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与帖的相同与区别,这是比较权威的解答

 blywzc 2019-07-21

正文字数1479

碑帖,在艺术市场中可属冷门小项,谓之偏门亦不为过。但古代文人中,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金石学家,对碑帖情有独钟。其实,“碑”、“帖”有着严格区别,严格地说,许多人误将拓本作为碑帖。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尹一梅女士,从事碑帖研究35年,近日做客芷兰雅集-艺术月谈时,就碑帖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今天陆续刊登讲座精要(内容摘自速记稿件)。

乌金拓《避暑山庄法帖》

碑和帖的相同点

碑和帖的共同点:第一,都能够记载文字或图像(如果讲拓展或者引申,图像也可以算)。第二,都能够用纸墨拓下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

碑与帖的六点区别

第一,它的功用不同,碑原来都是以实用为主的,主要是记载事情,希望通过碑刻能把所记之事以传久远。帖主要是提供临摹书法用的范本,通过刻帖把古人的书迹传给后世,这是第一个不同。

二是内容不同,帖的内容主要包括书信、诗稿、文章之类,形式多种多样,碑则有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

三是书体不同,碑刻文字多选择比较庄重、郑重的篆书、隶书、楷书,都是当时各个朝代通行的书法,是官方用的文字。准备流传后世的碑刻,当然得让人们看懂,因此文字刻得郑重。而帖则书体多样,只要刻帖者认为值得保留和宣传的文字和书法都能镌刻,因此不能上碑的狂草或者行草的内容可以在帖中出现。

四是形制不同,碑多高大竖石,帖多横石。帖石通常一尺多高,宽度在二多三尺左右。形制不同与功用、内容有关系。临习帖时要有合适的书写范围来练字,这样帖版不能太高大。碑如果作为字帖来用,要裁成条或字装裱,这样才能使得文字内容通顺。

五是刻法不同,八十年代时我去碑林,看到一个小工匠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执榔头刻字。以前我认为刻字是将一个字完整地刻下来,结果看到他站在一个方向把这一片的横笔都刻完了,才转一个方向刻竖笔。我当时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因为碑上的字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都是比较规范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刻。即使是篆书走笔都是比较规矩的,不像草书那样的走笔自由,还有牵丝、飞白等等。如果刻帖,写的很随意的字,站在一个方向分刻横竖就不行了,字要连续性地完成。因此碑和帖的刻法是不同的。

六是用纸不同,碑比较高大,通常在野外,而且经过风吹雨打,石头里含的一些沙粒掉下来,产生缝隙,或是风化使它斑驳不平。还有属于碑类的摩崖,本是利用天然石头在上面镌刻文字,因此纸必须厚一点,这样拓的时候才不易破。拓帖必须用薄一点的纸,因为经常有小楷入帖,字划纤细,笔道不可能太深,所以要用薄纸拓。

现在拓本的内容,包括碑、帖及其他杂项类,被拓的对象很多,玉器也可以拓,扇骨上刻划的花纹也能拓。还有立体器型,就是拓器物。很多人说你讲讲立体器形是怎么拓出来的,其实是半拓半画。我们现在看一个瓶子,眼睛看是立体的,要拿铅笔画出形状,再用我们的眼睛像摄像机一样看它什么地方的棱是弯的,要画出圆弧,之后再把铜器上的花纹一点一点的拓出来。开始拓中部,之后把纸揭起来,挪到另一处再拓,一点一点地拓出侧部的花纹,看起来才有立体感。拓完后再用毛笔修一下,一点点补色,这样立体器型才能完成。

拓片中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如果严格区别,它应该跟碑帖分开,这也是一类。(待续)

北宋拓《九成宫酿泉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