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最悲剧大将,崇祯殉国他近在咫尺不愿救,降清后却惨被凌迟!

 天使之剑 2019-07-21

崇祯继位之时,其实大明王朝就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中原大地流贼作乱,后金铁骑横行辽东,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文官大臣们又不知国家之重,上上下下乱成了一锅粥。1644年,李自成西安称帝,气势汹汹眼看就要打到京城。崇祯急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怎么办?无奈拉下面子,伸手跟众大臣筹集军费,并下令三位大将勤王,卫戍京师。

崇祯没想到,大臣们居然全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不仅军费没筹到,而且三路勤王军只来了一个墙头草昌平总兵唐通,干净利索就投降了,另外两路一个辽东总兵吴三桂一百多里地走了十多天,硬是把崇祯拖死了也没走到。一个山东总兵刘泽清干脆谎称坠马受伤拒绝出兵,不管崇祯的死活,自己占山为王,潇洒快活。崇祯要钱没有,要兵没来,只好把老祖宗的话牢记心头,君王死社稷。

刘泽清,山东曹县人,因其颇有将才,故被明廷十分看重,先后担任辽东的宁远、前卫防备,参加过辽东明军对后金的战争,后镇压农民起义军,以战功升至山东总兵。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的“新闻”传来,刘泽清的“伤”也好了。大顺军剑指山东,刘泽清立即率军南逃到江苏淮安一带,生怕晚一会儿大顺军杀过来被追上。

在南明拥立新君这事儿上,他开端见东林党人权势大,就表示支撑东林党人的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做皇帝。但是不久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马士英决议拥立福王朱由崧,他清楚本人的兵将比他们的少,不是敌手,赶紧见风使舵拥立福王,后被封为东平伯,防守淮安、扬州。

但令人意想不到是,南下途中刘泽清不知收敛,竟然肆意纵兵抢掠,用民脂民膏堆砌了自己的豪奢生活,刘泽清开府淮安,府第的规格不亚于王府。甲第宽敞,门馆壮观,花园曲渠,金碧辉煌,高屋深墙,剑卫林立。在淮安他醉生梦死花天酒地,仗着拥立有功,强抢民女,畜养娇妻美妾数十人。有人问及守御退敌之策,刘泽清干脆破罐子破摔:“吾选择江南一郡,占山为王罢了。”

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扬州告急,南明朝廷命令刘泽清等人前往支援,可是他再次原地踏步,坐视扬州陷落,督师史可法壮烈殉国。清军一至,他就果断投降,尽管他有二十万大军,却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几千清军投降。刘泽清降清后,被解除兵权,恩养在京,还被清廷授以三等子爵,二十万大军成为了清廷的马前卒,残酷镇压江南各路反清势力。

满清并不相信他,三等子爵也不过是个虚名,还派了一队清兵日夜监视他,说是恩养,实则与囚禁无异,这让花天酒地无法无天惯了的刘泽清心生不满。遂联络老部下李化鲸到外地起兵反清,他在京城呼应。李化鲸起事后,开始局势还不错,攻克了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府县,很多老百姓也纷纷响应。

清廷发现苗头不好,急忙调遣三省官兵来会剿,李化鲸等人终因寡不敌众,被镇压下去。李化鲸供出刘泽清,刘则坚决否认。结果清廷“恶其反复,磔诛之”,将刘泽清、李化鲸同时凌迟处死。刘泽清本有机会拯救明朝、拯救南明,却只顾保存实力而坐视不理,坑了崇祯帝、史可法等诸多历史名人,最后却因为反清而死,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反而被新主子凌迟处死,正应了那句“因果报应”。

(参考资料《明史》等)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点一下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