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講 | 對詞中細節的處理

 西雨潇潇gzs7hi 2019-07-21

從審美的角度而言

第五講 對詞中細節的處理 来自冠山词苑 29:56

好的文學作品體現了對“美”的欣賞與批判。甚麽是美,這是個哲學問題,但也是體現藝術真實的問題,一首甚麽樣的詩詞是美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觀察角度。對於普遍性而言,它必須是能夠引發人們的心理快感、共鳴的韻文

從宋詞到明清詞一直逐步沿著強調律化、雅化的方向發展,需要將自由發揮的想象力,用審美標準給予限制,所以詞人們要追求“清空”,導源“騷雅”並對生活的真實性進行審美昇華,通過虛構的情境形成典型,實現由作者審美體驗折射出來的“形象性概括”,即將真、善、美融為一體構造藝術形象。

車爾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再現。田同之雖然說:“詩真詞假”,但對詞體而言這卻是在現實生活中提取的細節加以典型化,從而避免了質實的普遍規律。

在這個規律指導下,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尋找生活細節加以提煉成為具有個性化的藝術細節,而又不蹈襲別人的語意。

一種方法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觀察尋找,這對許多創作者來說,是創作實踐的少數;一種是在前人書中體會產生靈感,發揮想象,生發開來成為虛構重組的細節,這是多數。

再現到讀者眼前的生活畫面有的是行動細節描寫;有的是心理細節描寫,有的是環境細節描寫,有的是從書本中生發聯想結合自己對生活的觀察,經過藝術概括而得到的藝術細節。這些細節描寫都源於真實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提取藝術細節,除對生活的環境和人物的行動心理進行細膩的觀察體會外,還需對物候變化的細節認真體會和分辨。一旦用錯物候的細節,會使人對詞描寫的藝術真實性產生懷疑。用錯物候致使細節失真,這是初學填詞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詞”之“當行”即是運用比喻性思維,對生活中的“喻體”要仔細觀察研究。才能準確地把握具象思維運行的正常展開,從而體現詞的思維形式,一系列細節的逼真比喻迫近“本體”是完成婉約詞“當行”的唯一方法,言情的“本色”需要“當行”的諸多細節來修飾完成。

對於格律派的詞,姜夔以寫秋景來襯托他內心的冷意,這種冷意是主觀心靈直接外化後對客觀世界的投射,投射之後會概括出一種發人深省的理念。

把準確的物候描寫,主觀感受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藝術的思維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借助物候的真實,表現主觀生活感受的真實。

對於豪放派,從蘇軾在詞裡開始追尋“唯我”的審美主張,大膽地融入憂患意識之後,使許多有志之士看到北宋王朝百年繁華背後的危機,作者似乎清楚地感覺到歷史的教訓即將重演,尤其是王安石變法革新,引起的黨爭,更使蘇軾認識到了危機的逼近,正仿佛是蕭瑟的秋風漸至,而自己卻無力改變這一切,這些細節準確地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憂患意識,國家局勢的冬天即將來臨。

準確的物候描寫,可以反映真實的生活,加強藝術細節的真實性。

 

結構的四大規律是:統一、秩序、聯貫、變化;首先是“統一律”的運用,正面描寫(實境)的一切細節必須統一在一個視角之內,入幻虛寫(虛境)的一切細節均統一在一個三維空間之內。在統一的視角或時空內,力求變化。篇幅的整體文字、情節、情感等都需要合理的秩序安排,一切客觀具象的運用要聯貫一氣,貫穿全篇。在符合四項基本規律的原則之下,細節描寫借助結構關係才能依序安排、插入到合理的位置,起到演繹藝術真實的作用。結構關係分為:圖底、因果、虛實、映襯四種。

詞的結構規律和關係

詞的結構以圖底關係為主時,大部分細節都是推挽到“點”上插入描寫,從而加強藝術表現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度。

當詞的結構以虛實關係為主細節描寫在虛寫部分,虛寫部分的細節,又分“圖底”關係。最細節部分在高清圖的“點”中。

映襯關係和因果關係一般需要配合圖底和虛實關係存在於詞中,獨立以因果關係為主體的詞並不多,因為詞體文學是傳情文學,一般以藝術思維為主,文學的藝術享受強調的是過程,所以一般細節在“原因”之中。

一般詞體文學多以“虛實”和“圖底”兩種關係為主體,輔以因果和映襯兩種關係,單純運用一種結構關係的詞會顯得機械、呆板,許多詞有時甚至是四種關係配合著使用。

細節描寫有意識地在詞中運用,有利於提昇情感,更能形象地逼近主觀意識中的主題意象(主題意象或稱之為心象),加速主觀情感的外射轉化為理念破題出境。所以一首詞是否能夠從無意識運用細節到有意識運用細節,再到無意識自覺運用細節,這是填詞三個階段。

讲师介绍

郑绍平

笔名:文森

1948年出生于潮州

1955-1968年在北京读书

少好倚声之学 师从叶君健、许鲁野

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汉语语言文学专业

私淑于卞孝萱和叶嘉莹两位先生

现定居于澳洲

唐代文学韩愈研究会顾问

台湾粥会会员

香港诗词学会和深圳诗词协会首席顾问

词学专著

《倚声探源》

《词林探赜》

词集

《冠山访月词》

《香葭斠律词》

论文

《玲珑四犯词本体初探》

《从古风用韵试析韩愈的琴曲歌辞》

《韩愈诗歌三维空间中的美学探索》

《韩愈对词体文学律化的卓越贡献》

《贾岛为七律诗坛注入的新讯息》

《纳兰性德词体初探》

《说到人生剑已鸣,血花染得战袍腥》

……

讲师 | 文森

主持 | 白衣

助理 | 彥康

摄影 | 富珲

编辑 | 宝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