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杭运河在梁山地区的变迁

 太阳教徒 2019-07-21

京杭运河在梁山地区的变迁

搜狐网

2018-04-17 10:51

京杭运河在梁山地区的变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水运工程,也是世界上开挖最早、河道最长的人工河。它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叶),后经隋朝、元朝、明朝,大规模扩宽、连接、疏浚,形成了一条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穿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全长二千余里的南北水路交通运输大动脉。京杭运河作为漕运要道,不仅对历史上南粮北运和沿线城镇的兴起产生过重大作用,而且对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京杭运河梁山一带河段是元朝开挖的。实际位置也发生过数次变迁。《水浒传》第十一回中写道:“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园八百里”。这既说明梁山地区历史上地势低洼,客水多而难排,积聚成泽的特点,也是京杭运河在此地区变化较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元朝时期的运河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园1283年)开挖了从济宁向北经开河,袁口向西北,到安民山西南一段运河。接济水、北入大清河,长约一百五十里。因海口沙壅,沙湾流绝,漕运物资只好中途转由东阿陆运至临清,再由御河(今卫运河)北上。

鉴于陆运不便,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又开挖了会通河。东南起自安民山接济州河,向西北经寿张集东、沙湾、张秋至聊城,再到临清接卫运河,北去至京。

这是元朝在梁山地区经过的运河,当时运河设有节制闸,系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所建。比较重要的节制闸一是开河闸,二是现在的码头闸,亦名安山闸,还有寿张集东门外的寿张闸。这里的安山闸指安民山而言,不是明运河的安山闸,不可混同。

二、明朝时期的运河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省原武县(现在的武陟县)决口,黄河沿太行山以东,经汤阴、濮阳直灌梁山泊。元朝开挖的济州河、会通河在梁山地区的河段,大部淤毁,航运不通,停运达二十年之久。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燕王朱棣篡夺帝位后,迁都北京。为保证粮米的漕运供应,必须发挥运河的航运作用。于是命工部尚书宋礼专任其事。聘请南旺镇老人白英勘察设计,并偕济宁州同知潘淑正,共同研究治理。征集民夫十六万之多,疏通济宁、梁山以及向北的一段运河。

1

工程分段治理情况

整个工程分为三段:

南段:从济宁南门外大闸(亦名天水闸),至袁口一段,是元朝的济州河故道,受黄河淤垫较轻,不必重新开河,只是按照新的设计,疏浚整理。惟有南旺镇以南十余里处,河底是流沙,往往白天挖出河型,一夜又被流沙淤塞,多费数十倍的工力,民工叫苦,一直流传着:“出了南旺夫,老婆孩子跟着哭”的谚语。两岸之堤特别高大,有三十多米高,一百多米宽,形成两道山岭夹着运河,最大帆船的桅杆也露不出堤顶。我曾多次乘船到过此河段,如同身临长江三峡之感。

北段:从寿张向下游经十里堡、沙湾、张秋镇,达东昌府(聊城),再至临清入卫运河。这一段亦是元时运河故道,长达二百里,也按新的治河计划,使其深度‘宽度保证载重二十万斤的大船畅行无阻。为了积水济运,调节水位,建节制闸十余座,进水闸九座,泄水闸六座,桥梁十余座。仍借用隋朝开的永济渠和釜水以济运。

中段:从袁口经靳口、王仲口、长仲口、安山镇、代庙、下十里堡与北段相接,全长九十余里。此段不走元时故道,北移二十余里,开新河,南面筑堤,以防黄河淤垫。北面未筑堤,为地里河,以借汶水济运。因在未筑戴村坝以前,汶水全部西流,靳口以北,特别是冯洼、范洼、十八官村、唐营等地及安山以北直至清河门,在这一地区,汶水横流,虽为小河、沟渠,即从霍庄北走的八里河,安山以北的孟家沟等,但难以纳泄,所以汛期水患频仍。这段新运河挖成后,既供水济运,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涝灾,一举两得。这一带低洼之地,沿运河北岸,群众为防滞涝水陆续筑成了生产埝、小护堤。由此,这段运河南岸之堤被称为官堤,由官修,北岸堤段为民堤,民修。

2

分水济运

水源南北分流,保持运河水位以利船只通行,是梁山地区运河段的一大奇观。古今中外,

河道很少有这样科学的分水现象。运河的分水口也曾有三次变迁。开始是在济宁建分水口。元朝时期的运河,引泗水、洸河、沂河之水以济运。由罡城闸转入济宁天水闸(亦名大闸口)入运河,南北分流。以后又在南旺建分水口,南旺段运河,地势高,向称运河脊背。明永乐九年筑戴村坝截汶水入南旺湖后,经白英老人测量设计,挖小汶河入南旺,为运河进水口,南北分流。在此建有分水龙王庙,庙中大殿塑有龙王和水神。迷信说法,有龙王在此分水。由于该工程不断修复,一直沿用四百年之久。以后又设计刘口分水口。由于北段运河连年淤积,难于疏浚,不得不往北移二十里,在刘口分水。汶水顺戴村坝入王家河子,经王庄、温口、鹿湾,于刘口入运河,南北分流。对岸筑石坝护堤,坝上未曾建庙。从此,济宁、南旺两分水口只向南流,不再北分。刘口分水,在运河有关资料上缺乏记载,可千真万确。我曾驶船在王家河子走过三次,亲见分水情形。直到解放后废弃老运河时,方才停止分水。

