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急性阑尾炎丨CT表现及分级

 aleczhang 2019-07-21
往期链接

往期课件链接 欢迎收藏

卵巢及其囊性病变

子宫内膜疾病的MRI诊断及鉴别

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大咖来袭】余日胜教授《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的腹膜后占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管细胞癌——从临床到影像

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影像表现

影像科碘对比剂输注安全专家共识

多参数MR成像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肝脏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子宫平滑肌瘤MRI诊断

胎儿肠梗阻的MRI表现与分析

如何选择影像(CT、MR、DR、US)检查

CT伪影产生机制及图像表现

【MRI小问】MR对比剂的应用须知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影像学诊断

【MRI小问】MR对比剂的应用须知

肠系膜肿瘤CT诊断

浸润型肝细胞肝癌

卵巢无性细胞瘤影像诊断

小肠肠壁增厚丨CT小肠造影征象和诊断

腺性膀胱炎

肾上腺腺瘤影像表现

睾丸肿瘤病变MR诊断

胰腺淋巴瘤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脾脏相关疾病回顾

卵巢透明细胞癌影像诊断

小肠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丨CT的价值和限度

腹盆腔血管钝性创伤CT表现

肝岛的影像学表现

氯胺酮相关性肝胆、泌尿系统损害的CT诊断

腹内疝影像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腹膜后区”含脂肪类肿瘤ddx

Step and Step:How to Study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食管病变2例(急性蜂窝织炎和粘膜下血肿)

儿童腹膜、网膜及肠系膜实性肿瘤的影像与病理对照

18种胰腺肿瘤,您掌握了吗?

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新概念(附结构式报告模板)

卵巢透明细胞癌影像诊断

精囊腺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胰腺癌丨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丨CT表现

柳澄讲坛丨正确认识CT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价值

胰腺病变的MRI诊断思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影像医生

肾脏大B细胞淋巴瘤

敢于质疑,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MR易误诊为前列腺癌的良性影像表现:影像病理相关性

多房囊性肾瘤影像诊断

流空效应,严重被低估的MRI效应

窗技术,一个尚未广受重视的技术

肾脏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的影像学表现

膀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女性附件扭转MRI的表现

专题丨肾脏实性肿瘤的MR鉴别诊断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丨影像表现(CT、MRI、PET-CT)

来源: 熊猫放射


小儿腹部急症中小儿急性阑尾炎最为多见,小儿阑尾炎早期腹痛属内脏神经传导性的疼痛,疼痛部位不明显,临床医师直接通过触诊对其诊断较为困难。儿童回盲肠较成人而言相对游离,因此阑尾位置变化较大,上能位于中腹部、肝下缘,下能到达盆腔;阑尾壁较薄,管腔小,肌组织少,而且系膜短,系膜动脉细小,易发生栓塞,因而阑尾炎早期易出现穿孔、坏死。因此早期及时准确的对小儿阑尾炎做出诊断很重要。


需注意的影像征象:

  • 阑尾的位置、直径、阑尾积液、腔内粪石、阑尾及周围肠壁水肿、阑尾周边炎性及邻近筋膜增厚、阑尾周围脓肿等。


阑尾炎CT分级标准

  • 0 级:阑尾积液或实性,管径<6.0mm,表示阑尾正常。

  • 1 级:阑尾腔中充满液体,管径在6.0~7.9mm,阑尾周围脂肪之间的间隙较为清晰,有阑尾炎的可能。

  • 2 级:阑尾腔中充满液体,管径>6.0mm,阑尾壁厚度增加,但阑尾周围无渗出,为单纯性阑尾炎。

  • 3 级:阑尾腔中充满液体,管径>6.0mm,阑尾壁的厚度增加,阑尾周围有渗出现象,属于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若阑尾无显示,但阑尾区有粪石出现且伴有盲肠周围炎,亦将其划为该等级。

  • 4 级:阑尾腔中充满液体,管径>6.0mm,阑尾壁厚度增加,且阑尾周围的界限不清晰,阑尾周围有积液,则为出血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 5 级:阑尾周围出现脓肿或炎性包块,则表示阑尾脓肿


病理分类:

  • 单纯性阑尾炎

  • 化脓性阑尾炎(可合并穿孔)

  • 坏疽性阑尾炎(可合并穿孔)


特异性表现:

  • 阑尾积液

  • 阑尾粪石

  • 阑尾周围炎性渗出

  • 阑尾管径>6mm

  • 阑尾管壁水肿


男,7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T 回肠末段稍水肿,周边淋巴结稍大,未见明显肿大阑尾,CT分级0级


女,7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CT盆腔脂肪间隙稍模糊,阑尾内可见粪石,阑尾未见明显肿大。CT分级1级


女,3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增强,利用MPR重建出矢状图像可见阑尾壁增厚强化,内见粪石,远端阑尾内扩张积气,回盲部周围可见多枚稍大淋巴结,近端小肠可见气液平。CT分级2级


男,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CT 阑尾增粗约1.2 cm,阑尾内见粪石影,周边脂肪间隙模糊,回盲部可见多枚稍大淋巴结。CT分级3级


女,7岁,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CT显示阑尾增粗约1cm,内见积液,阑尾壁增厚模糊,内见数个粪石影,周边脂肪间隙模糊,肠管扩张积液。CT分级4 级


男,11岁,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CPR重建后显示阑尾明显增粗约1.6cm,内充满积液,内见粪石影,周边脂肪间隙模糊,见较多絮状高密度影,回盲部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CT分级5级


正常小儿阑尾直径可达8.7mm,且>6mm直径的比例占39%,一些非病理的因素也会导致阑尾管径增粗,而另一方面因为小儿身材较小,很多有炎性改变的小儿阑尾直径≤6mm,因此管径标准是否适用于小儿阑尾炎有待进一步验证。

小儿阑尾周围往往缺乏脂肪衬托,很多情况下难以显示炎性改变,甚至难以明确找到阑尾,因此即使在CT 显示结果阴性的情况下仍要结合临床才能作出诊断。

由于小儿阑尾炎的临床体征往往不典型,当阑尾位置较深时,部分儿童甚至没有痛感或不表达明显痛感,仅表现为呕吐腹泻等


阑尾盆位、盲肠后位及盲肠下位比例较高。有研究认为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阑尾炎超声显示率低于回肠前位、盲肠下位及异位阑尾,因此相对而言,这些位置的阑尾炎在CT上显示比例较高。

有些阑尾因走行扭曲或小儿腹腔条件较差时,通过MPR及CPR重建后可较好的显示阑尾形态,使阑尾及周边的显示更直观化,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小儿阑尾壁薄,管腔小,肌组织少,一旦发生炎症极易穿孔,阑尾周边较疏松,炎症易扩散,一旦穿孔容易扩散形成腹膜炎,因此小儿阑尾炎相较于成人,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但是早期却往往无明显症状,或者有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呕吐,发热,腹泻等等,而且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往往在年龄较小的小儿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小儿阑尾炎CT分级为3~5 级的比例明显较高,穿孔率也较高,反映出小儿阑尾炎相较于成人易重。

CT分级为临床医师快速的综合多方面信息,提高对小儿阑尾炎程度的判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能明确阑尾炎者应尽早手术,避免进展。



↓ 再看一例:

男,3岁,反复发热5天,呕吐2天,腹泻1天。

急性阑尾炎(5级):阑尾积液、壁增厚(脓肿)、阑尾粪石、阑尾周围渗出(腹盆腔积液)



以上主要内容来自:





感谢大家对熊猫的关注和支持!

你的阅读就是知识存在的意义!

你的经验就是医者仁心的基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