好习惯,是有助于提高拳之技艺,也有益于练拳养生。引化技法宜言传身教,看文字难以真懂学练技法。如没条件面授,按教学视频去学练会比看文字要好。

4架势松沉下盘稳固又自身平衡最为重要,能做到的,可以放心推人,这也是一个推人习惯。倘若做不到的,就不要硬推蛮按对方了。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在书上描述拳家比武时说过这样大体意思的话:人家摔跌不摔跌出去不大重要,关键的是我能心静体松的站稳才会没事。这是言之有理的守中稳桩心法。推桩功课的发放手训练,不是你有力把对方推出去了就是练对路,要推对了拳理才行。

5、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要顺依在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较为薄弱的部位,这样是省力发放的练法。比如:肩是上三关之根,捋就要捋对方的肩根(腋下之处),使对方东歪西倒。又如:腰是整体之根,推按对方的腰根(软肋之处),对方就会往后跌出去。再如:胯是下肢之根,拍打对方的胯根(髋关节之处),对方就会向外侧跌出去。 

20197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