3

枢纽工程

《通漕》一书载,全运河有七十二道节制闸。从济宁至临清这一段的运河,长达三百八十五里,是大运河历史上配套最完整,也是航运最便利的一段。充分显示了宋礼、白英、潘淑正的治河才能。明永乐九年挖通此段运河后,潘淑正经过勘察,拟定建闸地址与规格。闸间隔三十华里,后因不便,又增闸二十二座。从济宁到临清这段运河其建闸石料都是采用大安山西北约十华里处的东金山之石修建的。此段乃系大运河的枢纽工程。由于河底高而水源少,故节制水源至关重要。

开河闸系元时所建,袁口闸系明正德元年所建,靳口闸是嘉靖四年建,大安山闸为成化十八年建,代庙闸为嘉靖十九年建。其规格大体是:闸高十三行石头,石块之间用铁扣连接,扣上都铸有闸名,底基下柏木桩,上铺火纸。闸宽一丈二尺,两边有板槽,备有闸板,两头各有两个闸耳,便于穿轴、系绠和起、下闸板。闸口两头各有上下两个闸翅,呈扇形,每翅长三丈余。

闸口架设活动木桥,桥板坚实,载重车辆可以通行。拉开桥板即可行船,非常方便。运粮船只的宽度也都适应闸口,载重几万斤的大木船通过,船两侧与闸壁还各有一步的空隙。桥头配有专门桥夫值守,并设闸官、河差具体管理。

关于这段运河的水源、四大水柜、越河的附设以及河段管理机构等,在本书其他文章中曾已提到,此不赘述。

三、晚清民初时期的运河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穿运河往东北入海,就是现在的黄河。大运河经过抢救治理仍可通运。运河在下十里堡穿黄而过,在张秋镇入原运河,经阿城到聊城至临清入卫运河北上,给漕运带来不少困难。首先,下十里堡和张秋镇必须建大闸防洪,以免黄水灌运积淤;其次,粮船穿黄时要避开洪峰,宁等几天不可冒险。迷信说法,皇粮每年给龙王留一船,每年洪峰期都有粮船沉没。实则因江、浙一代艄工摸不透黄河水性,加之船只大而笨拙,而对横渡黄河生畏,需由山东、河北船帮的船工帮他们驾驶,方能安全渡河。

随着海运的兴起,沿海地区就靠海运了。政府又施行了粮银分纳的办法,减少了运粮任务,南方漕船裁减很多。由鼎盛时期的一百二十多帮,只剩山东、河北的六帮,船仅剩五百余只,光绪二十年,就停止了漕运。

漕运停止后,裁撤了管理机构,穿黄一段越淤越高,上头水流不进去,下头水流不出来,直接影响了从安山到十里堡这四十里河道,不得不改道。从大安山西头筑了拦河坝,使运河北去而东折,到安山东头的北边入孟家沟(原长直沟的故道),在巩楼以西、潘孟于村以东,经阜子、仓上与盐河合流,绕王古店、大城,顺候河出清河门。由鱼山、姜沟入黄河,经洛口在利津入海。从张秋至临清的卫运河也只能分段通航了。

安山以北虽然成河,并未经常使用。因东平湖积水逐年加深,黄水倒灌,汶水、南运河的水都流入东平湖。湖水深达三、五米,行船在安山西头出口,直奔西北清河门即畅行无阻,不必东绕了。

四、解放后的运河

建国后,为滞蓄黄河汛期洪水又兴建了东平湖蓄水库。一九五九年圈洼地为二级湖,原来从济宁到戴庙这段运河就废了。在二级湖西侧新挖梁济运河,从梁山县国那里引黄水,经梁山北码头村,往东南过司垓,接济宁以南老运河。六七年在郭楼修建了节制闸、船闸。节制闸在船闸西,五孔,每孔宽五米,高六米。1970年梁济运河开始通航,后来由于河道淤积,1980年停航。一九八九年九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梁山县划归济宁市管辖后,省政府决定,将济宁市至梁山县国那里一段运河河道重新扩挖治理。当时调集十一个县(区、市)民工十万余人上阵,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梁济运河第一期治理工程。黄河之水从此顺利地通过重新疏浚的运河河道,南下流入南四湖。

梁济运河在梁山县境内河段46公里,原有6座桥(公路桥2座、生产桥3座、节制闸附生产桥1座),平均近8公里才有一座桥,给沿线群众的生产、交通带来很大不便。为改变这一状况,梁山县政府借梁济运河扩大治理的时机,又集资增建了十三座生产桥。一般单孔桥桥面净宽8米,多孔桥桥面净宽5米。司垓以下的司垓、吴大庙、路集、薛垓、西马垓、东马垓六座桥均为七孔,司垓以上的庄垓桥为六孔;张桥、丁堂、码头、宋铺、孙庄五座桥均为五孔;乔辛桥为三孔。这些桥的增建,大大方便了两岸群众,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选自梁山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梁山运河文化寻踪》,1998.12)

消息来源:梁山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